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再次給力:體感技術跨入醫療業

GAME2.TW遊戲攻略:


去年的這個時候,連微軟KinectforWindows(下簡稱'K4W')事業部亞太區業務總監王崯自己也犯愁,如何去讓那些開發者也相信已經被遊戲嚴重定義過的體感技術和嚴肅的醫療行業有著必然的聯繫。

為此,她不得不像答錄機一樣,去跟開發者們解釋K4W跟那個著名的遊戲機有什麼區別。 “喔,不,我們主要面向商業開發者,把體感技術用於零售、醫療、模擬和教育這些領域,我們並不是專為遊戲而來。”

  你可以這樣理解,K4W是一款特殊的產品,它同樣用紅外線和傳統攝像頭來追踪手勢,並且借助麥克風來識別語音。但它更像是一款研究工具,嚴格地講,重新定義它的其實是上面運行的不同的軟件應用,否則,它只是那個在亞馬遜上售價249美元的“高級”攝像頭。

  當微軟CEO鮑爾默在去年的CES上說要把Kinect帶到Windows上時,沒有人知道他要做什麼,或者有些不以為然。美國科技網站Com-puterWorld就曾撰文稱:“在體感控制設備領域,微軟比競爭對手領先了5年,但現在它已經落後。”令它不解的是,K4W為什麼選擇了一個如此窄的商用領域,而把龐大的消費領域拱手讓給了LeapMotion(另外一家美國的體感設備製造商)。

  但後來發生的一切完全可以讓ComputerWorld“閉嘴”。 “有幾家醫院主動找到了我們,它們甚至會自己提出需求。”其實張超所在的UbiInteractive公司絕大部分商用的業務是把手勢操作用在會議和展覽上,但一些醫院非常渴望把這個技術移植到手術室裡。而在此之前,那些外科醫生如果要調取存在電腦中的醫學圖像,是件非常繁瑣的事情,要么親自操作未經消毒的電腦,然後重新洗手;要么就讓護士代勞。現在,一個手勢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K4W在醫療上的突破顯然要比其他幾個領域更有衝突感。不論是可以用手勢去操縱的展覽上的大屏幕或者辦公室中的投影儀,還是幼教中心裡的各種虛擬的3D遊戲,其實都只是改變了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也就是說,你不再需要鼠標和鍵盤,而且更加身臨其境。但在醫療上,一些以前根本不敢想像的事情正在發生著。

  Ben來自於來自微軟劍橋大學研究院,他的團隊用K4W研發了一種可以透視人腦結構的技術。 “醫生時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看到了病人的腦部腫瘤,但如何下刀呢?”大腦復雜的神經和血管系統完全可以判斷一個醫生的成熟度,菜鳥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手術方案。

  未來或許沒那麼麻煩。 Ben會先用K4W精確地計算出病人大腦的形態,繪出3D的影像,同時上傳病人之前通過各種透視設備(如CT、核磁共振等)得到的醫學圖像。然後奇妙的事情便發生了,“當我把這兩個(3D模型和真實的醫學圖像)放在一起時,你會發現它們自動匹配,被放在了同一個坐標系的模型裡。”在Ben展示的Demo裡,電腦中的頭部3D模型裡有了十分清晰的腦部圖像,他甚至可以通過操縱手裡的攝像頭去以不同的角度查看局部的圖像。

  “對,紅色的那個區域就是我想要去除的腫瘤。”Ben又加入了頭骨的圖像,他像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那樣,邊移動邊尋找合適的切入點。 “醫生們終於可以虛擬地把頭部皮膚去除,透過骨骼去研究手術,而不是先來個開顱手術。”

  他所使用的KinectFusion技術是新版的K4W剛剛加入的,它能夠實時地捕捉和創建被攝物體的3D模型,這被認為是一個“逆向的3D打印機”。

  而絕大部分的創新或許並沒有上述這個例子那麼酷,但卻更真實。來自微軟K4W加速器項目的創業公司Atlas5D正在尋找風險投資,他們開發的一款設備會實時地掃描房間中的人,然後感知他們姿勢和步態的細微變化。實際上,包括中風、關節炎和肺炎在內的很多疾病在早期都會反映在動作的一些變化上。如果K4W感知到某人的身體狀況出現異常,那麼它就會向他的家人或醫生髮送電子郵件。

  王崯發現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注意到K4W在醫療上的價值。兩個月前,她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見到了一個生物醫療小組,他們做的東西並不復雜,就是在社區里布置了幾台設備,然後去採集老人們的一些動作數據,比如抬左腿、轉圈。經過一些數據分析之後,他們會提供相應的醫療解決方案。 “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嘗試,畢竟功能相近的設備以前只會出現在那些大醫院裡,因為它們非常昂貴。”在微軟組織的一個針對學生的開發大賽上,有三分之一的項目是關於醫療的。

  但她也同時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醫療是一個太嚴肅的領域了,當這些技術開始大規模推廣時,你至少得通過數據去證明這些技術和設備能代替傳統的醫療設備,而這是一個需要周期的事情。”

from:經濟觀察報

台灣遊戲網:更多遊戲資訊,遊戲攻略,請關注www.game2.tw 台灣遊戲攻略網站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