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拿文憑 不要把這件事情想的太簡單

1

自從教育部去年新增“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為高校專業以來,“玩遊戲拿大學文憑”就成為瞭熱門話題。昨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國電子競技教育聯盟,以及同時舉行的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建設研討會,再次把人們視線聚焦到“玩遊戲”專業上來。

電子技競專業並非“玩遊戲”

“電子競技專業不是培養玩遊戲的人。”南京磊樂陽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磊糾正瞭人們對電子競技專業的認識,“人們對電子競技的理解還沒有從玩遊戲的思維中跳出來。”他說,電子競技玩傢就像天才運動員一樣,往往可遇不可求,並不是高校電競專業能夠培養出來的。電子競技上手容易,但頂尖高手就是金字塔的塔尖,像鳳毛麟角一樣稀少。

“高校電競專業瞄準的是電競專業管理人才。”程磊說,電子競技是個大概念,其中包括眾多的產業分支,目前電子競技產業鏈涉及9個電競行業方向,國內電競公司多達10000餘傢,需求職位方向達36個,但崗位人數空缺達26餘萬人。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是國內首個申報電子競技專業的高等院校,該學院院長譚琰良說,學校人才培養要緊盯社會需求,學院開設電子競技專業的初衷是電子競技行業人才的短缺。“不過,學院電子競技專業側重培養的是電子競技行業專業管理人才,而不是人們理解的打遊戲的人。”據瞭解,目前高校電競專業課程搭配主要包括高校基礎課程、電競產業管理類課程、電競專業課程和電競輔助課程。

電競行業復合型人才難覓

電競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電競賽事組織者、電競俱樂部最有發言權。

“電競賽事最缺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A)是一項始創於我國的全球性的電子競技賽事,該賽事副總經理李燕飛說,“最簡單的,無論是導播、攝像還是現場組織管理人員,首先必須瞭解遊戲的內容,否則根本無法工作。”

李燕飛舉瞭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電競比賽桌子。“很多管理人員認為隻要有一張1.2米的桌子就行瞭,其實,不同的電競賽事對桌子的要求都會有所不同,比如射擊類電競比賽,要求的鼠標墊比較大,選手需要把鼠標調整得非常慢,以確保射擊的準心,因而,要求的臂展就比較大,1.2米的桌子根本就沒法打比賽。”李燕飛說,這些電競的內容需要在課程中學習,更需要在實踐中掌握。

李軒是LGD俱樂部首席戰略官,他曾經遭遇過因專業人才短缺而帶來的煩惱。2015年,李軒組織選手赴國外參賽,一位被寄以厚望的選手在比賽時的打法和風格卻判若兩人,原來敢打敢戰的人變成躲在隊友後面、畏首畏尾的人,導致俱樂部比賽結果十分糟糕。“當時如果有個電競心理咨詢師對他進行疏導,完全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復合型人才是目前電競產業最稀缺人才。“我們一直在尋找數據分析人才,我們經常面臨這樣的情況,這人要麼對遊戲非常瞭解,但不懂分析數據,要麼對數據很感興趣,但對遊戲不瞭解。”李軒說,俱樂部一直在尋找兩者能夠交集的人才,但往往幾個月也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師資短缺社會不認同阻礙發展

電競運動管理人才缺失成為制約電競產業發展的瓶頸,教育部把電競運動與管理新增為高校專業,旨在解決電競產業人才困境。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國內高校紛紛開設電競專業,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還成立瞭國內首個電競教育本科專業。不過,電競教育仍需邁過幾道坎。

師資短缺是電競教育面臨的一大難題。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電競運動與管理專業今年將首次招生,譚琰良說,一屆招收三百、五百肯定沒問題,但隻能招收50人,師資是一大限制。程磊介紹,電競在國內的發展時間非常短,電競師資目前主要來源於俱樂部工作人員、參賽選手,通過培訓幫助他們轉型為電競講師。電競在國內發展時間並不長,專業人才本來就不多,高校設立電競專業,除瞭學校自有師資外,更多地靠外聘。南廣學院電競專業聘請瞭李曉峰、劉洋、潘婕、楊沛、田雲鵬等五位電競從業者為專業導師。為解決師資短缺,南京磊樂陽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GH電子競技教育聯合全國40多所院校成立瞭中國電競教育聯盟,正在著手通過在線教育方式,共享教育資源。

電競專業的“轉正”讓人們看到瞭電競行業春天的到來,不過,與會專傢也認為,傢長的認同仍是電競教育一大障礙。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認為,電子競技的特點很容易讓青少年沉迷其中,電競教育中需要增加防沉迷、心理疏導的課程。譚琰良也註意到這個問題,他認為電競專業的培養主體應該是學校、研究機構、行業、企業和傢庭,隻有五方聯動才能讓電競專業健康發展。南京磊樂陽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涉足電競教育的同時,也啟動瞭一項風箏計劃的社會公益項目,目的就是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電競人生價值觀。

from:新華日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