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Touch的背後:遊戲還有邁不過的坎

3D Touch遊戲不盡人意的現狀

先來看幾款為數不多的3D Touch遊戲的現狀,以《AG Drive》《BADLAND》(迷失之地)《FREEBLADE》(戰錘)在美國市場的表現為例,來解析未來在3D Touch遊戲在中國的表現(時間機器理論)。

30.webp

《AG Drive》

《AG Drive》是一款競速飛行遊戲,3D Touch在遊戲中輕按是使飛行器加速前進,而重按則是查看下方距離。在2015年9月25日的版本更新中加入3D Touch,也幾乎是在瀕臨死亡的狀態下獲得瞭新生,排名一下就達到瞭176名,不過3D Touch技術的加入也未能徹底拯救它,之後又迅速衰竭。

31.webp

《BADLAND》(迷失之地)

《BADLAND》是一款動作冒險遊戲,3D Touch在遊戲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按壓力度來控制角色的移動,實現超精密飛行。此外,還可以使用3D Touch來實現快捷進入遊戲,按壓圖標可以直接選擇繼續遊戲等。在2015年10月14日的時候加入3D Touch功能,從1151名,隨後上升到421名,但隻有短暫的停留,之後又快速衰落。

32.webp

《FREEBLADE》(戰錘)

《FREEBLADE》在2015年度的蘋果秋季新品發佈會中,就以用來展示蘋果6s的3D Touch功能的產品,其意義更是非凡,能在蘋果新品發佈會做展示的手遊,其遊戲品質更是毋庸置疑,正式上線後4天內就獲得瞭蘋果3000多次推薦。

不過在遊戲表現上,最高排名94(11月23日),也就是上線後第3天,蘋果推薦的最高峰。失去蘋果的力推之後,終究還是曇花一現,且開得也不是非常燦爛,隨後就一直下降,未到一個月的時間,目前就已是288名的成績。

33.webp

雖然蘋果在11月份的左右,在美國又推出瞭3D Touch蘋果專區,但從上面三款遊戲的成績來說,在11月份並無重大起色,排名有重大提升的時刻,還是剛加入3D Touch功能並獲得蘋果推薦之時。可見3D Touch蘋果專區推出對於改善3D Touch並無明顯作用。

國內3DTouch目前邁不過的三個坎

3D Touch用戶基數不足

34.webp

時間:2015年12月17日下午5點圖

目前能支持3D Touch技術的機型僅有蘋果 6s Plus和蘋果6s 。根據友盟數據顯示,6S系列在中國整個蘋果系列中僅占有7.2%(2.6%+4.6%)的占有率。

此外,根據友盟《2015年第二、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IOS設備在中國整個設備的占有率為34.9%,如此折算6S系列整個市場占有率為2.51%,約0.27億(所有活躍設備為10.8億)。對一款機型而言,用戶基數嚴重不足。

35.webp

本圖數據來源於友盟Q3季報

另外,據Newzoo與Talking Data數據顯示,Newzoo預計中國移動遊戲市場今年收入規模將達到65億美元,而Android應用商店總收入將達到36億美元,蘋果應用商店將分到29美元。Android應用收入超過蘋果,再去為占有率為2.51%的6S系列研發3D Touch遊戲,其利潤空間不大。

3D Touch用戶習慣尚未培養

3D Touch雖然能感受到重按與輕按,但人在使用的過程中並不能很好地判定力度的大小,就如同短按與長按,短按與長按用戶心中有時間的概念,然在3D Touch中力度的概念並沒有很好的培養,在蘋果中總不能一邊看著力度標,一邊按壓。

在蘋果的3D Touch的專區中,僅有120多個應用,大量的6S系列用戶並沒有充分體會到3D Touch的特性,大量的應用還僅停留在重按應用圖標快捷進入的方式中。此外,由於3DTouch沒有專門的視覺控件與視覺提示,很多用戶也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重按,哪些不可以。在應用隻有120個的情況下,在遊戲中培養用戶的3D Touch則更難。

跟遊戲適用度並不是太高

以《FREEBLADE》為例,首先該遊戲達到過美國94名,首先表明美國的3D Touch的用戶基數能使《FREEBLADE》達到第94名的成績,但是又為什麼會衰退呢?且美國3D Touch推出之後,也不能為《FREEBLADE》提供有效的幫助。

在移動端的射擊中,移動、瞄準和射擊三個維度往往必需去掉一個,雖然《FREEBLADE》中較好的保持瞭三個維度的統一,但在非專業的遊戲場景中,玩傢並不能很好的控制3D Touch去操作另一個維度,本身就是非常容易使玩傢疲勞的遊戲,加入更為復雜的遊戲操作,無疑於“雪上加霜”。

這類動作手遊操作體驗進化以一窺端倪,在動作類遊戲中最為成熟的模式是“虛擬搖桿+技能按鍵”模式,但不少人表示,在觸屏端運用“虛擬按鍵”的形式,無疑是一種操作體驗的退化,但其存在的理由是直接有效的反饋模式,在及時性非常重要的遊戲中,玩傢需要及按及反饋,追求至簡的操作模式。因而在激烈的遊戲中,復雜的3D Touch操作是非常不適合於這類遊戲。

結語:雖然國內手機廠商也在Android系統中運用類似的3D Touch技術,但距離3D Touch的普及仍還有一段路要走。

from:遊戲頭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