Windows Phone、Firefox OS,中國手機廠商開始更多元化的產品策略

1

在WMC 2014前夕,從巴塞羅那傳來瞭這樣幾個消息。

微軟宣佈在此前的三星、HTC、華為、中興後,又有幾傢新的手機廠商加入Windows Phone平臺,其中中國這邊有聯想、金立兩位。Firefox OS平臺這邊也有新的血液加入,華為在昨日的發佈會展臺上放出瞭首臺Firefox OS設備Y300。

再聯想到此前魅族在CES 2014前傳出將與Ubuntu合作開發手機的消息,今年一下子便變成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在系統層面上“玩花樣”的多元化之年。不過,我更願意把這次的舉措稱之為“第二次多元化”。

得益於大平臺的開放性,從2008年9月第一款Android手機 HTC G1 發佈到2010年第四季度成為全球市場份額最高的智能手機系統,Android隻用瞭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這時的手機廠商還在傳統的“硬件參數、做工設計”上比拼,國內手機廠商們都是後進,在向三星、諾基亞、HTC學習。

從那時到2013年,以小米為代表的在“UI界面、用戶體驗”等軟件層面下工夫的新一代廠商開始崛起。以中國為例,這時各傢的旗艦機型參數基本一致,高通、英偉達、聯發科的新一代處理器能同一階段好幾個廠商首發。而能玩出新花樣的ROM成瞭競爭力,小米 MIUI、魅族 flyme等優秀產品脫穎而出。這是“第一次多元化”。

ROM在2013年年後開始泛濫到不行。不止是誰傢都有ROM。你會發現,有人居然還可以玩出“先出ROM後做手機”這樣的招數。羅永浩的錘子、劉作虎的一加、金立互聯網團隊的IUNI,這在傳統手機廠商眼中應該算是膽大包天的行為吧。這時ROM開始出現相互抵消作用,除瞭特別優秀的幾傢,其它都不能形成競爭力。

那怎麼辦呢?既然ROM上玩不出新意,那就上系統吧。由於本身的國際視野,華為和中興算是國內少有的“早有準備”型,它們很早就加入瞭Windows Phone平臺。這次的聯想、金立也加入瞭進來。Firefox OS和Ubuntu則是目前第三方移動智能系統中比較成熟的幾傢(雖然Ubuntu還沒真正發佈產品,但它確實能算),不過目前產品不多。

玩ROM可以大眾化,但玩系統還是需要些門檻。我們可以預測,除瞭魅族可能國內今年不會再有廠商加入Ubuntu陣營,因為Ubuntu還沒有已上市的產品,投入成本高,這個從成本考慮不劃算。

Firefox OS的產品多是低階,而且生態還不成熟,單單在中國賣成本也不劃算(國人現在對產品也很挑瞭)。已經加入的中興(上市產品 ZTE Open)、華為得益於電信業務能在許多國傢順帶銷售手機,這才能保證收益。目前處於觀望期,TCL(阿爾卡特)、金立幾傢多個市場開花的廠商可能會考慮下。

Windows Phone是門檻最低的系統,有成熟的產品、有大廠商推、消費者接受度也比較高,它今年可能迎來一次大發展。像之前傳言比較兇的OPPO、主動示好要加入但無疾而終的酷派都很有可能。不過Windows Phone有一個非常大的限制:微軟不推薦UI定制。這是諾基亞都沒能突破的限制,所以對小米、魅族這樣已經有自己獨立風格的廠商來說基本等同死結。

目前已確認的各陣營中國廠商選手
Windows Phone:華為、中興、聯想、金立
Firefox OS:中興、華為
Ubuntu:魅族

題圖來自andro4all.com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