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遊戲的亞洲大玩家將觸角伸向西方

Facebook Fanpage

        當日本電信巨頭軟銀(SoftBank)公司上周宣佈,公司將斥資15億美元購得芬蘭手機遊戲開發商Supercell公司51%的股份的消息,整個業界為之譁然,甚至無法相信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根據軟銀當日公佈的公告顯示,雙方日前已經就上述交易達成協議。其中軟銀出資80%,另一家日本遊戲公司GungHo則出資20%來主導此次收購案。 據悉,Supercell公司于2010年在芬蘭赫爾辛基成立,目前擁有100名左右員工。該公司此前推出的兩款遊戲《部落戰爭》(Clash of Clans)和經營類遊戲《卡通農場》(Hay Day)都在全球範圍內大獲成功,這也使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30億美元左右。

  外界分析認為,軟銀此次對於Supercell的投資已經彰顯出了亞洲企業對於全球移動遊戲產業的野心,移動遊戲產業目前已經成為了增速最快的遊戲細分領域。

  事實上,在遊戲主機推出的早期時代,諸如索尼、世嘉和任天堂這些日本企業一直牢牢把持著這一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遊戲逐漸從遊戲主機和PC轉變的過程中,美國公司EA才開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之中。現在,索尼和 微軟這兩大主機領域的死對頭都分別推出了旗下最新的PS 4和Xbox one遊戲主機,而他們在日本和亞洲地區的其他競爭對手則紛紛將自己的發展重心放在了移動遊戲方面。

  總部位於中國北京的App資料監測分析機構App Annie CEO貝特蘭·施密特表示:「有誰能夠豪擲15億美元投資一家像Supercell這樣的公司?反正,擁有這樣實力的西方企業可並不多。」

  亞洲大玩家

  據投資銀行數碼資本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有關移動遊戲公司兼併和收購交易中前十筆中有八筆都是由亞洲買主發起的,其中包括此次軟銀收購Supercell股份以及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入股動視暴雪的交易。

  需要指出的是,移動遊戲產業的快速崛起同時也對業內沿用已久的商業模式產生了巨大衝擊。此前,遊戲廠商主要通過出售遊戲以及遊戲相關設備獲取利潤,但現在的遊戲廠商通常以免費形式向使用者提供遊戲,並主要通過鼓勵玩家進行應用內購買、內置廣告或者其他一些廣告增值模式來獲得盈利。儘管這一所謂的「免費遊戲」模式早已在全球範圍內普及,但這一商業理念卻是首先從亞洲地區出現的。

  Digi-Capital創始人和董事總經理蒂姆-馬瑞爾(Tim Merel)表示:「如果說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公司都是出色理論家的話,那麼亞洲市場的企業則都是從移動遊戲產業榨取利潤方面的大師。」

  據App Annie透露,日本和韓國這兩大亞洲國家在今年9月攫取了谷歌Play商店中移動遊戲應用全球營收中62%的份額,而美國則僅僅拿下了另外15%的營收份額。總體來說,亞洲地區目前已經為全球移動遊戲營收貢獻了50%的份額,而這一資料有望在2016年上升至66%左右。

  亞洲本土特色

  事實上,亞洲市場對於移動遊戲有如此大的貢獻是有原因的。在2000年,中國政府因為擔心主機遊戲中的暴力元素可能對青少年身心造成的負面影響而禁止了遊戲主機設備在國內的銷售。儘管中國政府日前已經放寬了這一限制,但許多中國遊戲玩家已經習慣了主機遊戲之外的遊戲方式。

  在諸如東京和其他人口密度較高的亞洲城市,移動遊戲可以説明人們更加快速的打發掉在路上、地鐵中的交通時間。在日本,由諸如NTT DoCoMo這些當地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設計的十分簡單的移動遊戲甚至早在智慧手機出現之前就已經擁有了相當的人氣。

  雖然我們現在依舊很難想像美國或者歐洲的電信運行商會效仿軟銀的做法而收購一家移動遊戲公司。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類似的做法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因為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 Nextel 股東已經在今年6月通過了軟銀以216億美元收購公司78%股權的協定。

  「諸如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或者Verizon這些電信運營商不可能斥資15億美元去收購一家芬蘭移動遊戲公司50%的股份,這些公司的股東也絕對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科技諮詢公司獨立分析師塞爾坎·托托(Serkan Toto)如是說道。

  然而,軟銀的股東似乎並沒有對此表現出不滿,該公司在宣佈收購決定後的股價也沒有迎來大幅波動。

  收購的盤算與風險

  早在2010年,日本遊戲公司DeNA就成功收購了位於美國三藩市的移動社交遊戲公司Ngmoco。2012年,騰訊也曾斥資收購了Epic Games公司的部分股份。

  對此,遊戲設計師及行業分析師、同時也是《免費遊戲:從不要錢的遊戲裡掙錢》(Free 2 Play: Making Money From Games You Give Away)一書作者的威爾·盧頓(Will Luton)表示:「所有的這些亞洲玩家似乎都希望打入西方市場。」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類似的交易都獲得了滿意的答案。去年,日本社交網路及遊戲公司Gree就宣佈關閉旗下移動遊戲平臺OpenFeint,而當時距離Gree斥資1.04億美元收購該平臺僅僅過去了一年時間。

  盧頓及其他一些分析師認為,Supercell和軟銀或許的確相當「般配」,因為Supercell和由軟銀CEO兼創始人孫正義的弟弟孫泰藏(Taizo Son)創辦的GungHo公司能夠更好地利用對方遊戲在一些自己的弱勢市場中展開行銷。具體來說,GungHo旗下熱門遊戲《智龍迷城》(Puzzle & Dragons)在亞洲地區非常受歡迎,但該遊戲在歐洲並沒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所以,在軟銀收購了Supercell大量股份後,這兩家曾在行銷方面展開過合作的公司如今可以進一步加深雙方的合作關係。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湯瑪斯·哈森表示,儘管美國只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移動遊戲市場,但Supercell的加入依然可以有效説明軟銀充實其所持有Sprint的吸引力。

  「這些收購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移動遊戲領域可能帶來的潛在營收」湯瑪斯·哈森接著說道:「我認為,軟銀作出這一決定的理由是‘強大的遊戲內容會加強公司移動互聯網整體實力和應用戰略,同時賦予公司能夠在收購Sprint後在全球範圍內啟動一些新專案的能力’。」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