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端游寒冬:海外大作代理成致勝之道

Game2遊戲:


對於用戶端網游來說,2012不是世界末日,但也好不到哪裡去。今年國內市場上共推出400多款新游,而最終存活數可能不到40款,能火起來的——即指20萬人線上的——更少,能有4款就不錯了。

這種境遇下的新生企業們日子更難過。老牌巨頭還可以依靠優勢產品和平臺優勢,繼續保持增長。但新一代的網游創業者們會沮喪地發現,這個產業已經沒有給後來人留下的任何空間了。贏家通吃,已成為網游產業的最基本定律。

端游能否浩劫重生

於是一種老傳統正在回歸,那就是專注代理,特別是海外大作的代理權,幾乎已成為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中國網游的早期,不少現在的巨頭都是依靠代理海外大作起家,而現在,有人想要複製他們當年的道路。

研發風險高企 網游商紛紛回歸代理

7月上旬,完美世界宣佈獲得美國網游《DOTA2 》的在華運營權。這不是一起簡單的網游代理業務,獲得代理權的完美世界,一直以來都被視作專注研發的民族原創網游企業。但從今年開始,這家老牌的研發商也開啟了自己的代理之路。

除此之外,九城,騰訊,盛大等巨頭都推出了不同數量的代理產品,而且寄予了厚望。九城自失去《魔獸世界》後一蹶不振,今年他們把復興的希望寄託在美國索尼線上的《行星邊際2》上。而盛大則引入了同為美式血統的《時空裂隙》,希望能在3D市場獲得一席之地。騰訊則推出了多部大手筆的作品,如《劍靈 》、《上古世紀》,試圖在大型MMORPG市場上,也擁有相應的地位。

海外大作被國內運營商紛紛代理

促使代理傳統回歸的的主要原因是居高不下的研發風險。最近幾年,網游產業的研發成本一路走高,首先是高漲的人力成本。網游產業的平均薪資一直處於中上游水準,各大遊戲公司還在爭先恐後地為優秀人才開出天價年薪,原因很簡單,在網游這種內容產業,人才幾乎就意味著一切。

其它方面的成本也是越來越高。隨著中國玩家口味的提升,他們對遊戲各方面表現的要求也在提升。一款新遊戲要想得到玩家的認可,就不得不使用更好的引擎,採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更逼真的動作採集,而這些,都意味著大量的成本。

成本的高漲,帶來的是風險的增高。用戶端網游市場慘不忍睹的存活率,更是讓這個風險無限放大。所以想要依靠自研遊戲殺入市場的新生企業,已經很久都看不到了。

中國網游產業數年來研發成本及風險一路走高

國外遊戲品質高 玩家更愛進口網游

專注代理的另一個優勢是,國外網游,特別是用戶端網游的品質,普遍高於國產遊戲。雖然民族原創遊戲的份額一直被認為是佔據主要市場,但從市面上來看,最火的幾款遊戲無一例外都是國外進口貨,國產遊戲拿得出手的並不多,而且在最具代表性的3Dmmorpg市場上,更是如此。

在今年的百度網游搜索排行上,前四名網游全是進口遊戲,而排名前十的網游中,有7款是進口遊戲。這個資料足以證明進口網游在玩家中的受歡迎程度。而眾所周知的是,網游產業是一個內容產業,有好產品者就能贏得市場。這種情況下,專注海外優秀作品的代理,就成了最佳選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百度網游搜索排行榜

同時,隨著全球網游產業對中國市場與日俱增的重視,進口遊戲水土不服的現象越來越少。國外開發商們逐漸學會如何迎合中國市場,他們不再傲慢,願意主動為中國玩家量身打造一些產品。《DOTA2》的製作人就明確表示,他們願意為中國玩家「做任何修改」。

市場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切。近年來依靠代理海外大作而獲得成功類似的案例並不鮮見,最為成功的是空中網,這家原本是做無線運營的公司,代理的俄羅斯網游《坦克世界(微博)》成為2011年最大的黑馬,空中網本身也一躍而成國內一線網游運營商。

類似《夢幻龍族 (微博)2》這樣的新游,往往會引發國內運營商的爭搶

下一個被看好的則或將是韓國GravityGames的新作《夢幻龍族2》,這款經典網游推出2代後,在國內引發激烈的爭搶,不少運營商都看好其品質以及其深厚的玩家基礎。最後這款遊戲花落九合天下,一家新興的網游運營商。10年前的盛大,8年前的九城,都擁有這樣一個開頭。同樣的產品,同樣的組合,中國網游市場上類似的故事的一再上演。

反觀那些堅持自研的公司,少有令人驚喜的作品出現。特別是很多二線遊戲企業,如藍港、暴雨、光宇、多益、火石……他們有多久沒有發出過自己的聲音了?對自主研發的堅持,讓這些公司錯過了寶貴的發展時機。

因此,代理風潮又再此興盛起來,時間似乎一下回到了05年之前,所有公司都在爭搶優秀的國外網游,而一些產品,已明顯讓人能感覺到可能會帶來新一輪的格局變化。

中國網游產業,可以說是從代理海外大作開始發展起來的,目前看來,或許也還將從這裡完成對困境的突破。

from:qq

本文轉載gamelook,編輯僅做翻譯。詳細請查看原網站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