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日本手遊廠商財報統計:環比萎縮近1成

【據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據報道/前段時間日本遊戲廠商基本都發佈瞭其Q3業績報告。從整體數據中來看,在33傢日本上市遊戲公司中20傢公司呈現收入環比上升、12傢減收、1傢基本持平。但從公司的營收來看,傳統手遊廠商的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場整體環比萎縮超1成。以下是詳細的數據:

32

從上面圖表中的數據來看,在33傢手遊相關的上市公司中,那些主機遊戲相關的廠商在營收方面均出現瞭較大幅度的上漲,這主要也是因為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但是像Gungho和mixi這樣的手遊大廠,由於都是憑借單款作品單打獨鬥,作品的青黃不接導致單款產品的成績直接影響整個公司的收入,在收入上都出現瞭兩位數的跌幅。這裡按照營收以及營業利潤的增減對這些手遊公司進行分類排序:

增收增益組:KT、KLab、enish、Colopl、Altplus、mobile factory、Akatsuki、SEGA、Marvelous、CAPCOM
增收減益組:CROOZ、A-team、ignis、Cave、Aiming、LINE、CA、BNE、SE、KONAMI
減收增益組:DeNA、GREE、gumi
減收減益組:mixi、axelmark、VOLTAGE、mobcast、Gungho、DORCOM、Kayac、silicon、Edia

s1

單季度收入超過100億日元的廠商:從左到右分別為BNE、SEGA、SE、KONAMI、mixi、DeNA、LINE、CA、Gungho、Colopl、Capcom、GREE

首先來看單季度收入超過100億日元以上的公司,與上一個季度相比,除瞭capcom和gree的位置調換之外,排名並沒有出現其他變動。但是從細節來看,DeNA與mixi的收入差距已經拉的非常近瞭。而gungho基本已經跌出瞭以mixi、DeNA、LINE、CA為首的手遊廠商第一梯隊。

s2

單季度遊戲收入超過100億日元的廠商:從左到右分別為BNE、SEGA、SE、mixi、DeNA、LINE、CA、Gungho、Capcom、Konami、GREE

撇開雜七雜八的事業部門,我們專門來看遊戲相關部門的收益情況。其中mixi的收入被SEGA和SE超越,落到第四位。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怪物彈珠》收入出現下滑。

s3

單季度遊戲收入不足100億日元的廠商:從左到右分別為Nexon、KT、CROOZ、Marvelous、Ateam、KLab、Akatsuki、Aiming、VOLTAGE、silicon、DORCOM、ignis、Kayac、enish、axelmark、mobcast、Altplus、Cave、mobilefactory和Edia

再看單季度收入不足100億日元的廠商,其中KLab因為《LoveLive!》成功渡過μ’s向aqours的轉型,整體收入環比上漲3成,收入排名成功超過瞭gumi。初次之外,Akatsuki也憑借萬千回憶的增收,成功領跑第二梯隊。

s4

單季度利潤超過20億日元的廠商:從左到右分別為BNE、mixi、SEGA、Gungho、KONAMI、DeNA、CA、Colopl、LINE、Capcom和SE

接下來看盈利超過20億日元的廠商,其中SEGA的利潤增長幅度最大。CAPCOM在本季度成功扭虧為盈。但是整體來看,這些遊戲大廠的利潤整體呈現出下滑的傾向,特別是SE的利潤下滑瞭75%以上。

s5

單季度收入不足20億日元的廠商

之後是單季度利潤在20億日元的公司,其中Akatsuki和KLab再度領跑這一梯隊。另一方面,由於此前的投資,axelmark和Aiming都出現瞭較大幅度的赤字。順便來看這9傢季度虧損的公司,Altplus已經連續10個季度出現虧損,而enish也已經連續7各季度出現赤字,對於這兩傢公司來說,如何扭虧也是擺在其面前最大的問題。

s6s7

傳統手遊大廠的營收和利潤:從上到下分別為GREE、DeNA、CA、Colopl、LINE、mixi和Gungho

上圖是日本傳統手遊大廠的收益和利潤圖表,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同比亦或是環比的收入都出現瞭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別是mixi和COLOPL這兩傢大廠收入的下滑,致使整個大盤出現萎縮。而在利潤方面,相對於營收的萎縮,利潤方面的下滑就顯得更加明顯瞭。

對於日本市場來說mixi、Gungho和Colopl可以稱為手遊市場的三駕馬車。在巔峰時期,這三傢公司合計能占據500億日元的市場規模,但是到目前已經萎縮至300億日元。對此,Gungho和mixi也加大瞭新作方面的開發力度,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開發成本的上升。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