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你準備好瞭嗎?

作者:劉思齊 Grace

昨晚杭州的朋友打電話說,杭州限牌瞭!今天滿網新聞報道,繼北京、上海、廣州、天津之後,杭州成為第五個限牌的城市,此次限牌引發瞭杭州民眾對政府公信力的抨擊,以及連夜的搶購上牌。限牌令中最大的特點是“新能源汽車不在限牌范圍”,留下瞭很大的想象空間。要知道,所有城市對電動汽車都沒有限牌限制,象上海這樣的城市,車牌已經成為資產,一張車牌目前就值7萬元左右。

無可否認,跟近年來北京及多個城市PM2.5爆表的壓力有關,中國政府已經制定瞭宏偉的目標,計劃表明,截止到2015年底,要讓50萬輛新能源汽車上路行駛。根據2012年出版的《節約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這個數字預計2020年將實現500萬輛車的突破。2013年9月,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佈《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瞭可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

除瞭必須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外,還必須是國產或者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規定類別。中央政府也宣佈將對電動車實施補貼優惠政策,其中純電動車將獲得60000元的優惠,而混合動力汽車得到的補貼金額為人民幣35000元。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的用戶也提供相應的補貼,補貼力度毫不低於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的補貼。

1

2013年,風靡全球的美國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宣佈進入中國,中國土豪們對75萬的定價表示無壓力(註:進口車不享有中國電動汽車補貼)。據TESLA中國透露,目前他們已經確認需要交付的車已這1700多輛,在4月份將陸續供貨。TESLA進入中國,將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的鮎魚,攪動一池混水!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界的人士均認為2014年是中國電動汽車元年,這個元年給產業帶來無限的希望,也帶來極大的挑戰。

續航之痛

以TESLA S MODE車型為例,配置瞭40、60、85千瓦三種電池容量,一般大傢以60千瓦為例,一次充電能跑350英裡左右(500公裡)。

中國目前已經經過“高速車”認證的車型中,續航能力基本都在150公裡左右。例如上汽榮威50的120公裡,北汽E150的130公裡,這是兩款電池容量20千瓦的代表車。比亞迪E6續航能力倒宣稱有300公裡,但配置瞭57千瓦的電池,每百公裡消耗21千瓦的數據也讓人很難接受。關鍵是,上面的這些數據,並不包括空調及市區用車所造成的損耗。昨天在清華大學的一個電動汽車論壇上,汽車系的一位女生說她開瞭一個月的北汽E150,連海淀區都不敢出,因為裡程表顯示130公裡,她還不敢開空調,開到70公裡左右就急著要充電。

充電之苦

美國在最近的一年中,大量的購物中心、企業停車場都設立瞭電動車停車位,收費停車場對電動車還提供“免費充電免費停車”的待遇,這種充電樁基本上充一小時電能跑93公裡,如果是在指定的超級充電站充電,30分鐘充電就能跑273公裡(北美地區目前有79個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而公司計劃未來建造更多可適用於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並於2014和2015年達到覆蓋美國人口80%和98%的要求)。美國普通傢庭有三種充電模式選擇:1.普通市電。2.烘幹機電源充電。3.電網安裝的充電樁。充電時間由最快的1小時到最慢的8小時。

2

與美國完全不同的是,中國具備獨立車庫能夠安裝充電樁的用戶隻是小部份擁有別墅、在小區中有獨立停車位/庫,以及農村。絕大多數的城市用戶每天忙著搶車位,根本不可能具備充電條件,雖然政府對充電樁也有補貼政策,北京市政府更是提出“電動車賣到哪,充電樁就鋪到哪”的激勵政策,但在實際情況下,在住宅小區中,勢必發生普通車搶占電動汽車停車位的糾紛。恐怕到最後,沒有固定停車位的電動汽車用戶,隻能回單位充電瞭,機構用戶倒是有條件建設更多的充電車位。

如果按中國政府所設計的到2015年底會有5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那充電樁的建設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俗話講“兵馬未動,須糧草先行!”。

運營尷尬

應電動汽車的發展政策,個別城市已經開始規劃面向普通公眾的實時租賃服務,但一切無續航能力的租賃服務,最終都將陷入一個無車可用的尷尬局面。1.電動車成本還是很高,象比亞迪、北汽等車型,在北京拿完補貼的銷售還保持在20萬左右。2.續航及充電能力嚴重制約車輛使用距離及頻度,150公裡左右的續航能力,打開空調/暖氣後在市區跑,頂多算100公裡,還必須考慮司機的“加油/充電焦慮癥”,也就是在70公裡左右的時候就必須找地方充電瞭,這種用戶體驗完全無法接受。

實用意義上,城市用電動汽車至少需要具備250公裡以上續航能力,快速的充電模式,才具備規模化運作的可能性。

顛覆開始

中國電動汽車的元年肯定充滿瞭尷尬,但它並不影響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動汽車對傳統汽車產業的顛覆已經開始:傳統汽車面世已經111年瞭,產業結構復雜保守,水潑不進。電動汽車的生產制造完全擺脫瞭以引擎為核心的供應鏈,電池動力擺脫瞭石油的影響,直銷和網銷擺脫瞭傳統代理,維修簡單擺脫瞭養車成本比車價還貴,人機交互體驗可以更科技化時尚化。電動汽車的這些元素將完全顛覆傳統汽車產業,這種顛覆可能比小米顛覆傳統手機廠傢還要來得徹底和痛快。

從投資的角度看,電動汽車領域具備封閉產業鏈的可能性,近幾年受熱捧的車聯網在電動汽車上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應用。當然,除瞭電池技術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外,豐田汽車近日也推出瞭氫能源版的SUV。一個新的產業已經誕生,一大批創新企業出現在這條新能源的電光大道上。

 

劉思齊(Grace Liu)為前Morgan Stanley全球資本市場部VP,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執照(CFA:Charted Financial Analyst)以及中國律師證書,2012年應邀加入光啟松禾基金,專註TMT領域的中早期投資及資本運作。經典案例為至高通信、南方銀谷、遊友等移動互聯網項目。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