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瀏覽器評測

  百度今年在客戶端方面的動作不斷,目前已經推出了百度輸入法、百度電腦管家、百度安全衛士百度影音百度壓縮軟件,而現在,百度客戶端領域的重要產品百度瀏覽器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不久後將正式對外發布。

  百度在其公關稿裡稱:“百度瀏覽器具備以下幾點特性:第一,整合百度平台的熱門應用,使用戶一鍵觸達;第二,採用沙箱安全技術將用戶電腦與病毒木馬隔離;第三,融合百度搜索技術的智能地址欄;第四,界面設計簡潔易操作……百度希望通過瀏覽器的改進,推動互聯網的良性發展,吸引更多的用戶來使用互聯網,增進使用的頻度與時長,最終推動搜索這個媒體平台的發展和鞏固。 ”

  為了揭開百度瀏覽器的神秘面紗,月光博客在第一時間下載和安裝了百度瀏覽器,並對其進行了一番評測。

  外觀界面

  目前百度公佈的百度瀏覽器為Beta1.0.2.0版,軟件大小為4.21MB,安裝完成之後啟動百度瀏覽器,首頁默認為“我的百度應用”頁面,此頁面整合了音樂、視頻、圖書、遊戲、小說、SNS、購物、工具等日常應用,並與與百度應用平台打通。

百度瀏覽器

  做為百度應用平台的客戶端瀏覽器版,該頁面是未來“百度應用商店”的雛形,顯示百度在開放平台和應用商店上的野心,從界面上看,百度瀏覽器的“百度應用”頁面非常類似早前谷歌瀏覽器的應用商店,看來百度的UI設計很缺人。

百度瀏覽器

連圖標都不換一下,這抄的也太狠了

  百度瀏覽器新建頁籤的界面也明顯抄襲了谷歌Chrome瀏覽器,從外觀、界面、甚至圖標按鈕都和谷歌Chrome瀏覽器一模一樣。

百度瀏覽器

克隆的很像

  百度瀏覽器的地址欄和Chrome瀏覽器一樣可以直接搜索,和Chrome不同的是,搜索默認使用百度搜索,並且無法修改,而Chrome地址欄搜索可以添加任意搜索引擎,包括百度。看來百度瀏覽器也不是全抄Chrome的,抄的是界面和風格,Chrome的開放性百度就不抄了。

  在菜單選項上,百度瀏覽器的“訪問歷史”是:bdbrowser://history/,收藏歷史是:bdbrowser://favorite/,而谷歌Chrome的“歷史記錄”是chrome://history/,百度的菜單設計很簡單,甚至連選項功能都沒有,也就是說,你沒法在百度瀏覽器設置單獨的代理服務器、頁面字體大小、地址欄下拉、全屏顯示、脫機​​工作、頁面設置、打印預覽等等,當然也沒有擴展和插件,或許百度瀏覽器的設計人員認為網民大多很蠢,不需要這些功能,但要想成為一個流行的瀏覽器,很多看似“簡單”的功能是不能這樣隨隨便便就省略掉的。

百度瀏覽器

  兼容性

  雖然百度瀏覽器界面嚴重抄襲谷歌Chrome瀏覽器,但內核卻不是Chrome,即使Chromium是開源的。根據我的測試,百度瀏覽器和其他國產瀏覽器(搜狗瀏覽器、騰訊TT瀏覽器、傲遊瀏覽器、世界之窗瀏覽器、360安全瀏覽器等)類似,也是IE內核瀏覽器,也就是在用戶的IE外​​面嵌套了一個瀏覽器,在一些功能與外觀上進行了修改,這種類型的瀏覽器已經有太多了,算是毫無新意的一種瀏覽器。

百度瀏覽器

百度瀏覽器的內核

  百度瀏覽器使用IE內核也可能是考慮到國內IE兼容的網站佔有絕對比例,例如網銀。百度瀏覽器的出發點可能並不是提供一款優秀的瀏覽器,而是為了推廣百度應用平台。

  速度測試

  由於百度瀏覽器是IE內核,其性能實際和用戶IE瀏覽器的版本有關,因此我們也不必期待其速度會有什麼突破。經過我的一些Javascript速度測試,百度在Mesh Transfrom Benchmark測試結果是1750毫秒,而谷歌瀏覽器僅74毫秒,百度在JavaScript Progressive Raytracer測試是3.187秒,而谷歌瀏覽器僅1.092秒,總的來看,百度瀏覽器Javascript速度遠低於谷歌瀏覽器,屬於Chrome外殼+IE內核的瀏覽器。

  競爭對手

  各大門戶很早就爭先推出基於IE內核的瀏覽器,目前看360瀏覽器的推廣較為成功,百度最近推出多款和360功能類似的客戶端軟件,也顯示了百度和360在佈局上越來越類似。

  除了IE內核的瀏覽器外,非IE內核的瀏覽器由於性能的卓越,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提高,據CNZZ的數據在2月底,Firefox和Chrome的佔有率也不斷增高,超越了騰訊TT並接近搜狗瀏覽器,因此,最近我們也在騰訊和​​搜狐的首頁看到雙方在瀏覽器上合作進行推廣,如果他們再不推廣自身瀏覽器的話,很可能會被這兩個競爭對手超越。

百度瀏覽器

騰訊和搜狐合作推廣瀏覽器

百度瀏覽器

二線瀏覽器份額統計,數據來自CNZZ關於瀏覽器的統計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百度瀏覽器的試用,我感覺百度瀏覽器的功能還無法取代現有的IE、Firefox和Chrome瀏覽器,試用著玩玩還可以,真的要用其進行工作、學習和閱讀是非常困難的,其雖然是在IE的內核上開發,但裁剪的功能太多,使其功能還不如IE全面,可用性非常差,面對目前所有的二線瀏覽器都沒有什麼競爭實力。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