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邊看電視邊玩手機能增加幸福感


在“第二屏效應”下,越來越多的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利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查詢電視節目有關的資料或是進行分享、吐槽。尼爾森公司近日發佈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第二屏、社交網絡和電視觀看行為的融合,正在提升看電視的體驗和樂趣,第二屏甚至導致人們看電視的時間延長。

尼爾森指出,在移動設備影響之下,人們看電視的行為習慣正在發生演變,人們通過社交網絡,瞭解更多電視劇等節目的信息。

另外,社交媒體的參與,導致看電視的體驗進一步提升。對於觀眾而言,觀看節目的滿足感、幸福感加深,對於電視節目制作機構而言,他們可以深入瞭解觀眾的意見建議,提升節目的質量。

尼爾森在報告中指出,在傳統時代,看電視是一種一對一的行為,即電視觀眾對電視機。觀眾有關電視節目的信息,全部來自電視本身,其中包括節目時間表、節目預告片、新電視劇的宣傳廣告等。

如今,人們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獲得預告片等電視節目的更多信息。

尼爾森公司的報告指出,社交媒體改變瞭電視欣賞行為的關系,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轉向“第二屏”效應。

尼爾森的研究發現,去年和前年相比,通過社交媒體獲得電視節目信息的觀眾,增加瞭四分之一。

2013年,15%的觀眾表示,有瞭社交媒體的幫助,他們觀看電視節目的樂趣提升。

研究發現,第二屏和社交媒體對於電視欣賞行為的促進效應,在拉丁裔美國人身上表現最明顯,這一受眾群在電視節目知曉、電視欣賞以及直播電視觀看方面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族裔的美國人。調查顯示,伴隨著社交媒體,去年,11%的拉丁裔人口觀看更多電視,12%的人口錄制瞭更多的節目(美國傢庭普遍配備數字視頻錄像機,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再觀看)。

今年一季度尼爾森的綜合收視調查發現,18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中,每天觀看直播電視的時間超過5小時,觀看錄制節目的時間為半小時。

尼爾森表示,“社交電視現象”不僅影響到瞭觀眾的電視體驗、節目制作,而且也給廣告主提供瞭新機會,即在廣告營銷中充分挖掘觀眾在第二屏上的互動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絡媒體和網絡廣告的競爭之下,電視媒體仍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廣告額並未受到網絡的侵蝕,新聞集團、時代華納集團等傳統媒體,都在分拆、拋棄報紙雜志媒體,轉而向電視媒體投入更多的資源。據報道,默多克仍在計劃增加報價,收購時代華納集團。

from:騰訊科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