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電總局在其官網公佈瞭《2016年11月份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數據顯示,2016年11月,共有887款國產遊戲獲得版號,其中手遊數量為860款,審批效率環比增速為76.23%。對比8月、9月和10月月均400餘款的審批速度,過審手遊數量在11月迎來井噴。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距離12月31日這個最終期限,僅剩下1個月時間。
在11月獲得版號的860款手遊中,過審相對容易的七大類產品有706款,占比高達82%。而在10月份,七大類產品占比僅為67%。這說明11月審批速度的加快,更多地體現在瞭七大類產品上。
從過審產品的遊戲類型上看,與10月相似,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棋牌、益智休閑和消除,它們都屬於七大類,同時也是目前市面上數量最多的產品,盤踞TOP3並不令人感到意外。與10月不同的是,棋牌類遊戲數量在11月大幅增長,達到309款,在860款過審產品中占比高達36%,且絕對數量幾乎是居於次席的益智休閑產品的兩倍,優勢再度擴大。
11月拿到版號的RPG類遊戲共有76款,排在第四位。這76款產品中,絕大部分都是ARPG和MMO聯網遊戲,少部分是單機RPG。如果說TOP3遊戲類型中,絕大部分都是讓我們感到陌生的名稱,那在RPG品類中,則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面孔。RPG雖然吸量能力不如輕度休閑遊戲,但向來是收入占比最高的類型,作為營收大戶和精品大作淵藪,RPG過審產品數量排在第四,與其市場表現吻合。
值得註意的是,有1款AR手遊在11月獲得版號,但該國產手遊並未在市面上獲得足夠的關註。因為《精靈寶可夢 GO》在全球的風靡,AR遊戲進入大眾視野,但該作熱度下降之後,並無其餘爆款產品接力,導致瞭AR遊戲的冷卻。目前,國內AR手遊數量極少,且囿於手機終端和技術雙重限制,大多隻是利用AR技術作為噱頭,可玩度不高。AR手遊的發展,還任重道遠。
11月共有10傢出版單位入圍過審手遊款數TOP10榜單,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以194款占據首位。在上榜的10傢出版單位中,出版社有6傢,另外4傢是有互聯網出版資質的手遊企業,分別是上海雪鯉魚、北京幻方朗睿、北京暢元國訊和深圳東方博雅,據筆者觀察,這4傢出版單位過審產品絕大部分為棋牌和益智休閑遊戲。
運營單位TOP榜集中度遠低於出版單位榜單,11月共有17傢運營單位入圍過審手遊款數TOP10。上海雪鯉魚相較於10月,排名上升4位,以絕對優勢登頂,上海易接從榜首退居第二,深圳東方博雅11月再度發力,繼10月掉出TOP10後重回榜單,排在第三。雪鯉魚、暢元國訊和博雅三傢企業都同時在出版單位和運營單位雙榜亮相。
隨著補辦手遊版號最終期限的臨近,不少CP的神經開始逐日緊繃。目前,已經有渠道的朋友表示,某CP滿懷擔憂地問他:要是12月31日還拿不到版號,那我們已經上線的產品怎麼辦?他的回答是:我們也不知道,除瞭抓緊時間辦理,剩下的隻能到時候再看瞭。不過,從11月突然加快的審批速度來看,廣電總局或許不會再度順延最終期限。
截止11月底,共有約3200款手遊獲得版號,如果12月審批速度與11月持平,屆時將有4000餘款手遊獲得版號,除去大量的盜版、山寨換皮產品,這一數量與市面上真實的產品款數的差距恐怕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大——更何況,12月廣電總局的審批速度很可能再度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到12月31日,大部分手遊產品都會順利獲得版號,即使有部分產品沒有來得及辦理,那也隻占較低比例,無傷市場大局。
據筆者分析,最終期限再度順延是概率較低。從1月份開始,廣電總局政策執行力度的大小,尚不得而知。在最終期限到來前,有條不紊地做好版號申請工作,才是從業者們最應該把握好的事情。
from:騰訊遊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