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無疑是國內IP改編手遊的爆發年,通過這種模式不僅可以與影視、動漫、小說等其他領域互通宣傳,同時還能夠打造一條強大的粉絲線。在如日中天的國內手遊市場,一個知名的IP就可以成為一個代理制作商的尖銳武器,大量的吸引粉絲,刺激用戶來進行消費。國內開發商鐘情哪些IP,哪些IP又特別受玩傢歡迎呢?總結 2015 年的 IP 熱,我們可以大致歸納出四大類人氣IP各自的表現以及今後的改編趨勢。
遊戲類IP:系統完整粉絲擁護
知名的原創遊戲有著完整的系統作為基礎,再加上遊戲本身就有著許多的粉絲玩傢,在號召力與情懷方面更加容易吸引玩傢。例如網易的《夢幻西遊》與《大話西遊》來說吧,這2款遊戲可以說是“同宗兄弟”,也同樣是改編至網易旗下2款自行開發並運營的網絡遊戲。雖然遊戲大體移植瞭PC上的內容,但大多數系統都是針對手機來制作的。
多數遊戲IP改編的手遊在內容方面遠不如PC端,千篇一律的每天日常任務,每周一模一樣的活動,剛開始玩還好,久瞭就會枯燥乏味。但就算是這樣乏味的刷任務與升級流程,網易這2個經典的IP依舊吸引瞭大批粉絲的湧入,遊戲內消費也自然不在話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其他平臺上的經典原創遊戲IP是相當受到歡迎的。
動漫類IP:日本動漫仍是主導 但授權方保護意識太強
動漫類IP改編的手遊大傢自然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知名的日本動漫,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等等,不管是誰制作的,隻要有這些個名字出現,就會吸引大批的死忠粉絲湧入。2015年裡國內比較突出的應該是《航海王:啟航》,但也是由日本手遊大廠DeNA的中國分公司推出,而國內其他遊戲廠商都並沒有推出真正實質性的“正版授權”,其實並不是國內廠商不想要,隻是授權方對IP保護實在太好瞭,有著非常嚴格的監制與審核制度,並且還會讓授權方的人員介入到遊戲研發,遊戲的每一個系統、內容、運行、商業都需要授權方監修後才能發佈。
此外日本授權方的版權分化也有所不同:同一個動漫IP同時可以授權給多個公司或者個人,制作成不同類型的遊戲,就比如《航海王》吧,國內三傢公司就同時獲得瞭正版授權。另一款知名IP《火影忍者》目前已由騰訊獲得改編權,誰知道以後還不會有其他公司來爭取這個IP。動漫類IP受到關註,受到歡迎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手遊市場上,但其苛刻的要求會難倒國內許多的中小型遊戲廠商,如此一來國內的玩傢也就隻能漂洋過海的去玩日服瞭。
文學類IP:有優勢 期待佳作
文學自古都是中國的強項,不管是傳統的文學作品也好,還是新晉的網絡小說也好,隨便抽抽都能改編出一款手遊,而知名的文學IP更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聚集大量的粉絲玩傢,之前上架的《蒼穹變》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其玩傢大約有60%以上都是來自作者天蠶土豆的粉絲。除瞭能夠在短時間聚集大量粉絲玩傢之外,文學IP還有很大的挖掘性和可塑性,可進行長期的開發制作,比如資料片之類等內容。從以上可以看出,國內玩傢也比較中意文學IP類遊戲的,隻是目前國內遊戲開發商與國外還是有一些差距,隻能做做換皮,無法深入實質,這麼多的好IP卻做不出幾款稱得上“佳作”的遊戲,實在有些可惜。
影視類IP:熱得快 冷得更快
早在幾年前,國外就已經開始這種“影遊聯動”的模式瞭,變形金剛、蝙蝠俠、美國隊長等等知名的IP,都會在電影上映前期就推出相關遊戲進行宣傳。在2015年這個IP爆發年,國內自然也不會落伍,《花千骨》、《小時代》等通過影視IP改編的遊戲也逐步出現,同時這些熱門的影視IP也會給遊戲帶來大量的粉絲用戶,玩傢們遇到自己喜歡的影視自然就會來買賬。
但這個模式並不會持續長久,畢竟電影電視劇都有自己的“上映期”,完結之後連原作的人氣都會迅速消退,影視改編的遊戲就更是如此,一旦電影或者電視劇過後,基本就如“曇花一現”一般,聚得快,散得也快。雖然影視類IP隻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人氣招攬粉絲玩傢,但時效性非常短,玩傢會流逝得很快。如果能夠在遊戲長效性下功夫,追加後續實體內容的更新,花力氣去加以優化和修改,那麼就有可能誕生一款佳作。
縱觀國內IP市場,能夠存活並打下一片天地的無外乎遊戲類IP、動漫類IP、文學類IP、影視類IP這四大類,玩傢們也都傾向於這四類IP的遊戲。雖然這個市場看起來很火熱,卻仍舊經不起沉淀,所以我們也看到瞭太多缺少誠意濫用IP價值的“渣作”。
經過一年的追捧、競爭、自身凈化後,相信明年的IP改編手遊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風景。希望國內開發商能在2016年給玩傢們帶來更好的遊戲,這也是作為一個玩傢最大的心聲。
from:威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