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道/每逢冬季,App Store都會有大量付費遊戲收入突然增長,這期間的很多歐美傢長都會給孩子們送出新設備以及付費遊戲。不過,對2016年的聖誕節來說,Google Cardboard才是最大的贏傢。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除瞭《我的世界》重回收入榜Top 10之外,美國iPhone收入榜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免費榜卻出現瞭‘刷榜式’的巨變。
美國App Store免費榜截圖
提到刷榜,國內算得上世界領先的,不僅出現過付費榜“1個產品兩個包”刷出Top 10雙飛,本月初還在美國榜達成‘七星連珠’的奇觀,占領瞭美國免費榜10-16名,可以說是刷出瞭新高度。
就在蘋果公司聖誕節放假之後不久,美國免費榜又亂套瞭:在最近兩天內,Top 10以內都有7款以上類似的手遊,而且分別屬於3個開發者帳號,Frag、VR Games和Velocious Technologies。目前,三個開發者信息幾乎沒有,筆者也隻在Twitter上找到瞭一位名叫Andrew Sasaki的用戶,但從未更新過任何信息(不確定是否就是對應的遊戲開發者),從遊戲信息以及開發者賬戶來看, Andrew Sasaki最多算得上是亞裔,所以這次應該不是國內開發商所為。
Twitter上的同名賬戶
Google Cardboard假期‘過山車’
和此前模仿其他知名休閑遊戲玩法不同的是,此次入榜的幾款手遊全部是VR過山車、VR看恐龍遊戲,都隻能在Google Cardboard平臺獲得最佳體驗。
據Gamelook瞭解,這七款遊戲並非全部都是新發佈的作品,比如排名第二的《VR Roller Coaster》早在2014年12月就已經發佈,並且Google Play下載量超過瞭500萬;排名第5的《Jurassic Virtual Reality》發佈於2015年3月,Google Play的下載量也超過瞭百萬次。
因此筆者猜測,此次VR手遊集中在美國榜刷臉應該和假期季人們購買谷歌的Cardboard硬件增長有關,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但從Google Trends來看,北美區的Google Cardboard搜索量在聖誕節期間出現瞭明顯增長。
以《VR Roller Coaster》為例,從玩法上來看,這幾款遊戲實際上都是很簡單的,每次打開應用都會進入一個隨機生成的城市,玩傢可以坐上過山車領略整座城市的風景,除瞭單指點擊改編方向以及兩指點擊重啟遊戲之外,幾乎不需要任何額外操作。
在業務模式上,這7款遊戲都采取瞭完全免費的方式,通過玩傢們在遊戲中觀看廣告獲得收入。
VR手遊即將爆發?體驗仍待提高
大量VR遊戲同時進入免費榜高位,是否意味著VR手遊的爆發期就要來瞭呢?
筆者並不這麼認為。
好評玩傢的看法:遊戲很酷,可以幫助克服對過山車的恐懼。
從玩傢評論來看,絕大多數VR手遊都是3.7分,屬於不上不下的階段,有一部分用戶表示帶著頭盔的體驗很酷,但也有不少人發現有bug以及暈動癥等情況。
差評玩傢:遊戲體驗太短、有bug,制作質量不高
據谷歌在2016年一月份透露,Cardboard出貨量已經超過瞭500萬臺,SuperData則預計該硬件總銷量達到瞭8840萬,成為VR頭盔領域的領跑者。盡管銷量很高,但Cardboard似乎並沒有仍大多數人接受VR,分析師們目前最看好的是性能更高的PSVR。
不過,凡事並沒有絕對。對於VR行業來說,低價的Cardboard可以讓人們初步瞭解虛擬現實遊戲體驗,15美元的價格也更容易被消費者們所接受,如果能夠出現具有代表性的作品,VR手遊可能是最先被引爆的市場。
老外也刷榜?不好說
從目前的情況來說,這次七款VR手遊同時在Top 10出現的具體原因我們沒辦法解釋,雖然谷歌搜索以及Twitter上都有人推廣這些遊戲,但數量相對比較小,所以並不排除這些遊戲是因為消費者得到瞭VR硬件,突然之間獲得瞭‘病毒傳播效應’。
海外開發者Twitter截圖:VR應用,這個人才是大贏傢
這一點在其他手遊身上有過類似情況,比如2014年突然爆發的《Flappy Bird》,實際上該遊戲最火的時候,已經上線瞭大半年,玩傢們在社交網絡的分享形成瞭病毒傳播效應,因此使得該遊戲成為休閑遊戲的成功范例。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老外也刷榜,從上圖來看,VR Games旗下的19款手遊都是2016年發佈,所以不排除刷榜的可能性,作為吃瓜群眾,我們隻能靜待事態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