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測試員的殘酷現實:加班熬夜隻掙100

25

英雄聯盟、魔獸、DOTA……市面上這些各種各樣的網遊讓玩傢們欲罷不能,很多人甚至想一天24小時泡在裡面盡情玩,無奈卻有大量的工作或繁雜的學業所牽絆。

可這世上偏偏就有一種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玩遊戲玩到吐。今天,帶你走進遊戲測試員的世界。

圖好玩兒,成都小夥當遊戲測試員

遊戲測試員是很多著迷於網絡、電腦、電視遊戲的人們追求的一種新職業。成都小夥劉傑(化名)就是這樣一名遊戲試玩員,然而在外人看來,他工作輕松好玩,玩玩遊戲就能掙到錢。劉傑每天接觸尚未正式開放的網絡遊戲,尋找其中存在的BUG(漏洞),然後從公司領到一筆傭金。

劉傑在大學時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遊戲愛好者,與朋友們“開黑(打遊戲)”是傢常便飯。畢業季來臨之時劉傑選擇瞭這份小眾且特殊的職業。

“之前也沒太認真找,太愛玩瞭,不過這份工作還挺順利,就是英語有點含糊,加上公司的名氣,就試著投瞭簡歷”在小編問到劉傑為什麼會選擇這份工作時,他笑著回答。

你羨慕?遊戲測試員工作壓力大

進入公司後,劉傑對這份工作的認知有瞭天翻地覆的改變。遊戲試玩從專業上來講應該稱之為遊戲測試。工作內容繁雜且有些單調。

“比如說每天需要在不同階段拿到不同完成度的遊戲進行試玩,你要在當前進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不能在dev(開發)階段就提出這個遊戲BUG(漏洞)太多,在完成階段提出設計漏洞”在與小編談及起工作內容時劉傑說“現實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玩兒。”

比起工作造成的身心壓力,遊戲測試員的工作處境更糟糕,從下面這則故事就能窺知一二。

某個遊戲測試員在團隊裡很受歡迎,理由是他能找到別人找不到的BUG,甚至能正確描述BUG的成因與結果;反觀另一位測試員隻能抓到普通的BUG,回報資訊又比他貧乏。可是到瞭最後,廠商隻因為他抓的BUG比較少,便決定留任另一個測試員,而將他炒魷魚。

幾乎沒有哪傢廠商會規定測試員的年齡,通常隻要成年就行瞭。可是別忘記遊戲測試員非常勞累,不建議年紀太大的人去做。

在傢進行遊戲測試可以嗎?答案是沒辦法,理由是廠商不希望開發中的遊戲在外面流傳。

隻有極少數廠商願意替遊戲測試員加醫療保險,至於紅利更是想都別想,想做測試員就要有這種覺悟。

一遍遍地枯燥測試,隻為給玩傢更好的體驗

一個網絡遊戲,要完成全部測試,大體上說,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除瞭測試遊戲性能與BUG(漏洞)之外。還需要撰寫大量工作報告。

“對當前遊戲的類型,可玩性,所面臨的市場,玩傢的口味要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就隻能依靠平時積累和對遊戲的理解,畢竟遊戲種類繁多,一個人的口味也會有差別,個人好惡不能代表遊戲的受歡迎與否,這也是影響試玩判斷的一個方面”談及玩傢體驗時劉傑告訴小編要拋棄主觀看法,設身處地的站在玩傢角度看待遊戲。“保持客觀,要知道玩傢喜歡的是什麼,而不是自己喜歡。”

高薪職業?加班熬夜掙100塊

“很多朋友都以為我月薪能過萬,但是現在一個月差不多能掙2000到3000塊錢左右,基本上就相當於一天掙100塊,而且晚上加班是傢常便飯,因為夜間的網絡最穩定。”劉傑說,做遊戲試玩員辛苦且根本賺不到大錢,“所以說,單從待遇方面,遊戲試玩員的工資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麼高。”

殘酷現實:學不到新知識

當一份愛好與工作摻雜在一起的時候,往往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沖擊,昔日充滿吸引力的畫面也顯得不那麼可愛瞭,如果不是真心愛好遊戲,很多試玩員是無法承受這份落差的。

盡管如此,遊戲試玩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項充滿樂趣的職業:工作環境輕松自由、與你志趣相投的同伴,第一時間享受到一款從未發售過的遊戲。

對於想要選擇遊戲試玩員這個職業的年輕人,劉傑提出瞭自己的意見:“試玩的過程應該算是遊戲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隻是職業試玩的前景不太好,畢竟需要試玩的目的就是在於幫助提出一些客觀的意見,發現一些在開發過程中當局者迷的問題。提供一些主觀的意見,所以還是要看職業試玩到底能做到多職業,青年人不要對遊戲測試這個行業抱太大希望,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畢竟這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單純的遊戲。”

成都某傢手遊公司測試員小羅說,工作的魅力之一是能夠學習新知,然而遊戲測試員卻沒有這麼幸運。遊戲測試員隻能反覆測試遊戲加上寫報告,完全沒有學習知識的機會,更不可能從中攫取智慧(除非你把寫報告培養鍛煉表達能力這點算進去)。說難聽一點,想從遊戲測試中學到知識,就和緣木求魚一樣癡人說夢。

from:16小時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