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玩家更支援手機遊戲產品走改編路線

Facebook Fanpage

      隨著手游數量的爆發,越來越多的CP開始為手游的開發題材擔憂,應該另闢蹊徑或者乾脆走常規的改編路線?調查組通過為期七天的論壇投票調查,獲取了228名玩家的投票意見。其中,多數玩家支援手游產品走改編路線,並且超過25%的玩家更期待經典的老遊戲重新登上手機平臺。

  投票顯示:

  1、25.39%的玩家期待經典網游及單機能夠重新登錄手機平臺

  2、25.13%的玩家傾向日漫作品改編成手游

  3、16.58%的玩家期待國漫及小說作品能夠改變成手游

  4、期待歐美漫畫、影視作品改編成手游的玩家分別占到8.55%,10.88%

  5、期待電視綜藝節目、明星事蹟改編成手游的玩家分別占到4.66%及3.37%

  6、期待其他新題材的玩家僅有5.44%。

  調查組認為,對於經典老遊戲的熱力追捧,直接證明了目前手游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的窘境,而玩家對於改編作品的期待,間接反映了國內手游市場題材與版權資源的匱乏。

  高期待反助同質化 複製比創新更容易成功

  在投票中,高達25.39%的玩家期待經典的老遊戲再次登陸手游市場。但網友「jimtion」在投票中也表示,很多經典的遊戲其實一直被改編,但重未被真正超越,這種怪圈在手游時代也沒能倖免。

  據負責遊戲平臺運營的UCWEB副總監于賢文稱,「遊戲市場永遠都是這樣,在一個熱門成功的題材下面有無數的效仿者,這是國內的行情現狀。」在這種高期待的大背景之下,快速複製的同質化行為顯然省錢省心。據調查,卡牌手游一般開發需要6-8個月,但是如果是抄襲的話,開發週期僅需要3-5個月,這種神奇般的產出速度加上扣除運營商費用、管道、推廣、人力之後高達20%的利潤,不得不說複製比創新更容易成功。

  版權遭壟斷 先作遊戲後談版權成通病

  在投票中,對於日漫(火影忍者、海賊王等題材)改編手游的呼聲同樣聲勢浩大,占到總人數的25.13%。網友「禦宅型AC」表示,日漫無論是人物情節還是世界觀都比較深入人心,更適合改編成手游,但目前手游市場出現的產品大多沒有授權,其品質也粗制不堪,更多漫迷並不滿意。

  關於日漫版權,真正的情形並不簡單。實際上,騰訊遊戲已經花大價錢購買了集英社11部動漫遊戲改編權。而面對國內成千上萬的火影、海賊遊戲,騰訊既沒有進行維權也沒有開始研發同類手游產品,為什麼?值得注意的是,暢遊對待大掌門這款金庸武俠遊戲,盛大對待類傳奇遊戲版權時,同樣也是採用類似的招數。這些平時對於版權不管不問,一旦一款遊戲「暴富」了就來「分羹」的做法,自然而然成為國內版權市場混亂的最大誘因。

  改編手游僅是行銷首段 更多產品或淪為廣告

  在投票中,對於影視劇、綜藝節目、明星事蹟等題材改編的呼聲分別占比10.88%、4.66%、3.37%,同樣成為不容小覷的手游題材,不過更多網友對於現有題材的手游產品表示不滿。網友「OTAKU」表示,目前的影視劇、綜藝節目等題材手游廣告性質太強,比如Gameloft出品的若干與電影同步上線的手游,關卡只有幾個,半小時就能通關,其作用完全就是電影的宣傳廣告。

  顯然,奔著電影、影視劇、綜藝節目而來的手游開發商們,無論國內國外都是奔著搶塊錢、撈廣告而來的。包括Gameloft出品的「鋼鐵俠」,迪士尼的「冰雪奇緣」等系列,甚至前不久上線的「天才眼睛狗」……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極具創意的行銷手段,但很顯然這樣「短小精幹」的手游並火得長久。儘管更多影視改編的手游淪為廣告,但還是有例外存在,比如由知名綜藝節目改編的手游《爸爸去哪兒》,該遊戲已經超出了廣告的範疇,湖南衛視用遠超一般遊戲商的嗅覺做出了讓內行都震驚的成績,這或許從側面說明了熱門版權並非僅止步于廣告,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有待挖掘。

  手游業怪圈突顯 如何突困猶未可知

  在投票中,更多玩家對於各種改編題材手游表示期待,這種期待直接鑄就了手游市場空前繁榮的景象,同時鑄成了手遊行業發展上的「同質化」、「版權缺失」、「廣告化」等諸多詬病,此消彼長之下玩家反而重新懷念起經典的老遊戲,不得不說是手游市場的悲哀。也許是意識到了詬病的突顯,整個手游市場開始面臨營收上的巨大挑戰,更有諸多廠商開始重新拾起「精品化」的口號,至於能否真正突破眼前的窘境?一切還是未知之數。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