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文明化趨勢、民主制度曲折輾轉卻迅速普及、應用科學的進步和發展或許能夠被看作是“新世界”的三大成因。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新世界呢?一些言論家和博客作者認為這便是“大眾時代”。 (又稱瑪莎紀!Mass Age)
瑪莎紀是一種可能的趨勢,也是一種學派,當然它並未真正的到來。至少它的三大成因還沒有成為絕對的主流:比如“文明”,實際上有著不同的理解,人類的複雜淵源決定了單一價值和信仰難以實現,也有很多人認為不應該實現。而不同文明最終融合成全球式的文明,也僅僅存在著理論上的可能性;再比如科學技術:新能源依然沒有重大突破、生物科技的進步沒有大幅降低醫療的成本等等,說明科技無所不能的時代依然遙遠。
然而,有關政治大眾化、經濟大眾化、文化大眾化的趨勢討論,早已如火如荼地進行了數年。
似乎人類社會在21世紀中後期必將石破天驚地一改數千年的精英統治形態,進而過渡到大眾主導的時代。有人常說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也許吧,但身處現實的我們很難想像這一刻會突如其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時代的精英都傾向於認為自己所處的時代才是開天闢地、承先啟後的偉大時代,今天固然也是如此。那麼今天的領袖們是否真的已經準備好了,親手去終結(或不干預)一個向來貫穿著英雄豪傑的歷史?
大多數人追求的是簡單、快樂、穩定的生活——若如此誰還會特別在意主導權呢?於是瑪莎紀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了。仔細審視互聯網絡帶來的變革,其實不難發現這一點。
正在盛行的社會化網絡(也稱社交網站),預示著一個全新社會形態的到來。雖然眼下社交網站的高度使用者仍然只是互聯網用戶中的小部分人、年輕人。但隨著社會化網絡的易用性、豐富性、通用標準的不斷確立,有理由堅信其未來的巨大主宰力。因為人作為個體,永遠需要社會這個舞台來得到認同,但這個舞台僅僅是容納精英人群就已經擁擠不堪。由此,普通大眾的相同訴求——社交活動、娛樂、發表言論、組織性、創造——便使得未來的社交網站成為替代品,一個為大眾提供自我實現、慾望滿足的個人舞台。儘管,它部分甚至全部是虛擬化的。
普通大眾對社交網絡的依賴,便導致了人類群體的社交行為虛擬化。人們的派對、約會、電話都會不斷減少,轉而通過IM、SNS、虛擬遊戲來保持和他人的聯繫;在線購物超過商業零售終端已經不再是狂想;金融服務、行政服務、信息服務最終都會通過網絡順利進行。
可以預見,當人類實現社交虛擬化後,社會效率就會大幅度提升。也因此,社交虛擬化的趨勢將會無阻力地推進下去。阻力?依靠反思主義者或保守勢力?這幾乎不可能。
更有意思的變化在於:在社交虛擬化的時代,現實中不熟識的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結成團隊或是達成配合,共同完成某個活動或者創造。這一點在娛樂領域將顯而易見,虛擬世界將無所不在、無所不包。
如今,無處不在的資源分享(主要是娛樂)僅僅是一個啟蒙。未來的企業將運用社交虛擬化的手段進行招聘,甚至是生產;新聞、信息、乃至服務都改為訂閱——這太有可能了,對於個人而言才是效率的。如果宅男宅女們不沉迷在虛擬遊戲中,他們也完全有能力組織起“全球性”的話題或活動。看,一切都很不一樣吧? !
瑪莎紀,文明的勝利,亦或是傳統的墜落?如果虛擬化不可避免的到來,至少說明大眾時代已不再遙遠。如果你還是疑惑:傳統而高雅的精英模式為什麼最終會敗下陣來?也許,這世上的另外50多億人會告訴你:比起激情、成就或是智慧來說,舒適、安全、快樂對他們來說更加現實。
來源:作者wallwoods投稿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