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時值2016年,移動遊戲市場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各傢CP基本都在拼刺刀。從日本移動遊戲市場的情況來看,單單有產品已經難以打破這個市場,於是乎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寄希望於各類IP。或許是因為看到SE的端遊IP所取得的成功之後,日本頁遊大廠DMM也開始將旗下知名頁遊IP逐一搬至移動平臺,繼上個月底《艦隊收藏》(以下簡稱艦娘)移動版開啟測試後,旗下另一王牌IP《刀劍亂舞》改編的同名手遊版也已於今日正式登陸AppStore和GooglePlay。
《刀劍亂舞》上線首日登頂日本下載榜
這裡比較奇怪的是,這款作品並沒有登錄DMM自傢的DMM GAME STORE,也未在自傢的平臺上進行大幅的推廣。但畢竟是王牌IP改編,手遊版的《刀劍亂舞》也延續瞭其在頁遊平臺的成績,截止2月29日,預註冊人數便突破147萬,這個人數在11區看來是非常可怕的。上線一個小時,前11個服務器立刻爆滿,並成功沖至瞭日本地區iPhone下載榜的第一位。
與“艦娘”差異化 另辟蹊徑抓女性市場
事實上,《刀劍亂舞》的核心玩法以及UI設計都與“艦娘”非常相似,隻不過後者是將歷時上的艦船以女性角色的形象呈現,而該作則是以男性的形態進行擬人化。這裡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小故事,在去年1月的某次采訪中,“艦娘”的制作人岡宮道生還抱怨說,最早看到《刀劍亂舞》是還嚇瞭一跳,因為其不管是UI還是核心玩法都和“艦娘”如出一轍。但由於產品制作的審批途徑不同,他一直都不知道公司其他部門正在開發這樣一款遊戲。
對於DMM來說,在“艦娘”的成功後,已經確定瞭這種核心玩法是可行的,之後的問題就是如何復制其成功模式,所以在這隻有也推出過日本古城擬人題材的《城姬》,重型建築機械擬人的《我的魔塔》,甚至昨天還有一款汽車擬人的《R娘》上線,但這些產品的成績多不如人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些作品都是擬人走“萌妹子”路線,這也與艦娘的用戶群產生沖突。
“男色主義”盛行日本女性向遊戲市場
而《刀劍亂舞》的成功則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方面該作以男性擬真的方法,與此前的作品進行區分,另辟蹊徑選擇抓住女性用戶市場。另一方面,這款作品的走紅在很大程度上都得歸結於社交平臺,這款作品的用戶主要集中在Twitter等SNS上,相關話題更是一度沖至排行榜的前列。甚至由於這款作品的受眾群多為女性,還誕生瞭“刀劍女子”一次,包括連電視媒體都有報道。“刀劍女子”這詞之後也成為瞭一個流行語進行病毒式的傳播。再加上Nitro+所撰寫的劇情富有魅力,多維度共同促進才能達到這一的成績。
雖然一直以來,DMM方面都沒有公佈過這一IP所取得的成績,但是從一些側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這款作品的影響力。截止2015年的8月,DMM的註冊用戶從去年同期的720萬人,迅速增長至1320萬人,在這之中,的作用可謂是功不可沒。
聯動頁遊數據 手遊頁遊一把抓
《刀劍亂舞》手遊版作為DMM與Nitro+聯合開發,並由DMM運營的以“刀劍育成”為主題的模擬遊戲,遊戲故事以公元2205年的架空世界為舞臺,玩傢可以一邊馳騁在歷史上的戰場,一邊育成以名刀或名槍以男性角色擬人化而成的部隊共同戰鬥。雖然以原生手遊的形式登陸移動平臺,但是相較頁遊版本基本沒有什麼變化,隻是在UI方面進行微調,使其更適合移動平臺的操作習慣。
手遊版隻是將頁遊的側邊欄以目錄的形式放在右上角
甚至連手遊和頁遊版本之間的數據也是想通的。與其說是手遊版,倒不如說DMM是為這款遊戲在移動端架設瞭一個入口,方便玩傢進行遊戲。所以從收入的角度來看,一方面這款遊戲很大程度依賴於原本的頁遊用戶,另一方面由於原本頁遊端也有付費入口,所以分流瞭很大一批收入。所以從目前來看,雖然手遊版的《刀劍亂舞》在很長一段時間難見起色,但卻很有可能助力遊戲整體收入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