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今天正式向第三方網站推出“+1”社交按鈕,該按鈕效仿了Facebook的Like按鈕。兩者都是可嵌入網頁的代碼片段,目的是鼓勵用戶參與網絡社交活動,進而產生使用價值和社會數據,提升網站流量。
在三月底Google發布了“Google +1”,這被看作是Google的搜索功能向社會化邁進的重要標誌。傳統的互聯網搜索是單純的人機交互,即用戶發出請求然後服務器運算出結果返回給用戶,儘管大多數人相信類似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算法已經充分考慮了社會化與人的因素,例如內容被Digg的次數、在Twitter、Facebook上被傳播的次數,乃至各種社會化網絡之間的好友關係。
但這一切都是在背後默默進行的,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誰做了動作,然後又對搜索結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Google +1把這一切完全呈現在了用戶面前,你在搜索商品、美食、資訊的時候可以看到好友的推薦,這些推薦會優先於默認的搜索排序,當然也會漸進式地對Google的搜索結果產生影響,人的因素成為Google算法動態平衡中的一部分。
讓人很好奇的是Google是基於怎樣的好友關係進行這一切,現在可以知道的是Google自身的聯繫人會被納入其中,這要求你使用Google +1必須擁有一個Google帳號。由於Google自身用戶群體的弱社交化,會習慣性地在使用Google的時候產生社交惰性,那麼如果未來Google能與Facebook、Twitter達成合作的話,將會對Google +1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用戶的使用習慣也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培育。
Google +1是怎樣使用的?如果你登陸了Google帳號並且符合要求,就能夠在Google搜索結果裡面看到+1按鈕,你的動作將會對好友的搜索結果產生影響,目前Google +1的搜索按鈕只出現在英文搜索結果,相信很快會被開放給更多地區的用戶使用。之前有人詬病Google +1是一座臆想出來的空中樓閣,因為+1按鈕出現在Google的搜索結果中,但用戶無法在查看內容之前作出是否推薦的決定,但是在查看之後則更不願意回到搜索結果頁推薦,這與內容品質好壞無關,Google的這一做法割裂了內容與搜索結果,但是Google現在已經發布了用於網頁的Google +1按鈕(http://www.google.com/webmasters/+1/button/),網站主可以將按鈕放置在網頁的任何位置,方便需要使用的用戶隨時進行推薦。
如果你想要詳細了解Google +1可以訪問官方的介紹頁面(http://www .google.com/+1/button/),事實上關於該功能還有大量的細節有待披露。
一個有意思的討論是,Google +1與Twitter、Facebook的分享功能有什麼實質區別?事實上它們的功能都是對內容進行投票,甚至你很快可以看到它們會被網站主放在一起。但是Twitter、Facebook的重點是向好友分享內容,而Google +1的結果最終會體現在搜索結果裡,最終有多少的機會被呈現到還有賴於Google的搜索算法,這是一個漸進的緩慢的長期的改進過程。
筆者很難去斷定這樣的產品會對Google產生怎樣的影響,事實上在Google旗下包括Buzz在內的社交產品一向不受人待見,不一樣的是Google +1致力於搜索結果的改進。筆者能夠確定的是,如果在搜索結果中看到好友的推薦,至少會有慾望想要點擊看看。
來源:XJP投稿,原文鏈接。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