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絡走進中國時,網吧成為瞭很多人接觸網絡的地方,人們在網吧玩遊戲、上網沖浪和聊天也成為瞭時代的一個印記。不過現在的網吧用戶相比以前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網吧業終於也面臨轉型升級。
“全國15.6萬傢網吧,盈利、保平和虧損的各占1/3,而業態仍然多年未變,仍然是80%的電腦用來打遊戲,那麼網吧業轉型升級路在何方?”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陽拋出瞭一個沉甸甸的話題。
繼中國KTV行業瀕臨全行業崩潰之後,網吧業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目前隻有17%的網民會進入網吧,進入網吧的隻有31%玩網遊,而手機移動網絡服務的興起,正在“掏空”文化內容和用戶,再加上人口老齡化使得年輕人口數量減少,網吧業尋找新的增長點勢在必行。
目前全省正常經營的網吧約8000傢,從業人員有4萬多人,政府部門近年力推網吧提檔升級效果明顯,全省網吧業已經告別瞭散、亂、差,無論設備、裝修還是功能都有瞭很大的提升,並且嫁接瞭咖啡館、電子競技、K歌、朋友聚會等多種功能。一些網咖現已加入瞭VR虛擬現實體驗功能,並舉辦電子競技比賽吸引人氣。
不僅如此,網吧的轉型升級還有更大的想像空間。郭陽告訴記者,一傢標準的網吧面積超過500平方米,24小時營業,每平方米超過1000元的裝修,環境很好,這樣的覆蓋率使它有可能成為一個超級社區服務中心:“比如它可以設立快遞自提櫃、銀行ATM機,配備VR等影音設備可以為觀眾提供微影院服務。大傢訂瞭生鮮食品可以到網吧的冷櫃去取。此外,網吧作為眾創空間也越來越風行,租一間辦公室每年要花十多萬元,但在廣州的網吧,一臺電腦就是一個工位,一個網吧就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空間。”
網吧行業的一大特點是遍佈城鄉,其中城市每0.3平方公裡,每5000戶居民周邊就有一傢上網服務場所,相當於形成瞭一張覆蓋全國的實體店網絡,網商巨頭京東就看中瞭這個優勢,與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協會達成全面合作,一方面拓展到網咖設計、裝修和加盟這個千億元級別的大市場,另一方面使快遞物流、24小時便利店等可以更好落地。該協會電商分會秘書長沈源透露,網吧作為一個網絡節點,使電商的信息流和物流,與網吧上億的客戶流融合激發,他說:“網吧的服務高度數字化,質量和體積都極小,這就使得網吧成為一個‘空杯子’,可以承載更多的實體內容。”
from: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