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道/自今年5月離任暢遊之後,王一新成立的紫龍互娛一直被人所好奇,不僅在於紫龍互娛一上手就拿到瞭數億的投資,且外界傳聞紫龍未來業務要涉足泛娛樂領域。
近日,gamelook專程拜訪瞭“開張”才三個月的紫龍互娛,與王一本人做瞭一番交流,瞭解瞭紫龍互娛整個公司的創立過程、未來願景,以及王一對眼下動蕩的遊戲業的看法。
王一表示:“中國遊戲業處於大轉型、大顛覆的前夜,基本現在過的還不錯的遊戲廠商中八成未來3年都會遇到瓶頸,所謂盛世下的危機就是這樣。行業創造的社交養成體系型遊戲基本在走下坡路,現在在吃平臺轉換的紅利,別的平臺都去不瞭。”
而對於紫龍拿到華人文化數億投資,王一的定義是“跟資本一起創業”,“紫龍開局是很好的,創業起點非常高,強調的是精英運作,我們第一款立項的研發項目,真實的研發成本就會過2000萬,到商業化估計是17個月左右。所有的做事方式、標準流程,成本跟大企業幾乎是一樣。擁有著唐人跟華人文化體系的海量相關資源,像我們這樣可以同時真正跨界影視和遊戲的企業極少。”
以下是專訪實錄:
創立紫龍是因為愛遊戲,與資本共同創業
紫龍這個公司名字來歷是聖鬥士麼?之前有媒體說紫龍是做影視、動畫的,具體是怎樣的?
王一:想名字那天註意到唐人影視的LOGO是一條紫色的龍,就直接聯想瞭這個名字,後來確實發現挺聖鬥士的,大傢反而覺得有親切感。
我們9月21日上第一天班,不到三個月,我們全力在籌備明年的項目,第一個項目會在2016年第一季度。紫龍會是一傢非常純粹的遊戲公司,影視相關的那是唐人的主營業務,紫龍不會去跨界做。
之前你一直在大的上市遊戲公司,為什麼會選擇今年創業?
王一:我服務過四到五傢遊戲大廠,遊戲大廠的好處是平臺大、資源強、出去不用介紹你的公司,所以做很多事情比較順,對比小一些的公司有很多優勢在,不在一個維度競爭,這樣操盤的感覺是非常好的。
從暢遊離職之後純休息2個月,當時辭職有一個契機,因為唐人影視馬上要上市瞭,本來的想法是我辭職後可能需要轉型瞭,但是在那2個月中,發現自己可能還是真的愛遊戲,很難離開。最後的結果,選擇成立紫龍互娛,也是因為華人文化的董事長黎瑞剛(黎叔)。黎叔跟我講瞭華人文化整個概念和思維,給瞭我很多的啟發和信心,對於華人文化控股來說,其佈局都在體育、影視、動畫等等,唯獨缺遊戲,黎叔的意思是讓我來幫華人文化彌補遊戲環節,隻是這種合作與以前不一樣瞭,對華人文化來說則是戰略投資,對我來說當傢做企業,是跟資本一起創業。
這傢公司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改變是自己完全做主,但也承擔瞭完整的壓力。對自己的獨立思考力提出瞭更高的要求,這都不是業界交流可以得到。所以創業開公司如果能有一定成績,這個過程本身是有孤獨感的。
紫龍現在哪些方面像一傢創業公司瞭?
王一:在大公司做事,很容易放大一件事的機會、而主觀縮小這件事的風險,而現在我們看到一件事的時候會客觀的去看待其存在的風險。
成本意識很重、風險意識很重,這對公司全體來說都是這樣。我沒有招助理,因為我覺得前臺就可以完成簡單助理的工作。雖然公司剛成立之初沒有發行產品,但我們的市場部門、產品部門每周都會做行業的業務分析,我們會把目前市場上每周上線的新遊戲中挑出2、3款把成本算出來,如果紫龍來做會花到多少,會去評估這些新產品那些地方是花少瞭、哪些地方花多瞭,完全的沙盤演練,每周固定都做。
產品也會去看很多的遊戲,去分析。我們第一款產品就是明年一季度,不做小產品。小產品會連練手的機會都沒有,標準不合格、連發行的門都進不去、買量也買不到多少量,因為不在那個格局上。
獲數億投資,精英運作與大企業幾乎一樣
影遊跨界紫龍有極強競爭力
紫龍一次性拿到華人文化數億的巨額投資,為何要融資這麼多?看準瞭什麼風口?
王一:員工的人均成本會比較高,都是大公司出來、其實很難降薪,強調的是精英運作。員工的從業經驗、經歷豐富。我們第一款立項的研發項目,真實的研發成本就是會過2000萬。到商業化估計是17個月左右,所有的做事方式、標準流程,成本跟大企業幾乎是一樣的,相對來說隻是減少瞭很多無謂成本,攤銷、行政這些。
我們生命線是什麼?我們能看到重度的大架構遊戲產品,在配合非常強的流行IP的時候,未來兩年之內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前景和價值,而在這點上,可能紫龍會有巨大的優勢。畢竟擁有著唐人跟華人文化體系的海量相關資源,像我們這樣可以同時真正跨界影視和遊戲的企業還是極少。
我們希望先把自己基礎的,能夠保證公司一定能成的事情先做瞭。之後公司從1變成100、100變成1000乃至10000的跳躍式發展,那還需要一些思考的時間。現在要進入2016年瞭,談手遊行業的風口,我覺得不合時宜瞭。紫龍是一傢相對慢節奏的公司,同時也希望成為高利潤的公司,很具風險的事情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首先會思考這傢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該做的事情是否做到位瞭。
如果這些事情都沒做的話,我是沒有那個欲望去沖擊那些有機會但有巨大風險的業務,比如可以明確的講紫龍不做移動電競,不是我看好不看好,而是我做不好。紫龍要做自己能做到最好的業務,先把這個做瞭。紫龍沒有很高的資本變現的壓力,很多企業有這個壓力,但我們沒有,所以不會去想這些事情。
紫龍明年會采取快速擴張的方式麼?
王一:我認為明年是紫龍打基礎的一年,已經規劃得比較完整瞭。後兩年的事情還在佈局,是需要做些不一樣的事情,現在沒法講,講瞭就不是真的。
我已經有一傢上市影視公司瞭,紫龍的投資方是華人文化,資金不是問題、還有可源源不斷創造IP和流行的能力,對於紫龍來說開局是很好的,創業起點非常高,若是定位精品內容生產者,不需要快速擴張。
自研發行同步啟動,做遊戲不練手
紫龍目前的業務定位到底是發行、還是自研?
王一:我們同步啟動瞭自研、合作研發、還有代理的項目,第一款應該是合作研發的項目,也第一款會推出市場的遊戲,這個項目是我們明年最重要的項目之一。算合作立項、輔助研發。無論是合作的研發夥伴,還是自研的體系,我們有好的IP或好的立項機會,一切優先以研發實力強弱為考慮。
我們不練手,追求遊戲的規模,整個遊戲規模上去瞭、利潤就出來瞭,如果遊戲產值很小,再追求利潤率也沒有利潤,當產品的產值大於某一個額度之後,因為成本相對恒定,其實利潤額是可觀的。
我們的基因是內容的創作和供應,我一向不贊同把產品的發行、研發剝離開,我從來沒有待過純粹的研發公司或者發行公司,我們所有的思路都在創造用戶喜歡的產品,並把產品推向市場,這個過程需要發行和研發共同努力。現在很多發行商、研發商出問題,問題都在這,大傢要有共同的認知和追求才能走得長遠,若是純生意關系,賺錢不賺錢最後都不太愉快。
特色產品、細分產品,是紫龍會追求的麼?
王一:我們會追求,但這種產品也是極少,這種機會誕生是很稀缺的。我記得之前有一款戰棋的產品叫《塔希裡亞契約》,小眾口碑不錯但商業化很難做。《戰艦少女》是來自日本的創意,做出一些成績。而之後跟進的各種X娘都掛瞭,所以這種機會隻能有一次,創意能夠贏得市場,但你後面跟進就不是創意瞭。市場容納不瞭太多同類的產品,不像MMO這種主流類型。
之前你說端遊MMO沒創新,今年很多重度手遊成功瞭,你認為他們有沒有創新?
王一:還是沒創新,為什麼大廠會把思路集中在MMO類型上,這個領域就是比積累、不是比創意,無非是像天龍八部這種、還是征途那種、還是夢幻西遊這種、還是像魔獸世界這種,一共就4種,沒別的。那麼這件事情不就是做工程麼?做工程不就是比誰的實現能力更強更早實現。
那麼紫龍的自研產品有創新麼?
王一:自研的產品如果能夠面向全球更多的區域去立項,才會有更多創新的空間。
遊戲業正處於大轉型、大顛覆前夜
你對遊戲業未來的格局如何看?
王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直覺是中國遊戲業處於大轉型、大顛覆的前夜,基本現在過的還不錯的遊戲廠商中八成未來3年都會遇到瓶頸,所謂盛世下的危機就是這樣。
1)手遊現在賺大錢的大部分都是吃累積。
2)通過看Steam上的中國用戶越來越多,會發現用戶越來越偏好於沉浸式用戶體驗
3)所有的主機廠商全力推動VR體驗
4)我們以前擅長的創造的社交養成體系型遊戲基本在走下坡路,現在在吃平臺轉換的紅利,別的平臺都去不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