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職業選手隻能吃青春飯 或許是偽命題

53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相當短,類似的觀點我已不是第一次聽說。

25歲在很多競技項目裡選手還處於職業生涯的上升期,但在電競項目裡25歲已經足以被稱為老將,甚至很多人在更小的年齡就會選擇退役,似乎電競選手年齡的天花板要比其他行業低的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之前也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報道,俱樂部負責人們的觀點基本類似,“大齡選手反應慢,容易出錯,影響成績”。但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並不能認同,年齡大=反應慢?這並非一個被證實的理論,而且有很多的反例存在。

反應快≠年齡小

根據國外網站的調查顯示,在英雄聯盟裡玩傢的反應速度確實影響到瞭所在的段位。青銅組玩傢的平均反應時間為337MS,黃金組的平均數據為315MS,而王者組的平均反應時間則為298MS。

50

再來看超過70000名玩傢的反應速度曲線圖。反應時間0.1~0.2秒的玩傢數量少之又少。真正的峰值位於0.27秒附近。

由此可以看出,反應速度並不是遊戲水平的決定因素。

同時另一份測試顯示,玩傢的年齡並沒有與反應速度變化趨勢成反比,甚至在接受測試的人群中,35歲玩傢的平均反應速度是最快的,這與俱樂部工作人員的看法大相徑庭。

51

我們再來看更具體的例子,曾經有測試,LOL著名選手Faker的反應速度達到瞭遠超平均水平的106MS,而Faker到今年才剛剛年滿20歲,對比世界上另一群反應速度特別的人——百米運動員,Faker的反應速度確實更勝一籌。2016年奧運會,百米飛人大戰的最終勝者博爾特的起跑反應速度為155MS,但僅列8位參賽者的倒數第三位。

52

在奧運會的數據裡,我們確實註意到年齡似乎與反應速度成一定的反比關系,但還不夠明顯。為此我又找到2011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數據,這份表單裡,年齡和反應速度則看來沒有任何關系,甚至35歲老將柯林斯的反應速度幾乎是所有人裡最快的。

為何老將變老?

一系列的數據至少說明,年齡增長並不會影響選手的反應速度,那麼為何經驗豐富的俱樂部工作人員都會認為大齡選手的反應更慢呢?

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好勝心不強:俱樂部工作人員口中的老將通常都擁有5年左右的職業生涯 ,能夠達到這樣水平的選手一般都具備相當高的人氣,相較於年輕選手急於表現自己,揚名立萬。大齡選手對於比賽的渴望早已沒有那麼強烈,特別現在直播行業的高昂收入對於選手實在太過誘人。即使他們可能還會很看重一些大型比賽的冠軍,例如TI、S系列,但缺乏自律、松散的訓練狀態很難在比賽中有好的表現。

職業病:此前我曾在文章中講述過電競職業病的相關危害,對於大齡選手來說這些疾病顯然更容易“找上門”,狀態受到影響也在所難免。

體力下降:這可能是大齡選手的普遍問題,由於常年在室內訓練,很少進行室外體育運動,大齡選手的體能情況可能會相對較差,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比賽中無法長時間保持專註,失誤增多。

結語

但我們是否就該將大齡選手全部否定呢?其實不然,俱樂部工作人員口中的大齡選手都是有較長職業生涯的。而很多在所謂的高齡才想要參加職業電競的選手並不會具有以上的這些影響因素,職業電競也並非像很多傳統體育項目裡要長年累月的練習才能達到很高的高度,根據以往的經驗,1年的時間足以造就一批新的職業選手。而且相比較起來,這些年長選手的心態以及相關條件要比十幾歲的年輕選手成熟的多。

所以我們是不是該考慮消除這種鄙視?給更多想要參加到職業電競裡的人一些機會。

而對於這些征戰多年的老將,俱樂部也應該建立相應的體系來延長他們的職業生涯,例如為老將安排賽事輪休的機會,給他們以喘息之機,也能為俱樂部更好的挖掘、培養新人。另外俱樂部也應該聘請相關的醫療人員,為選手制定合理的保健計劃,幫助老將們更好的預防和治療職業病。

當偏見消失,體系建成,我相信電競職業選手這份工作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from:電子競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