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設計師看可穿戴(一)

wereable

【編者按】作者Jingxi Li ,一個遊離在矽谷和中關村之間的產品設計師,創業者。

可穿戴產品的熱度從去年一直燒到瞭今年。作為國內和國外同時吸引眼球的少數話題之一,矽谷的中美創新協會舉行瞭一場關於可穿戴產品的討論會。出席的嘉賓都非常給力,包括瞭在國內非常流行的Shine的醫學負責人Matthew Diamond,做可穿戴健身衣服Athos的 CEO Dhananja Jayalath,做寵物界,給狗狗可穿戴產品的Whistle 的創始人Steven Eidelman,還有做可以測量精神狀態的藍牙耳機的 Vigo 的CTO Jason Gui。 筆者有幸參與整個研討會,作為對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大愛的一名矽谷設計師,很少見到如此深入全面的討論,所以決定寫文章和大傢分享一些研討會中的幹貨。

關於收集數據

每個可穿戴產品的目的都是在收集用戶數據,從而對用戶的行為進行下一步的分析。比如說Shine的醫學負責人就誠實的答道,Shine和Fitbit 以及Jawbone收集的數據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然而每款產品在收集到數據後的分析過程,卻隱藏著每個公司的秘密。正如Athos的DJ提到,Athos會請很多的工程師在分析這些采集道的數據,從而找到一些可以引導用戶的具體措施。 打個比方來講,Google地圖上面的地理位置信息對普通用戶來講並沒有什麼大作用,而是切實的告訴用戶在哪裡下高速,在哪裡左轉,這樣可執行的的信息對用戶來講才會有價值。所以可穿戴產品目前的狀態已從最早期的單純的收集數據,慢慢轉向瞭開始向用戶推薦可實施方案,並且建立起不同的可實施方案之間的有效路徑的階段。

誰是早期用戶和誰是真實用戶

因為這幾傢創業的總部都是在灣區,所以淳樸又愛科技的灣區人民就成為瞭大多數公司的早期用戶。早期用戶雖然對有創業公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真正幫助公司賺錢的還是要靠真實用戶。然而很多時候,他們之間並沒有重疊性。比如Whistle的創始人Steven就提到剛開始從他們網站給狗狗買試用產品的基本都是男性,產品發佈一段時間以後,卻發現公司的主要用戶都是愛狗的女性。這個發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瞭公司後來的一些關於融資,產品設計和銷售渠道的決策。除去性別的差異,具體用戶使用可穿戴產品的初衷是什麼,比如有的用戶是真正在乎健康的,有的用戶隻是對新的事物感興趣,這些使用目的的不同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發展的方方面面。

wereable 1

電池真的是問題嗎?

每個可穿戴產品的公司都會面臨電池這個令人頭痛的話題,因為每次充電都是用戶可能會放棄使用這款產品的一個機會。如果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是比較合理的?在場的公司除瞭Shine可以永久不用充電以外,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問題, 瞭解自己的真實用戶群體在這裡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樣可以很有效的幫助每個公司去找到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比如像Vigo,它的目標用戶群體是卡車司機和保安群體,他們使用產品的頻率可能並不是每天24小時都在使用,所以有效的讓用戶在使用前意識到Vigo的電池狀態是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Whistle所面對的情況要復雜很多。

因為可穿戴設備是用來監測寵物,穿在寵物身上的時間會比較長,很多時候寵物的主人可能會忽略電池的狀態,所以電池設計的目標是盡量減少充電的次數,並且需要在合理的時間提醒主人充電,比如說每周一次。同時,因為Whistle的設計出初衷是希望寵物的主人可以實時監控寵物的狀態,這就要求可穿戴設備采集的數據要源源不斷的傳送到雲端。寵物主人打開App的頻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電池消耗的速率。這裡最特別的一個因素是,不同於其他的可穿戴產品,Whistle 可以同時和兩個或者更多的手機配對,而配對手機的數量也會影響電池的消耗。這電池的這個問題上,似乎永遠都沒有完美世界,對用戶來講,最重要的是這些可穿戴產品是不是可以在不改變他們生活方式的情況下,提出簡單有效的產品方案。

相關:

矽谷是時候放下自己的傲慢瞭

One comment

  1. 邪恶漫画表示:

    外国人的发明总是能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