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員工偷看後臺數據牟利 判有期徒刑2年

廣東高院發佈服務保障非公經濟十大典型案例

非公經濟占據廣東“半壁江山”,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均超過50%。人民法院如何發揮職能作用,為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昨日,廣東高院發佈十大典型案例。

記者看到,本次公佈的十個典型案例涵蓋刑事、民商事、行政和執行工作四類。案例內容涉及嚴懲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強迫交易、破壞生產經營,敲詐勒索非公經濟從業人員犯罪,凈化市場環境;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維護正當競爭;破產重組讓危困企業“重生”;依法懲處商標侵權,保護民營知名品牌優勢市場地位;依法審理建築工程施工合同,先予執行化解群體糾紛,助力困難民企走出困境;依法審理租賃合同、買賣合同糾紛,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審理行政案件,促進工商行政管理機構依法履職,保護非公企業生產經營權;和諧、穩妥執行,維護市場交易及經營穩定。

司法統計顯示,2016年1至11月份,廣東法院新收各類案件144.67萬件,同比增長18.95%;審結案件超過121.72萬件,同比增長23.15%,其中有相當數量涉及非公有制主體。新收破產案件446件,其中涉及非公企業的334件,占71.7%。知識產權是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為例,該院受理案件中涉及非公企業的超過94%。

精選案例

網易遊戲員工偷看後臺數據 買賣遊戲裝備被判賠償網易217萬元

李某是知名互聯網公司——網易公司遊戲運營部初級查盜專員,與網易公司簽訂瞭保密協議,不得擅自利用權限賬號查詢、獲取和使用遊戲用戶後臺數據。

2012年5月10日至2013年7月22日期間,李某在上班期間多次違反該保密義務,使用其權限賬號擅自進入遊戲數據中心查詢遊戲用戶後臺數據,獲取遊戲用戶所出售的“未鑒定”遊戲裝備數值屬性,然後利用其控制的遊戲賬戶以低價購買該遊戲用戶出售的“未鑒定”裝備,之後使用遊戲道具“鑒定”為高數值屬性的遊戲裝備,再以高價賣出該“已鑒定”裝備,從中非法牟利。

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某保密協議和有關規定,非法獲取、使用公司商業秘密,並從中牟利,給網易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其行為已經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依法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100萬元,退賠網易公司的經濟損失2174400.18元。

from:廣州日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