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小時就是網癮——IT白領應該領工傷撫慰金

  自從那個真真假假的網癮標准在網絡流傳,咱們很多IT行業內的難兄難弟就鬱悶了。 40小時就是網癮,咱們一天上班八小時,按照正常上班時間一周五天咱們就“被網癮”了。算上偶爾加加班的時間,自己回家還上網看新聞、看視頻、玩遊戲,閒暇時候通過MID或者手機登陸互聯網,再算上週末兩天時間,網絡成癮患者這個帽子咱們混IT的是注定戴定了,而且還是超重度的網絡成癮患者。

  而且據說根據某些磚家的論斷,網癮到一定程度屬於一種精神病,所以各位路過的、飄過的、打醬油的和信春哥的IT人士,咱們不僅“被網癮”了,還被“精神病”了。咱們的互聯網圈子就是一個由大量精神病人士從事著長時間的高強度的可能導致精神病的活動(上網)。套用某網友的評論:很好,很強大。 IT業的所有人,都是網癮患者。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該網癮標準,是某些仇視互聯網的人士針對互聯網人士有預謀、有組織的一次大型娛樂活動,目的在於讓咱們加入一場精神病人的狂歡。

40小時就是網癮——IT白領應該領工傷撫慰金

  既然咱們是因為工作的需要導致得了“網癮”這種精神病,對我們的強健的身體和純潔柔弱的心靈造成了巨大傷害,我們的IT界的精神病患者們絕對都是名副其實的因公致殘,我們是不是可以申請領取工傷撫慰金。基於為造福全國IT人士這一崇高的理想,我強烈希望有深度網癮的IT人士可以站出來勇敢申請工傷撫慰金,這一做法將為這個美好的世界翻開嶄新的一頁。

  同時你可以成為國內申請網癮工傷賠償第一人,成為各大媒體觀注焦點,不論結果如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從此紅人一個。直接到有勞動部門指定的鑑定醫院開個鑑定證明,證明你確實是因為因公致殘被網癮,目前已經有不少醫院將網癮劃歸為精神病科。當然這樣的做法可能讓你面臨被老闆炒魷魚,建議歸建議,自己琢磨怎麼做。

  就在今天早些時候衛生部說話了,公開表示這個40小時的標準是不屬實的,並且之前採訪的高雪屏也不是衛生部專家組成員,不過相關的標準制定仍然在製定和意見徵詢中。衛生部這個聲明不管怎麼理解都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話說那個叫高雪屏的專家再怎麼想出名也犯不著頂著衛生部的假帽子,就算不是衛生部的所謂專家組成員也一定和衛生部網癮標準有重要關係,衛生部此舉大有撇清關係之嫌。不過這也不關咱的事兒,只要不莫名其妙地被網癮被精神病就好,經這麼一回子估計衛生部那幫專家也會變得謹慎多了。

  來源:讀者xjp投稿, 原文鏈接

  背景新聞:網癮標準年內出台——每週上網超40小時即認為成癮

  三湘都市報記者張春祥通訊員魏驚宇

  備受關注的網癮診治標準有望年內出台。年初,衛生部委託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和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負責網癮、酒癮的界定標準和治療規範。現在過去半年了,看來已經有點眉目了。

  據相關媒體報導:接到衛生部的委託任務後,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成立了5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其中一位高雪屏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網癮標準的製定,主要沿用國外的標準。將在國外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國內網絡成癮者的情況,進行修訂。 ”

  高雪屏說,在網癮的界定上,一些標準的界定還要進行精細的調查分析。 “初步認定,每週上網40小時以上即可認為是網癮。 ”高雪屏說,有的人上網一周左右即可成癮,有的時間則更長,成癮者主要以玩遊戲為主。遊戲很有吸引力,孩子在接觸中,感受到它有無盡的樂趣,興趣點自然而然的就轉移到遊戲上了。目前做的,正是這些基礎研究。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