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專資辦7月4日對外發佈,6月全國電影票房為38.63億元,進口片《魔獸》獨攬票房14.62億元。美國票房Mojo網數據顯示,影片《憤怒的小鳥》在全球攬獲3.2億美元票房(約20億元人民幣)。還有一大批改編自遊戲的電影即將襲來,包括《俄羅斯方塊》《水果忍者》《割繩子》《QQ飛車》等。國內阿裡影業、巨人影業等也將共同投資開發網遊《征途》系列電影。遊戲成為熱門電影掘金資源,其優勢何在?
作為當今世界娛樂產業的兩大支柱,遊戲和電影是全世界眾多年輕人青睞的娛樂消費之選。遊戲改編電影已有20多年歷史,但成功率並不高。好萊塢自1993年根據熱門遊戲《超級瑪麗》改編推出真人電影《超級馬裡奧兄弟》開始,至2014年共推出30餘部“遊改電影”,唯有今年上映的《魔獸》《憤怒的小鳥》和2001年由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古墓麗影》、2002年開始上映的《生化危機》系列等,票房和投資回報較好。此度影遊聯動何以成功營收?在筆者看來,這與遊戲娛樂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顯然,包括《魔獸》《憤怒的小鳥》等遊戲改編的電影,其票房成績很大程度上來自數量龐大的遊戲玩傢的支持。從這個角度來看,遊戲玩傢樂於買票進場,最看重的必然是題材。統計顯示,中國在遊戲用戶和營收規模上目前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2014年中國網絡遊戲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15年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407億元人民幣,連續十年居創意產業榜首。
在玩傢的高度配合使電影必然取得高票房的優勢之外,我們也要看到,電子遊戲的內涵和外延正在不斷擴展。《魔獸》的成功轉碼與好萊塢主創人員如導演鄧肯·瓊斯及諸多設計師在遊戲、電影行業的跨界背景密不可分。《海賊王》《仙劍奇俠傳》等橫跨遊戲、文學、音樂、影視、動漫等互動娛樂內容增多。小米、華誼、阿裡數娛、百度文學等企業及遊戲公司紛紛推進“泛娛樂”戰略,IP泛娛樂融合趨勢增強,影遊跨界合作再度升溫,融合人才備受歡迎。ACG(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將成為重要的創意產業和文化媒介。筆者認為,以往技術霸凌敘事、營造視覺奇觀的電影“爆款”,需要朝創意、敘事提升;而亟待大力推動自主創新的廣播電視節目特別是原創綜藝節目,也可在互動娛樂、視聽技術集成創新等方面借鑒遊戲風尚。
以遊戲為題材的電影能夠取得高票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在助力。近期我們發現,遊戲界正緊隨互聯網發展步伐,從網頁遊戲和端遊品牌向手遊等移動互聯轉移。例如,《憤怒的小鳥》累計下載量超過30億次,擁有30億全球粉絲。與此同時,電競直播平臺、IP原創、VR(虛擬現實)設備及內容、移動遊戲操控設備、智能體感控制、互聯網+遊戲創業等細分領域正在蓬勃發展。
創意領航、政策扶持、技術進步、資源整合,億萬遊戲玩傢人口紅利與創意IP正在釋放,助推遊戲娛樂產業邁上新征途。
from: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