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遊戲用戶達兩百萬 市場多由歐美占有

香港互聯網使用狀況

香港目前有720多萬人口,互聯網使用人數也已達到550多萬,占香港總人口的77%,另外,在香港智能手機的使用人數也是非常之高,據悉,目前香港智能手機的使用人數已經達到瞭513萬多,占總人口的71.3%。而預計到2020年這兩項數據還將持續增長,分別到達619萬和590萬。這兩項數據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平衡的,所以香港的線上遊戲和移動端的遊戲市場潛力都是比較大的。

香港目前遊戲市場的規模

2015年香港遊戲總收入位居世界第六,在總人口不及多數國傢的情況下,香港能排名第六由此可見香港市場的巨大潛力。不過據瞭解香港遊戲玩傢雖然總數不多,但付費意願比較強烈。而且鯨魚玩傢比較多,這樣自然而然就提高瞭香港遊戲市場的總收入。

國傢和地區 總收入(百萬)

美國 10734.4USD

日本 3776.5USD

英國 2628.2USD

韓國 2555.9USD

香港 252.3USD

香港各類遊戲玩傢增長率

1

香港遊戲玩傢數量於2015年達到兩百萬,約占總人口數的28%,而預計5年後將達到420多萬,總共翻瞭一番。從整體上來講,香港的未來的遊戲市場還是比較廣闊的。而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看出,移動遊戲玩傢在總玩傢人數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較高的。

據相關數據表明,香港地區移動遊戲收入在世界排名比較靠前,同時香港移動遊戲收入在GooglePlay收入榜上排名世界第七,IOS排名也在前十五。一系列的數據說明移動遊戲在香港比較受歡迎。而在線遊戲和下載遊戲在未來五年內幾乎沒有較大的增長,說明在香港,這兩類遊戲的市場增長空間較小。

2

2015年香港遊戲玩傢年齡分佈情況圖

3

2015年香港遊戲玩傢男女玩傢各年齡段分佈數量圖

和大多數國傢一樣,香港遊戲人口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25歲到34歲以及35歲到44歲這兩個年齡段。但和大多數國傢又不一樣的是,香港遊戲玩傢男女數量的差異並不是很大,這是由於香港本身女性人口多餘男性人口的緣故,另外香港女生也比較熱衷於玩兒遊戲,其中手機遊戲和在線網遊比較受到她們青睞,而且付費意願也是比較高的。

另外據瞭解,香港女性遊戲的市場還未完全被發掘,因為在香港針,對女性市場的遊戲少之又少。所以,總體上來說,香港女性遊戲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香港遊戲玩傢遊戲類型偏好

4

無論是在免費榜、付費榜還是暢銷榜的前十名中,比較受歡迎的是策略類遊戲和PRG遊戲。國內遊戲針對香港遊戲的產出也偏向於這兩種,但是,在香港以上榜單中的遊戲大多產自於歐美。而國內在榜單中的遊戲占比還是較少。

在香港,大部分的市場都由歐美或日韓的遊戲廠商所占有,國內遊戲想要順利出海香港,進一步拓展市場,必須好好研究當地遊戲玩傢的喜好。據悉,由於香港人長期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導致思維方式、行為特點等都更偏向於西方。

而正因為是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西方式思維的影響,所以港人表現出的來的特點則是強調個體、強調局部,甚至以局部代替整體,這種人生觀從遊戲中也可以體現出來,例如《Minecraft–Pocket Edition》、《Prison Life RPG》、《Goat Simulator》等都是強調個體的遊戲。

香港當地主要的發行商

由於香港本土遊戲研發人才的不足,以及研發資金的缺少,香港本土出品的遊戲非常少,相比於出品本土的遊戲,香港本土遊戲更多得是專註於發行這一塊。以下是香港比較有名的發行公司

1.Animoca(又名Outblaze)

Animoca是香港的一傢社交遊戲及手機遊戲開發、發行商,產品有PrettyPet系列,包括Pretty Pet Salon、Pretty Pet Tycoon等。自2011年成立以來,Animoca已經在iOS和Andorid的平臺上總計發佈瞭150多款應用。

2.Teeeplay

香港Teeplay公司創建於2010年,是中國遊戲海外發行推手中軟體設置與硬件設施最強,資源最廣的新星公司。為全球3000萬的活躍用戶提供優質的遊戲服務,旗下的手機社交遊戲、手機網頁遊戲(微博)(微博)和手機客戶端遊戲遍佈美國、臺灣,馬來西亞、越南,俄羅斯,印尼,土耳其,巴西等30多個國傢。

3.香港綠洲遊戲

香港綠洲遊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網絡遊戲海外發行商之一,產品遍佈全球40多個國傢及地區,覆蓋用戶超過8500萬人。並在土耳其,巴西等地設有分部。

香港主要的支付方式

在上文中有提到,香港遊戲玩傢的付費意願較高,我們將重點討論香港的支付方式。但是據瞭解,香港的線上支付發展這一塊是比較薄弱的。和許多國傢一樣,香港本地也傾向於使用信用卡來付款,但是近年來香港也在極力地發展自己本土的線上支付。

1.PPS繳費靈

PPS繳費靈是由易辦事有限公司和電訊盈科旗下的子公司HKT聯合創辦的。於1993年開始設立音頻電話付款,後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於1999年設立瞭網上繳費這一功能,並於2012年推出自己的應用程序,大大便利瞭香港居民的生活。據瞭解,繳費靈目前每月處理的賬單交易大約有數百萬張,涵蓋各個行業。另外,香港大約有超過150萬的民眾持有繳費靈的賬戶,其中超過一半的用戶曾經使用過網上繳費的功能。

目前在香港有數百臺繳費靈終端機,包括在大部份OK便利店、HKT專門店、AEON分行和部分主要銀行。香港居民可通過主要的繳費靈終端機開設賬戶,設定密碼或更改密碼。

另外,由於互聯網電子交易的發展,繳費靈也與時俱進開拓網上付款的這一功能,持有繳費靈賬戶的客戶可以在支持繳費靈付款的網站很方便地進行網上付款。其實,不難發現,繳費靈雖然發跡於電話付款,但從它近幾年來的發展來看,繳費靈與時俱進地朝著在線支付這一領域在發展。

2.八達通卡

在香港,八達通卡有兩種,一種是針對赴港旅遊的遊客八達通卡,另一種是香港本地人日常使用的八達通卡。今天要聊的主要是香港本地人日常使用的八達通卡。八達通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芯片內置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替卡片充值後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過程。八達通在1997年9月1日開始使用,最初隻應用在巴士、鐵路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後來陸續擴展至其他行業,包括商店、食肆、停車場等業務,也用作學校、辦公室和住所的通行卡。可以說,在香港擁有瞭八達通卡,你就可以在任何支持八達通卡的地方進行消費,非常便利。

充值的方法也由最初的充值機,擴展至商店付款處和以信用卡、銀行賬戶自動轉賬。用“一卡在手,走遍全港”來形容八達通的作用一點也不誇張。最開始的八達通卡的付款功能多用於線下支付,近年來,隨著在線電子交易的發展,八達通卡也開始涉足在線交易,去年八達通與阿裡巴巴達成戰略合作,推出瞭網上付款的這一功能。 而八達通方面也表示,如果與阿裡巴巴和合作效果理想的話,他們也會考慮進一步開拓其他領域的線上付款。

3.便利店點卡付款

在香港遍佈著各式各樣的便利店,便利店裡售賣各種遊戲點卡,而這些便利店通常都遍佈在居民區,所以對於許多遊戲玩傢來講,買點卡進行付費也是非常方便的。

from:Payssion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