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團購網站如何為商家提供可持續營銷

我們一直在舉那麼一個例子:

如果用圖形來描述現在的網絡營銷渠道的話,他應該是一個金字塔的形狀:最頂部的應該是寶潔一樣的大公司,他們可以在新浪、搜狐等這種大門戶上投放廣告;處在中游的是大部分中小企業,他們可以通過百度或者谷歌的搜索引擎增強自己的知名度;而對於更多的本地小商家,他們沒有有效地渠道可以用來做互聯網推廣。而團購這種方式正是用社會化媒體的傳播力量來幫本地商家做互聯網營銷,利用已暢通的渠道做服務,給消費者和商家牽線搭橋。

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最終看的還是性價比和高折扣,消費者本身是很難通過一次團購消費就建立對商家的品牌認知的。

現在的團購流程是:瀏覽->購買->消費->評價->結束,這是一個線性的、不可循環的流程,大多數消費者是消費一次就走,然後在團購網站上尋找下一家優惠到足夠吸引他去消費的商家;

而對於一個不以撈一把就走為目的的商家,是期望通過組織團購來吸引消費者、並將其轉化為固定消費者的;

SO…對於組織團購的商家而言,和他們的投入(期望)相比,他們能夠收穫的果實並不多。

(對於撈一把就走或者成本極低的商家來說,團購的確是個增加銷量的好辦法,只要做足夠多次數的團購,便能掙到足夠多的錢,本文所指的商家,如無特殊說明,都是指期望通過互聯網進行持續營銷以期待長期成長的商家)

那麼,怎樣才能把這個線性的流程變成可循環的流程呢?

答案就是:做後續支持,利用先發優勢黏住商家,才能黏住消費者。

從將團購用戶轉化為固定消費者的角度講:

目前團購網站除了聚集較多的人然後“賣給商家”外,便再沒有後續的、對商家的支持了,而團購用戶轉化為固定用戶的比例極低,所以商家參加一次團購的投入遠遠大於其預期回報(特別是長期回報)。

在前面我們提到: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最終看的還是性價比和高折扣,消費者本身是很難通過一次團購消費就建立對商家的品牌認知的。

這兒有個問題需要問讀者,如果您通過團購發現這家店的飯菜非常可口,服務非常之給力,您還會來麼?

您的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答案是“會,肯定會”,只要原價我能接受,或者這個商家再有優惠活動、但其價格在我的消費能力之內。

而現有的情況是,即使你還想來,抱歉,我們沒有其它的渠道可以告知你我們有優惠或者其它活動了,即沒有了後續的刺激消費的行為,那麼一次團購能夠帶來的效果當然弱很多。

也就是說,團購,只是開始,僅僅是開始,後續的工作,還可以有很多。

對於商家來說,利用淡季、閒時做促銷並及時通知消費者“我這兒有優惠啦”,不是更好麼?

對於消費者來說,我上次參加團購的商家很給力,我還想去,這時候恰好他們又搞活動,不也是更好麼?

從營銷渠道的角度講:

目前的團購,是以具體的服務/商品為展示單位的,比如美團網的首頁,展示了此時此刻正在進行服務(或商品)團購。

其實這種以服務(或商品)為單位的展示並不是符合團購最初的定位的,還記得我們在互聯網營銷渠道金字塔底部的是什麼麼?是本地小商家。

所以從網站產品結構上講,這個以服務(或商品)為單位的展示方式,轉變為以商家為展示單位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此處只是指產品結構,而從產品的外在展示形態上來講,用戶看到的頁面主體,主要還是服務/商品)

而從SEO的角度,這也是可行的

我們一起來以http://www.meituan.com/beijing/deal/bjdominos.html 這次團購的商家“達美樂比薩”為關鍵詞,在百度中進行搜索,得到的搜索結果:http://www.baidu.com/s?wd=%B4%EF%C3%C0%C0%D6%B1%C8 %C8%F8&n=2

可以看到,這次團購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很靠前,搜索其他團購的商家,情況也大體如此甚至更好。

我的意思,你明白麼?

團購這種基於現有社會化網絡的新的電子商務模式,是一種能夠天然的產品無數外鏈的、十分有利於SEO的好模式,利用的足夠好,一能為團購網站打造一個基於真實消費評價的平台(遠比點評網那種未和真實交易掛鉤的評價體係有價值的多),賺足足夠流量;二能為商家建立網上店鋪,黏住商家,通過網絡面向消費者做持續的互聯網營銷,而一旦商戶在美團這個平台上紮根,那麼我們能夠做的就更多(同行業數據、用戶行為分析…)。

以上為我這兩天的一些思考,我個人的意見是,團購網站應該盡可能早的認識到將運營主體從服務/商品轉到商家的重要性,以上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拍各種磚。

來源:http://www.tedshi.com/tuangou-shangjia-yingxiao.html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