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94%小團隊支付不起手遊推廣費用

【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道/最近,市場營銷公司Tapdaq向60傢移動開發商發起瞭調查,該公司調查結果透露的數據值得我們註意,因為在被調查的移動應用開發商當中,94%的表示他們隻使用過廣告網絡作為遊戲的貨幣化平臺,而沒有能力在這些大型廣告網絡進行推廣。

而在被問及為什麼不在廣告網絡進行應用推廣的時候,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負擔不起費用’。

App Store開發商收入的兩極分化已經十分明顯。在過去的幾年裡,最賺錢的應用和最不賺錢的開發商差距越拉越大,全球像Supercell、GungHo或者King這樣單款遊戲收入上1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是很少見的。

實際上,在2014年5月份Distimo被App Annie收購之前,App Store收入榜前五名隻有4傢不同的開發商:King、Supercell、GungHo和Machine Zone。而今年7月份的數據顯示,1.6%的開發商占據瞭手遊總收入的98.4%。

其實,50%的開發商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也就是說,一半的應用月收入在500美元以下。

目前,全球大多數的大型移動廣告網絡都采用瞭競標系統,這就意味著,出錢最高的廣告商才可以拿到有限的推廣位子,而對於獨立開發商們來說,這個價格比他們的遊戲用戶LTV還要高,這是他們負擔不起的。

2014年8-10月個平臺手遊CPI成本變化

而目前手遊領域的現狀是,1.6%的開發商不僅占據瞭大多數的App Store收入,而且這些開發商的用戶LTV也是最高的。所以,結果就是,大量的手遊巨頭開始投入越來越多的錢獲取用戶,在這些大型的移動廣告網絡平臺砸錢。

而由於這些大公司的手遊LTV較高,因此他們可以通過持續的用戶獲取來保證在App Store的地位,而獨立開發商們想這麼做是不可能的。在全球最大的移動廣告網絡之一的Chartboost平臺,iPhone設備的平均CPI在2014年增長到瞭2.69美元,同比增長瞭62%,這其實是移動廣告為瞭競標方式帶來的直接結果。

如此前所說,廣告商和發行商在這些廣告網絡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但94%的獨立開發商們卻無法與其競爭,很多遊戲開發商們頭推出瞭內置廣告作為收入來源之一。而且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大公司會投入更多的預算用於市場營銷和用戶獲取,因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手遊多次出現在免費榜。

雖然這樣的分化還是會持續,但也開始有大量的手遊開發商們開始通過內置廣告的方式獲得瞭不錯的收入,比如此前的Flappy和目前很多的免費休閑遊戲。所以,一味的去抱怨市場有多麼艱難,不如尋找其他方式突圍。

除此之外,開發商們還可以嘗試其他小型的移動廣告網絡平臺,這些平臺的成本相對較低,有些甚至是免費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