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公司:Google
成立時間:1998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Larry Page(出身在密歇根州) 和Sergey Brin(出身在俄羅斯)於1995年在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生項目上見面,但是那時他們並未立刻變成朋友。
在一次博士生校園遊的過程中,Brin充當著Page的嚮導,而他們整個過程中也一直是在斗嘴。不過這並未影響到他們合作一個搜索項目論文,“The Anatomy of a Large-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大範圍超文本網絡搜索引擎分解),這個研究也是Google形成的基礎。
為什麼他們的合作能成功:首先,兩人有相似的技術背景,都是很早就喜歡上了電腦,並且都有在大學里當教授的父母,他們都對數據挖掘有著激情而且後來也逐漸形成了一致的公司發展目標。而且Eric Schmidt掌舵Google也是兩人共同決定的。
Steve Jobs和Steve Wozniak
公司:蘋果
成立時間:1976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兩人首度在1970年的一份夏季實習工作上成為了朋友,那時Woz正忙於構建一台電腦,而喬布斯則覺得賣這個大有可為。
在06年與Seattle Times雜誌的一次採訪中,Woz透露到:那時我只是在做我擅長的事,我真的沒想到這件事會改變世界。但是喬布斯就更有遠見了,當我在設計的時候,他會說:“我們可以賣這個”,後來證明我們真的可以靠賣這個成功。或許他那時已經都在思考怎樣改變世界了。
為什麼他們的合作能成功:事實上,Woz曾承認過他起初從來沒有想過要賣掉他設計的計算機,全是喬布斯鼓動他幹的。可以說Woz的技術才能和喬布斯的商業遠見結合在一起使得他們倆成為了一對最佳拍檔。而這段友誼也經受住了歲月的痕跡和財富的誘惑。 Woz說現在他們仍然是朋友,而且會經常一起聊天,從未有過真正的吵架。
Evan Williams和Biz Stone
公司:Twitter
成立時間:2006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那時Evan Williams工作的公司Blogger被出售給了Google,在Google旗下,Williams僱傭了Stone。
Stone對科技博客AllthingsD表示:“我們起初是對手,不過後來變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都非常尊敬對方。所以當Evan要離開Google去到Odeo.com的時候,我的反應是,什麼?你要離開我?於是我就跟他一起離職了。”
這搭檔二人組後來又和Odeo的一位名叫Jack Dorsey的工程師打成了一片,於是Jack的一個想法逐漸被這三人打造成了Twitter。
為什麼他們的合作能成功:兩人都在博客平台上做過接近10年的工作,對其認識非常深刻。 Williams明白Twitter的潛力並放心大膽的讓Biz去做這個項目。所以說相互的尊重,忠誠和志趣讓兩人團結在一起作出了這番重大的事業。
Bill Gates和Paul Allen
公司:微軟
成立時間:1975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Bill Gates和Paul Allen自私立中學開始就是好友了,他們都對電腦痴迷,而且喜歡在高中做些黑客小搗蛋。
為什麼他們的合作能成功:雖然將朋友關係和事業混合在一起可能有些危險,但是兩人對電腦的痴迷和創業的痴迷都使得他們能夠很好的處理相互的關係。
Gates去哈佛求學,Allen就跟隨他去了波士頓,並一起花時間搗鼓創業想法。其實Gates輟學還多虧了Allen的鼓勵。他們共同的事業微軟也造就了兩人一生的友誼。
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
公司:惠普
成立時間:1939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Bill和Dave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的同班同學,畢業後兩人就一起進行了一個為期兩週的露營旅行。
要知道,與一個人在森林中呆兩週很可能會使你發瘋的。但是Hewlett卻和Packard形成了更加親密的關係。
不久後,在斯坦福大學Fred Terman教授的鼓勵下,他們創辦了HP。
他們的合作為什麼能成功:兩人都是有類似專業強項以及管理風格的密友。作為經理,他們兩人也親自參與到項目中去,並且創建了一種很好的互幫互助的工作氛圍。
Ben Cohen 和Jerry Greenfield
公司:Ben & Jerry's(美國僅此於哈根達斯的第二大冰激凌製造商)
成立時間:1978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怎麼形成的:就像Bill Gates 和Paul Allen 一樣,Ben Cohen和Jerry Greenfield也是中學好友。出生只有4天的差別,他們倆在1963年高中體育課上初次見面並迅速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兩人都對食物有著共同的愛好,並且都參加了1977年的冰激凌製作函授培訓課程。在學會了製作冰激凌後,兩人一起投資12000美元開了第一家Ben & Jerry's。
為什麼他們的合作能成功:正是由於對食物的共同愛好使得兩人得以將友誼轉變成事業合作夥伴關係。
而且兩人都非常熱衷於回報社區,這一點引起了顧客對他們極大的好感。 Greenfield就說過:我們評價事業成功的標準不僅是賺了多少錢,而且是給社區回報了多少,這兩條標準都是我們堅持的底線。
Pierre Omidyar 和Jeffrey Skoll
公司:eBay
成立時間:1995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當Omidyar在寫eBay代碼的時候,Skoll(斯坦福MBA畢業生)和他還只是普通熟人,並且嘲笑他的這個拍賣網站。 Omidyar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寫到:“起初他說這個想法很愚蠢,但是後來又同意和我一起乾了。”
因此,Skoll就成了Omidyar的第一名員工,被安排撰寫商業計劃書。隨著他們的事業eBay起飛,他們的合作關係也開始起飛。 3年後這二人組就將eBay成功引向IPO。
為什麼他們的合作能夠成功:Skoll和Omidyar都有著十分大眾的價值觀。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兩人很少談論客戶,而更多的是談論社區。
另外,他們也非常關注慈善事業。洛杉磯時報的報導說,兩人覺得將社區排除在eBay IPO的受益方之外是忘恩負義的行為,於是決定拿出一部分pre-IPO股票成立一個慈善基金。
就是這種憑著對顧客的忠誠和對社區的感激,兩人逐漸走上了財富之路。
Gordon Moore 和Bob Noyce
公司:Intel
成立時間:1968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Moore和Noyce是離開Shockley 半導體實驗室創建競爭公司的“8人叛軍組合”中的兩位。而不久以後,Moore 和Noyce則攜手創建了自己的獨立事業Intel。
他們的合作為什麼能成功:Noyce的遠見和Moore的技術相結合共同推動了Intel的成功。
William Procter 和James Gamble
公司:寶潔
成立時間:1837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成立的:一般情況下,姻親關係很難合作共事。但是Procter卻和Gamble搭配成了一個絕妙的合夥關係。此前兩人都是創業者,一個生產蠟燭,一個生產肥皂,但是從未見過面,而一旦他們結成姻親關係,就將雙方的事業結合成了後來聞名世界的P&G。
他們的合作為什麼能夠成功:家庭和事業價值將他們聯繫在了一起,兩人互相幫助,開始大量的生產產品直到贏得美國軍隊的訂單。
Jerry Yang 和 David Filo
公司:Yahoo
成立時間:1995年
他們的合作關係是如何形成的:就像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一樣,Yang和Filo也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生項目上認識的。
根據Entrepreneur.com的文件顯示,兩人第一次合作是一個計算機芯片的設計項目,由於覺得這個項目過於枯燥,他們二人開始經常逃課上網,並不斷的收錄自己喜歡的網站標籤。從那裡開始,他們根據主題對網站分類進行組織,而這就是Yahoo最初的原型。
他們的合作為何能夠成功:正是對網絡的共同愛好讓Yang和Filo走到了一起。事實上,他們經常每天花20個小時的時間泡在網上尋找樂趣。由於他們收集的站點被許多人訪問,使得學校的服務器不堪重負並不得不搬出校園。後來,他們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投資,事業開始起飛。
另外關於共同創始人還可以參看Mark Suster的“破滅的共同創始人神話”。
Via Businessinsider
轉載請註明: 文章來自36氪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