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職業化的道路在一個“第三世界”國傢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作為DOTA2南美賽區的人才發祥地之一的黎巴嫩盡管路遙漫漫,玩傢們還是一直堅持著想走下去。
這個中東地區的小國傢盡管電力設施和電信設施都不完善,但是玩傢對電競的熱情卻絲毫未減。雖然電信公司提供很多種上網套餐,但是這些套餐的收費高昂,這讓很多黎巴嫩人望而卻步。
黎巴嫩政府每日隻供電6個小時,在緊急的時候人們要使用自己的發電機發電,當發電機功率過高時還可能斷電,斷電對於玩傢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一些DOTA2的玩傢甚至可能因為斷電而被關小黑屋,玩傢的壓力不僅來自技術問題,還可能來自社會和父母的不理解,很多在黎巴嫩的玩傢也被迫放棄自己喜歡的遊戲。就在玩傢與環境作鬥爭時,曙光出現瞭!一些貝魯特當地的企業傢發現電競成為瞭流行趨勢,開始在年輕人喜歡集結大學附近開設網咖。
這一互聯網中心提供瞭穩定的供電和網絡讓玩傢能體驗到比傢裡更流暢的遊戲體驗。隨著互聯網中心越來越火爆,店傢們開始升級他們的設施,電腦的配置、鼠標、鍵盤、麥克風,甚至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來滿足更多的要求。有一些網咖如Wired gaming甚至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啟瞭分店。隨著網絡遊戲產業在中東乃至全球地區迅速發展,遊戲專業化的道路也開始在這個黎巴嫩鋪設開來。
一些成功的俱樂部如: Ground Zero、Wired Gaming、Spotnet還有最近的GGWP,已經策劃每月的獎金計劃。Wired gaming和Spotnet也在幾年前開始舉辦一些比賽,其中也出過有實力的戰隊如Gh帶領的Wired-Gaming戰隊、Babarrrrrr帶領的The old FM戰隊,還有Spotnet戰隊等,一代又一代的黎巴嫩DOTA2選手隨著朝代更迭,很多年輕選手早已突破5000天梯大關。當地知名的選手FM說“我今年27歲瞭,我不知道年齡是否會成為我在DOTA2道路上的阻礙,DOTA2不僅是一個遊戲,它帶給我朋友和生命的意義,打DOTA2是我一生中最棒的經歷,在我看來DOTA2是戰術和腦力的對抗運動。”雖然Wired-gaming和Spotnet舉辦的比賽都是被自己的戰隊贏得冠軍,但是這些本地的小比賽對戰隊十分友善,他們更像是小規模的切磋。大多數黎巴嫩新生代的DOTA2選手都希望參加國際大賽,而最近黎巴嫩籍的選手又獲得不錯的成績,這讓DOTA2在黎巴嫩社會看起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愛好”。
許多黎巴嫩職業選手開始把他們的“愛”變成全職工作。 Maroun ‘Gh’ Mehre是黎巴嫩本地最出名的DOTA2選手,起初他在當地的比賽中數千美元的獎金,後來他與Wired Gaming打入國際比賽,2014年的MSI Beat IT臺北站線下賽,雖然戰隊敗給瞭Rave和Navi.NA以第5至8名的成績告終。在E-LAB時,TI6歐洲區海選敗給F5戰隊,遺憾未能到線下賽。當Gh的天梯分到達9000之後,他在2016年被Liquid戰隊發掘。終於在DLS6,Gh和Liquid戰隊一起捧起瞭他第一個屬於自己的線下賽獎杯。現在他是第一個被V社邀請的黎巴嫩選手。GH作為黎巴嫩當地最好的選手,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名聲帶動遊戲產業的發展,舉辦比賽,推廣遊戲,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入電競事業,成為DOTA2選手。
很多DOTA2戰隊也鼓勵有意向成為職業選手的玩傢加入,potnet和Wired Gaming兩支戰隊尤為突出。這些戰隊在黎巴嫩社會創造瞭一種屬於遊戲的次文化,一種屬於玩傢之前的情感,彼此是隊友,但是又親密似友。這種文化很寬容,不管你來自何處、來自何種背景。
from:太平洋遊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