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據報道/ 昨天我們比較瞭日本六大傳統遊戲廠商的成績,今天我們再來看看2015年第一季度日本主要手遊廠商的業績對比。該季度最大的變化自然是mixi在營收上超過GungHo成為日本收入最高的手遊公司,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19傢公司中有8傢公司的營收、營業利潤出現環比增長,6傢公司出現環比下滑,日本手遊市場兩極分化的趨勢愈發明顯。
*註:文中匯率按照2015年5月22日11時:100日元=5.12人民幣 進行計算
Q1日本手遊市場規模約為2300億日元
下圖為19傢日本主要手遊公司的業績,作為參考LINE、Nexon的移動事業的業績也一並加入,需要註意的是隻有CA選用的是“Ameba事業”和“遊戲其他事業”這兩個業務板塊的合計值。
21傢公司2015Q1業績對比(沒有%的就是實際業績)
我們按照營收和營業利潤的增減將這16傢公司進行分類:
增收增益組:mixi、AXELMARK、VOLTAGE、Klab、A-TEAM、COLOPL、GungHo、Aiming
增收減益組:DeNA、IGNIS、CA
減收增益組:GREE、cave
減收減益組:CROOZ、mobcast、enish 、alt plus、DRECOM、gumi
與上一季度的數據相比,營業利潤出現赤字的公司從5傢上升到7傢,並起其中赤字最嚴重的還是上市不久的gumi。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出現赤字的公司在該季度的營收均不足100億日元(約5.12億人民幣)。
mixi終於實現對GungHo的超越
上季度的分析中我們就曾經提到,mixi很有可能在2015年Q1實現對GungHo的超越,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該季度mixi以微弱的優勢超過GungHo成為該季度收入最高的手遊公司。
7傢公司2015年Q1 營收對比
而在營收不足100億日元的公司中,新上架的gumi來勢洶洶,營收擦好哦過瞭Klab、DRECOM等老將,Aiming也逼近瞭先頭部隊。19傢公司中刷新單季度最好業績的隻有mixi、VOGTAGE、A-TEAM、COLOPL、Aiming、CA這6傢公司。
Q1營收對比(左起:Nexon移動事業、gumi、Klab、CROOZ、A-TEAM、Aiming、VOLTAGE、DRECOM、enish、mobcast、AXELMARK、alt plus、cave、IGNIG)
營業利潤兩極化明顯,7傢公司赤字
該季度營業利潤超過20億日元(約1億人民幣)的公司有6傢,其中mixi增幅最高。這也使得原先TOP3的階梯形排列變成下圖中第一第二遠超第三位的特殊情形。與上一季度相比排名發生變化的還有GREE和DeNA,隻不過DeNA是增收減益而GREE則是減收增益。需要註意的是GREE的增益主要是來自對宣傳費用的控制。
Q1營業利潤對比(左起:mixi、GungHo、COLOPL、CA(遊戲+Ameba)、GREE、DeNA)
而在單季度營業利潤不足20億日元(約1億人民幣)的公司中,首次亮相的gumi和Aiming呈現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狀況。gumi飽受負面消息困擾在財報發佈前大幅修改財報預期,成為該季度成績最差的手遊公司。而另一方面Aiming則成為這一梯隊的領軍人物,市場前景良好。該季度營業利潤為赤字的公司共有7傢,其中cave連續3個季度、alt plus連續4個季度赤字。
Q1營業利潤對比(左起:Aiming、Klab、A-TEAM、CROOZ、VOLTAGE、AXELMARK、DRECOM、mobcast、cave、IGNIG、enish、alt plus、gumi)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手遊大廠們的綜合表現,營收方面雖然仍保持整體增長的趨勢,但漲幅略有鈍化。而且一季度手遊大廠營收漲幅的2/3幾乎都是由mixi完成的。
手遊大廠營收累計(右側上起:CA(非原生手遊)、GREE、DeNA、CA(原生手遊)、COLOPL、LINE、mixi、GungHo)
而在營業利潤方面則出現瞭久違的大幅增長,上季度手遊大廠們的累積營業利潤已經恢復到2014年1~3月的水品,而該季度則進一步提升。mixi、GungHo、COLOPL三傢公司營業利潤漲幅均達到2位數,而作為領頭羊的mixi和GungHo貢獻最為突出。
手遊大廠營收累計(右側上起:GREE、DeNA、CA(遊戲+Ameba)、COLOPL、mixi、Gung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