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控制權龍虎鬥

  支付寶控制權之爭正向著武俠小說的方向演進,馬雲、巴茲、楊致遠、孫正義這些當事人紛紛交手過招,而國內的媒體人、評論人、互聯網從業者紛紛就此事發表自己的觀點。最高興的莫過於媒體了,一向媒體形象光鮮亮麗的馬雲、阿里巴巴也會有如此手忙腳亂的時候,埋藏其中的新聞價值更是讓記者們提高了鼻子的警覺度,於是便不斷有各種猛料出來刺激大家的眼球,胡舒立大姐更是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評論該事件。媒體高興了,不明真相的群眾高興了,至於雅虎、軟銀與馬雲的心情估計都是百味陳雜,於是有了馬雲與胡舒立的短信門,也就有了阿里巴巴召開的媒體溝通會。

  支付寶的控制權之爭,實質上是由於地位變遷、失勢易時、改天換地之後的一種必然結果,體現的是強勢職業經理人掌控下的管理層與大股東之間的紛爭,無論馬雲是有意為之還是被迫為之,這一沖突必然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爆發。即便楊致遠現在仍然是雅虎話事人,孫正義仍然對馬雲保持善意,但是實質上他們是商人,需要對公司業績、股東權益負責。

  六年前的時候,雅虎年度營收近40億美元,市值更是高達近500億美元,彼時的阿里巴巴儘管在中國市場玩得有點起色,但當時的營收不過才數千萬美元,那時候阿里巴巴是小弟,雅虎是帶頭大哥。雅虎投10億美金加上雅虎中國,對於當時的阿里巴巴來說無疑是傍上了大款,儘管雅虎成為了大股東,但是阿里巴巴並不擔心雅虎會對自己下手,自己那丁點錢在人家雅虎的眼裡沒準根本就看不上眼,一個月入百萬的富翁難道會去搶一個乞丐?這比喻雖然不大恰當,但就是那麼個意思。

  馬雲高估了雅虎,也低估了自己與阿里巴巴,在這五六年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事情,雅虎徹底結束了在中國的業務全部打包給阿里巴巴,雅虎在美國的市場份額被逐年蠶食,而阿里巴巴則因為淘寶、支付寶這些漲勢喜人的業務躍居電子商務前列。雅虎2011年Q1營收比去年同期下降24%,市值一度縮水至200億美元,這其中還多虧了包括阿里巴巴、軟銀在內的亞洲資產的貢獻,而阿里巴巴如果旗下淘寶、支付寶上市那麼機構的估值高達500億美金。

  當年的大哥變成了窮光蛋,當年的小弟變成了大財主。這個時候阿里巴巴難免害怕雅虎在某一天因為利益會對自己下黑手,命運操於人手的感覺始終不好受,而雅虎則害怕阿里巴巴脫出自己的控制範圍,支付寶控制權之爭正是在這樣一個上下易位的敏感時間點發生了,雅虎、軟銀、阿里巴巴蓄積已久的恩怨終於爆發了,而媒體的各種揣測、分析、搗蛋、吹牛就在意料之中了。

阿里巴巴控制權龍虎鬥

  馬雲的第一個仰仗是雅虎軟銀這些甩手掌櫃對阿里巴巴的控制力並不強,馬雲依靠著強大的人格魅力幾乎影響所有阿里員工,從支付寶控制權之爭過程中阿里巴巴公司的站位就可以看出來,一直在充當馬雲的喉舌與輿論機器。馬雲有點二賴子的感覺,大股東有本事你罷免我啊?罷免我大家一拍兩散,我不好過好你們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依據現在的情勢這樣的情況短時間內不會發生,雅虎與軟銀並不會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作義氣之爭。

  馬雲的第二個仰仗是對國內政策環境的靈活把控,馬雲就說央行是這麼要求的,要求必須純內資杜絕協議控制,而雅虎與軟銀絕對不會傻逼到去詢問央行有沒這回事兒,畢竟馬雲拿回支付寶控制權央行也是喜聞樂見的,就算沒有這事兒也完全可以大方說有。而針對媒體指出的部分協議控制的第三方支付也拿到了牌照,馬雲則表示支付寶巨大的市場份額獲得了央行特別關注,同樣的是否有這事兒只有神仙知道,雅虎與軟銀同樣無處著手。

  馬雲唯一讓人落下話柄的是,對支付寶進行股權結構調整併未獲得嚴格的股東授權。馬雲自己的表述是依據2009年的一份董事會紀要進行這樣的調整,紀要與決議不同的是紀要記錄的是各方意見,而決議最終是要投票形成一個具有效​​力的決定,前者側重過程而後者側重結果。不論真實的情況怎樣,至少馬雲在這一事件的操作上存在漏洞,頗有拿著雞毛當令箭越俎代庖之嫌,從法律層面講股東可以提請法院撤銷交易。但雅虎與軟銀未必會選擇這樣做,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時間與好的策略。

  支付寶的控制權只是揭開了阿里巴巴董事會三方矛盾的冰山一角,未來仍將會持續有各種新的爭鬥出現,利益不絕爭鬥不止,在撕破臉之後三方彼此都會設定更嚴格的規則來限制彼此,勾心鬥角在所難免。

  來源:XJP投稿,原文鏈接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