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改編電影經常性失利 到底是因何緣故

盡管如今“影遊聯動”的大旗早已查遍瞭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儼然形成瞭一種“春風吹,戰鼓擂”的霸道架勢,但冷靜下來便不難發現,口號喊得震天響,真的能夠從這種模式當中獲得成功的作品也屬於少數,而這一點在遊戲改編電影這方面就更為明顯瞭。

作為經典遊改電影《生化危機》系列的收官之作,《生化危機6:終章》電影已經於12月23日在日本搶先上映,而美國方面則需要到明年1月底才能夠正式解禁,至於國內,就更加無人知曉。雖然與遊戲原作相比,該系列電影的風格早已徹底跑偏,但仍然有不少的玩傢對這部完結篇相當期待。隻不過電影的評分,似乎打瞭這部分玩傢的臉。

根據 filmarks 上的顯示,《生化危機6:終章》的觀眾評分為 3.5/5 分,雅虎電影上影迷對該片打出的平均分同樣是 3.5/5 分,eiga 網站上的觀眾評分略高一些:3.6/5 分。從以上的分數上不難看出,本作算是一部勉強能夠及格的電影,不過雖然分數剛剛超過瞭及格線,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完結篇的情懷分呢?

28

無獨有偶,如今基業都有可能被撼動的法國大廠育碧,旗下的 《刺客信條》 改編電影在口碑上也並不能夠令人滿意。盡管在點映當天的采訪中,不少玩傢對於電影所給出的滿意態度,讓很多人覺得這一次有“逆襲”的機會。但最終在那個的評分匯總之後,事實卻並非如此。目前 《刺客信條》 metacritic 站收獲瞭 18 個評分,分數 37,2 個好評 9 個中評和 7 個差評。爛番茄新鮮度僅為 16%,4 新鮮 21 爛。而知名媒體 IGN 也僅僅 6.5 的保底分數,他們認為電影雖然在場景、服化方面都下瞭很大的功夫,對於遊戲的還原也還算出色,但劇情上的羸弱無疑是最大的硬傷,全程毫無爆點不說,也缺乏瞭遊戲作品當中的靈魂。

24

口碑不佳 是一種祖傳的疑難雜癥

從以上的這對難兄難弟,到此前靠中國玩傢強行續命的《魔獸》電影,其實我們會發現,近些年來,被詬病的遊戲改編電影其實數量很多,但如果你對於這方面歷史有一定的瞭解的話就會發現,其實這隻是冰山的一角。

其實早在《魔獸》之前,遊戲改編電影的費力不討好就已經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瞭。就比如早些年的《超級馬裡奧》和《街頭霸王》甚至是《真人快打》,這些雷片直到今天還時常被人拿出來當作調侃的對象。

而談及這類電影失敗的原因,經費的嚴重不足以及自身劇情、背景上的先天缺陷絕對是無法忽視的,前者整體降低瞭電影的制作水平,而後者則更是傷筋動骨,本身就沒有什麼內容值得挖掘,又何談改編一說呢?就拿《馬裡奧》威力,劇情就是營救公主,而在劇本的設計上又不能以流水賬的形式來記錄馬裡奧到底“吃瞭”多少個金幣,踩死多少個敵人,非要硬湊個90分鐘的電影簡直就是難為人。再加上主創慘無人道的妄自發揮,經常就把電影改的面目全非。而當越來越多的遊戲廠商以及電影投資方註意到這些問題並加以解決之後,卻發現原來問題要比他們想象的復雜的多。

模式不同 是此類問題的癥結所在

遊戲,作為一種新的媒介,一種後起的文藝形式,想要削尖瞭腦袋傳入傳統、經典的領域之中,其所遇到的阻力是全方位的。而當遊戲要改編成電影時,觀眾的接受度、市場的反響預計預估的票房成績,都是考量作品的標準。而至於這種標準為何經常無法同時得到觀影者以及遊戲玩傢的支持,其實兩者之間的模式不同,才是問題的關鍵。

換言之,遊改電影歸根結底是一部以賺取鈔票為目的的商業電影,那麼它勢必在一些拍攝流程之中,按照電影的套路來進行。一部電影往往時長上有明確的限制,通常會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最多兩個半小時,即便像《魔戒》這樣的史詩級巨制,三個小時也已經是它的極限。而遊戲則不同,一款遊戲往往能夠陪伴玩傢幾十個小時。《魔獸世界》更是用瞭十幾年,而這種時長與劇情上的巨大落差導致其中必然會有很多的經典橋段得不到展示。

25

這也就能夠為什麼《魔獸》電影在最後會非常突兀的加入古爾丹與杜隆坦的近身肉搏大戰瞭,畢竟電影需要在最後營造一個能夠刺激觀影者腎上腺素的爆點,而對於遊戲來說,這很可能隻是玩傢在任務當中的一個過場而已。

解決策略 遊改電影應該如何逆襲

盡管遊戲改編電影經常會出現口碑跳水的現象,但不可否認,隻要依然叫座,就會有更多的廠商選擇迎難而上。就目前已知情況來看,《俄羅斯方塊》、《水果忍者》以及國產的《陰陽師》、《征途》等遊戲都將開發自己的電影,那麼為瞭讓玩傢不至於辣眼睛,這些廠商該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首先,隻要遊戲的從業者與電影的從特這能夠盡可能的多瞭解對方行業的知識,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瞭,如果一位電影導演能夠多花點時間研究遊戲的各個層面,如果遊戲公司也能夠對電影行業的規則進行更多的瞭解,那麼雙方合作起來才會實現強強聯合的雙贏,而不是雙輸。

其次,作為一款遊戲改編電影,確定好自己的核心觀眾群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從票房考慮,那麼就沒必要在細節方面過於糾結,把心思用在特效和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上面就夠瞭,如果是想討好核心觀眾,賺取口碑,那麼就必須在細節方面特別用心,也不應當過多的考慮賺錢的問題,例如《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這部遊戲的衍生動畫就相當不錯,並沒有在電影院上映,卻帶來瞭巨大的口碑效應,對於遊戲本身影響力提升大有幫助,而這部電影動畫的觀眾主要都是核心玩傢。

27

第三,就是上映時機的問題,如果影片能夠趕在遊戲最熱門的時候上映,勢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錯過瞭遊戲火熱的時期,那麼帶來的效果會非常有限,例如此前上映的《憤怒的小鳥》就以全球突破20億***的成績位居遊戲改編電影的票房第三位,但是觀察人士普遍認為,這部電影的上映難以挽救ROVIO當下的整體頹勢。

2017年,遊戲改編電影的浪潮還在繼續,而其中有多少作品會擱淺在海岸,又有多少作品能夠被奉為一時佳話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from:威鋒網遊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