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遊戲應該獨占還是搞開放 大傢各執一詞

未來遊戲一定會往虛擬現實方向走,這是所有人都確定的。VR 內容平臺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目前人氣較高的 VR 設備都自備瞭優質的內容平臺,開發者也樂於為這些平臺生產內容。而有些事情讓我們忽然意識到,時代和環境決定瞭 VR 遊戲的發展和以往街機、主機遊戲的發展經歷都不一樣,它是一個全新事物,面對的挑戰也是新的。

3

爭論驟起

2016 年 E3 展上,Oculus 發佈瞭數十款遊戲,全部是自己平臺獨占。緊接著,《英雄薩姆VR:最後的希望》開發商 Croteam 透露,Oculus 想花一大筆錢,尋找這款遊戲的窗口獨占。Croteam 最終拒絕瞭 Oculus。不過,Oculus 方面隨後發表聲明,否認瞭這一消息。

Oculus 獨占策略下接連不斷的動作把他們推上瞭風口浪尖。從商業上來看,Oculus 通過資金扶持遊戲團隊獲取獨占或首發資格的做法無可厚非。但不少開發者卻都覺得,Oculus 將主機上的獨占策略沿用到還很不成熟的 VR 行業,十分不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

Palmer Lucky 不得不在接受 TechCrunch 采訪時拉上索尼來為自己辯解:索尼也為自己的 PS VR 平臺爭取瞭很多獨占遊戲呀。

而同為三大頭顯之一的 Valve 則堅持采取開放的策略。Valve 創始人加佈·紐維爾(Gabe Newell)的一封郵件被公開在 Reddit 上。他在郵件裡暗示,並不認同 Oculus 追求遊戲獨占的做法:我們不認為獨占對消費者和開發者是好事。我們的體量比一般的開發者大很多,因此有著更大的責任。我們願意通過提供預支費用來為開發者分擔一份風險。這些補貼將不帶有任何附加條件,接受補貼的開發者可以自由選擇目標平臺,Rift, PS VR 或是任意其他平臺都可以。我們希望通過提供補貼,讓開發者不至於被迫接受獨占協議。

PC 端 VR 的兩位主要參與者 Valve 與 Oculus 各自發表他們對 VR 遊戲獨占以及 VR 遊戲產業發展的觀點,引發瞭媒體與玩傢討論:“VR 遊戲會像以往傢用主機三足鼎立那樣依平臺各自為戰,還是順應跨平臺和開放的大趨勢聯合發展壯大?”

VR兩巨頭的心思

Valve 公司 CEO Gabe Newell 認為獨占無論對於開發者還是消費者都不是一個好主意,希望 VR 市場能夠完全開放。而 Oculus 的做法則顯然是另一種態度,不過一面發佈獨占遊戲的同時,Oculus 又一面表示他們不是永久獨占而是限期獨占,稱自己是在推動 VR 產業發展。

在此之前,像《Lucky‘s Tale》、《Edge of Nowhere》這樣完全由 Oculus 投資的遊戲就是 Oculus Rift 獨占的,雖然這很正常,但購買瞭 HTC Vive 的玩傢還是頗有微詞。今年 4 月,一位 ID 為 CrossVR 的 Reddit 用戶發佈瞭一個兼容包,可以在 Vive 上運行 Rift 獨占的遊戲,Oculus 很快做出瞭反應,將其定義為“黑客行為”。

4

當然這些遊戲都被認定為 Oculus 第一方遊戲,而前面提到的 Oculus 試圖獲得《英雄薩姆》的獨占權這件事性質又不同,如果 Oculus 把本來就不多的優質第三方遊戲也獨占瞭的話,那其他平臺的玩傢將會面臨不得不去再買一套 Rift 的情況。隨著《Super Hot》、《Giant Cop》一系列高期待的 VR 遊戲宣佈將在 Rift 上獨占發佈,情況更加惡化瞭。

在投入大量資金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為自傢平臺爭取限時獨占理所應當,但這裡仍然存在一個悖論:由於 VR 設備售價較高,目前絕大部分VR玩傢隻擁有其中一種,而限時獨占與永久獨占在產業急需發展的時候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會逼迫玩傢不得不購買多種 VR 設備,進而影響 VR 遊戲的推廣與受眾的增長,在這個角度上來說獨占始終是有弊端的。
當然 V 社也同樣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畢竟他們把持著 PC 端最大的遊戲發售渠道 Steam,在開放的 VR 市場下,發佈在基於 PC 頭顯設備上的遊戲必然會有 PC 端的零售版,毫無疑問那時 Steam 還會是玩傢挑選遊戲的第一選擇。

此時微軟在幹嘛

今年微軟在 VR 方面動作頻繁:在公佈瞭一項可以提升 VR 性能的黑科技算法之後,臺北電腦展上,微軟又公開表明 HoloLens 所使用的 Windows 10 Holographic 系統不會成為 HoloLens 獨占系統,將會開放給其他的 VR 設備使用。這一點有些像是微軟創始之初的事情——為通用的機器提供系統支持。

開放自己的操作系統給第三方系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其他的第三方 AR/VR 廠商加入到 Win 陣營中來。根據微軟自己放出的消息,Intel, AMD, Qualcomm, HTC, Acer, ASUS, CyberPowerPC, Dell, Falcon Northwest, HP, iBuyPower, Lenovo, MSI,以及「其他的很多」廠傢都會與微軟共築 Win VR 生態。

5

當下人氣最高的 VR 設備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是在 Win 環境下進行開發的,並且需要接上 Win 電腦才能使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必須要使用 Win 操作系統以及 Win 應用。它們都擁有自己的應用生態平臺。Oculus Rift 用戶都是在 Oculus Home 中獲取內容資源的,而 SteamVR 則支撐著整個 HTC Vive 的遊戲和內容。移動 VR 領域,Google 剛剛推出瞭 Daydream 平臺,基於龐大的 Android 手機占有率以及過去幾年低廉的 Google Cardboard 的迅速普及,Google VR 內容也會逐漸充實起來。

但微軟在這方面就遠遠落在後面,參照一下 Windows Store 就知道瞭——相比於其他的內容平臺而言,無論是內容數量和質量都相去甚遠。可以預見在 VR 內容平臺方面,微軟單純隻靠自己的話,基本就是重蹈 Windows Store 的覆轍。

所以該怎麼辦呢?微軟想出來的辦法就是依靠 Windows 10 Holographic 操作系統的「軟件服務」以及「兼容性」,拉攏其他 VR 廠商。

最特殊的存在

在大傢紛紛高喊“不要獨占要開放”的時候,PS VR 高冷地瞟瞭同類兩眼。背靠索尼 PlayStation 強大的獨占遊戲資源,PS VR 也要獨占一條道走到黑的節奏。昔日主機平臺獨占的“傳統”在 PS VR 這裡得到完好繼承,然而它的對手卻不再是以往那些任天堂、微軟遊戲機,而是來自開放性的 PC、移動領域的 VR 平臺。

開放 VS 獨占,哪一邊能贏?初步看起來是 PS VR 有勝算,因為它價格相對來說更親民,又有龐大的軟件陣容保障。
不過長遠看呢?獨占有則不可回避的局限性,開放卻對開發者和玩傢都更有利。
結語

往後進入這個領域的消費科技公司隻會多不會少,例如每個人都盯著的蘋果,如果蘋果循著自身生態推出一個“Apple VR”的話,VR 平臺將再割據一次,空餘的市場份額就更少瞭。

看似是獨占和開放之爭,其實是商業利益和商業戰略的博弈。在商業的世界,沒有什麼對與錯,尤其是當下“跑馬圈地”的 VR 新生期。你如何看待 VR 遊戲獨占和開放的問題?覺得幾傢大廠的做法哪個比較靠譜?說不定你的預言就是未來。

from:威鋒遊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