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Facebook公開解釋隱私權限控制之謎

前段日子,筆者寫瞭一篇文章《Facebook說收購是為瞭助力未來,用戶笑瞭》,裡面說到,Facebook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控制瞭大量的數據,一直被卷入隱私爭議。可能是紮克伯格看到瞭筆者寫的文章,心有感觸,所以今天公開演示Facebook現在是如何處理隱私的,預演瞭即將出現的變化。

公司透露,Facebook每天在後臺執行80萬億次隱私檢查,確保數據沒有泄露。現在,開始公開為大傢講解隱私控制是如何運行的,包括狀態更新受眾選擇器和轉發分享。

1

過去,Facebook讓每個團隊負責它自己所屬的隱私功能,然後,有專門的團隊負責隱私突變事件。但是隨著公司一步一步成長,演變出兩個特殊的隱私團隊。一個是隱私產品工程團隊,為用戶控制發佈內容的可見度提供設置權限,說白瞭就是你想讓誰看到你發的狀態,這是需要設置的,而選擇器能幫你選擇誰看到你的狀態更新。另外一個是隱私基礎建設團隊,幫助工程師們構建一個框架,確保如果有數據丟失會被鎖定在數據庫裡,這樣工程師就不擔心隱私泄露,也不會把Facebook搞掛。

photo-111

Facebook一天做瞭4000份調查,關於人們對隱私控制的反應。為瞭使這些反饋的情緒更加急切和個人化,Facebook將調查中的一些內容展示在隱私團隊辦公室的顯示器上,而這些用戶反饋也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功能。一些青少年用戶反復強調希望能公開發佈狀態,因為Facebook為保護孩子已經禁止這一功能瞭。這個反饋讓Facebook確信,給青少年公開發佈的權利是沒有問題的,並在2013年10月為此事做瞭大幅度推廣。

photo-5

最近,調查顯示瞭人們對Facebook的一些大誤解和產品需求,Facebook也準備就這些產品變化給予新的解釋:

  • Facebook會讓人設置舊封面照片,僅對特殊用戶可見。
  • 當一個朋友轉發瞭你的狀態內容後,隻有你們倆的共同好友可以看到分享內容,有點像微信朋友圈的隱私設置。
  • Facebook開始為狀態更新測試一個在線隱私選擇器,解釋狀態會被公開顯示還是隻顯示給朋友。

其實,筆者覺得涉及到隱私這個話題時,Facebook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非常差,以至於這樣的解釋分享,效果也不會很好。人們也許選擇不發佈一些東西是因為如果他們不明白自己的隱私控制權會很危險,誰知道會不會發給錯的人看到。就比如說你要是談戀愛瞭,瞞著爸媽,然後你們倆出去玩發朋友圈照片,要是沒弄好分組的話,爸媽就知道瞭,結局不是很慘。

對於社交網站來說,設計隱私權限控制真的蠻艱難的。有些用戶希望完全掌控個人隱私,即使很復雜。另外一些用戶希望一個超簡潔易用的界面,教他們如何控制。對Facebook而言,爭取滿足兩方用戶當然是最好,可是最後的結果都是招罵,要麼由於隱私權限弄得太復雜,要麼由於用戶隱私權限給的不夠。

但是解決困難並不是不解決問題的借口,特別是對於Facebook這樣的公司。人們如果不知道分享的內容會被誰看到,就不敢發佈。而用戶分享的內容越少,Facebook能夠展示的廣告就越少,這對Facebook絕對是重大打擊。筆者個人認為,簡單方式就想要滿足所有的用戶需求顯然是不可能的,Facebook需要創造一個動態隱私控制系統,能夠自動辨別用戶到底是想要什麼樣的隱私控制程度,再選擇性匹配用戶界面。

寫瞭這麼多不明覺厲的內容,其實一句話概括就是,Facebook意識到,隱私控制這事不解決,那它就攤上大事瞭。

相關:

Facebook說收購是為瞭助力未來,用戶笑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