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在谷歌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筆者有幸跟谷歌Tango的工程部經理Johnny Lee(強尼·李)進行瞭一次談話。Tango是谷歌旗下專門研究3D位置追蹤的一個現實增強項目,而他們的研發成果inside-out位置追蹤系統目前已經能夠應用在最新推出的應用程序上。交談中通過強尼的描述,筆者還瞭解到,這項技術的出現,將能成功解決時下最新的無線VR設備上關於實時位置追蹤的問題。
Tango宣傳視頻
“目前我們已經大體上解決瞭這個問題。”強尼說道,“目前Tango開發的程序已經在聯想Lenovo Phab 2 Pro智能手機上成功運行。這款實時位置的應用能夠完美的適配這款手機。此外,我們在平板設備上也進行瞭測試,結果證明位置追蹤技術同樣適用。目前唯一困擾我們的主要是機身發熱的問題,我們發現當用戶在手機上運行這款位置追蹤應用程序的時候,機身的溫度會迅速升高,此外,手機屏幕上的圖像顯示會變得非常不穩定。不過我們相信,隨著谷歌白日夢設備以及Tango位置追蹤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一問題將會在未來的2到3年內得到解決。”
不過,當我們問到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從而讓這項新技術商業化,並投入對於VR設備的應用中時,強尼對此沒有發表評論。
Tango的產品經理也對強尼的發言表示同意。他認為這一問題最終一定會得到攻克,不過目前還有很多的技術困難需要一段時間去思考和解決。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高端VR產品,包括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HTC Vive,他們使用的位置感應追蹤系統都是從外向內的,也就是說,要達到位置追蹤的效果,它們需要接收某種外界的感應器發來的信息,比如相機,激光,傳感器等,而不能自發的單憑VR頭顯進行追蹤。一旦失去瞭外界的支持,它們也就是去瞭高級追蹤的功能,隻能像移動端匹配的谷歌Cardboard、三星Gear VR那樣進行簡單的限於前後左右的操作。
因此,隻有inside-out位置追蹤系統才能真正實現VR設備“無線”化,並且支持更多更為強大的功能,而這也是目前VR技術開發所追求的目標。幾乎所有的VR公司都想做第一傢在這個領域做出真正突破的公司,在今年的Oculus Connect大會上,臉書就已經公佈瞭代號為“Santa Cruz”的原型,而微軟也利用旗下的HoloLens追蹤系統把這個技術帶到有線的VR設備上。除此之外,像高通、因特爾等公司也都在致力於解決VR設備無線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