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原罪:用戶數量至上

  剛剛過去的幾天裡發生了許多事情,許多作家結盟在3.15聯合聲討百度,之後韓寒發了兩篇博文使得百度無法再息事寧人。至此,一向我行我素的百度公司終於低頭承認了一次錯誤,就“傷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表示抱歉”。然而,相對於給當代作家及其他版權人造成的經濟及精神損失,百度對於互聯網生態的肆意踐踏,以及其所奉行的“用戶數量至上”(是的,不是其所宣揚的“用戶至上”),才應是百度的原罪所在。

  我們常常會說大公司要承擔更多相應的“社會責任”。這裡所說的“社會責任”不只是意味著按時納稅,到了“多難興邦”的時候搶著捐點錢。在我國的互聯網產業正處在高度爆發期時,中流柢柱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是選擇一味擴張爭搶用戶蠻力開荒,還是選擇共同培養一個良好的互聯網生態,這就是互聯網企業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的一部分。

  數字版權保護是近幾年來的熱點話題。尤其是在中國,普通網民大量下載盜版資源卻對其不以為然,甚至對正版,收費等一系列關鍵詞嗤之以鼻,這種行為極大地傷害了版權所有人的利益。許多互聯網人一直在痛苦地反思,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中國互聯網版權保護如此不堪的現狀。有些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相應執法部門的不作為,或認為主要因為網站站主對於用戶群體的追求,抑或認為是版權所有人對於數字版權的不重視。眾說紛紜,歸結到一點,則是“利益”。

  互聯網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算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嶄新的世界,一個尚未有成型秩序的蠻荒地帶。在互聯網淘金潮中,幾乎所有的人為了利益忽略了互聯網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所應最先建立起的市場秩序。終於,在互聯網奇點爆發的十數年後,人們開始嚐到當年所親手種下的苦果。為了搶占市場而放任盜版的操作系統公司在推行正版的道路上步履維艱,用盜版電影吸引了大量用戶的視頻網站在推行正版收費的過程中至今後繼乏力。也許從商業營銷的角度來說,這些公司的做法依然有其可取之處,但這十數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用戶被培養的“互聯網=盜版+免費”的思維模式卻貽禍無窮。

  值得慶幸的是,在軟件、音像製品正版化之路上,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在找尋自己的方向,從購買正版美劇版權讓用戶免費在線觀看,到三元五元一部的正版高清電影;從校園低價正版操作系統,到正版軟件團購,儘管長路漫漫,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追趕已然超前我們太多年的蘋果模式、亞馬遜模式。

  但是,這些企業中,並沒有百度公司。也許百度的奇藝算是正版視頻的領軍者之一,但我寧願認為這只是百度不得已的阻擊措施而已。因為在奇藝高歌猛進發展的同時,百度在不遺餘力地推廣百度文庫這樣的產品,與貼吧、知道一起繼續惡化數字文字版權的環境。即使是在如此的風波之後,依然是欲蓋彌彰,毫無誠意。

  在投訴作家一再抗議之後,百度終於推出了“版權合作平台”,刪除合作方的所有版權內容,開通合作方的綠色舉報通道,至於未合作的版權商,至於採用非商業共享協議的著作權人,隻字未提。這個場面是不是有點熟悉?當年的百度網站聯盟即是如此,合作愉快你的頁面就會出現在搜索結果前列,一旦不再合作,你的網站從此在百度上消失。如此這般,當數年之後全產業又要不得已全力挽救國人的數字文學版權意識時,一定會有一個企業,被釘在中國互聯網史的恥辱柱上。屆時,無論是市值第一的互聯網公司,還是中國內地首富,都將是這段歷史的小小註腳。

  來源:不安靜的書桌投稿,原文鏈接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