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資本的應書嶺 用創新給行業”將瞭一軍”

3

【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道/作為國內新三板市值最高遊戲公司英雄互娛的掌舵人的應書嶺,行業對他的非議甚多,看熱鬧的多認為他是玩資本的路數,但能看懂他究竟在做什麼的人,卻是少數。

12月3日晚,在開完英雄互娛HPL全球總決賽、接受瞭一大群媒體圍攻專訪之後,老應與我單獨吃瞭一頓便飯,一番折騰臨近晚上11點,最後落座的卻是路邊的海鮮大排檔,這場景略讓人感到恍惚,如果旁桌的路人知道身邊坐著一位胡潤百富榜的億萬富豪,不知道他們會有何感想。

喝著小酒,話匣子也就這麼打開瞭。對於非議,應書嶺說道:“我知道行業都喜歡說我是玩資本的。”

在gamelook看來,確實行業很多人這麼理解有一定的道理,英雄互娛作為一傢新三板上市的遊戲公司,比一些港股、美股上市的遊戲公司市值還要高,從華誼融資19億甚至也超過瞭一些遊戲公司IPO融資額,這已不能用常理來理解,應書嶺想推掉“資本高手”的帽子都找不出理由。

但問題是,應書嶺要這麼多錢做什麼用?創瞭行業最高融資記錄的應書嶺已沒退路。行業都在看應書嶺如何兌現、何時兌現,不客氣的說,那些嬉笑怒罵的同行們甚至巴不得他陰溝翻船。

以後怎樣不知道,但今年發佈會辦完,老應沒給這些等待他犯錯的人機會,相反他還重重的“將瞭一軍”,且還是用行業最認可的方式:創新。

應書嶺:我覺得這個行業真正熱愛遊戲的人太少瞭

從2013年開始應書嶺就開始做手遊發行,經他手的產品可謂無數,但當晚應書嶺卻給我瞭一句評論:“我覺得這個行業真正熱愛遊戲的人太少瞭。”

這句話戳中瞭行業的痛點,別看遊戲行業很熱鬧,但打醬油的人何其多。多少人是因為遊戲賺錢而來做遊戲?多少人靠遊戲賺瞭錢還繼續認真做遊戲?在崇拜速成、早日上岸的中國遊戲業,談誰真的懂遊戲、愛遊戲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拿到巨額融資的應書嶺怎麼花錢?正如他這句評論,他把錢花到瞭真正熱愛遊戲的人身上,一扔就是1個億的豪賭。

席間,他反復談到瞭對《影之刃》、梁其偉的高度認可,“一個清華耶魯的建築學高材生放棄高薪做瞭十年的獨立遊戲,在做完《影之刃》一代之後,梁其偉他們把幾千萬的利潤都投到《影之刃2》開發上,國內有多少團隊做得到?”對於他認可的熱愛遊戲的團隊,應書嶺可謂一擲千金,即使靈遊坊是網易投資、《影之刃》一代是網易發行,但《影之刃2》硬是被應書嶺挖到瞭自己手上。

應書嶺不僅僅隻是砸錢,大傢都看到瞭蘋果破天荒全屏推薦這款遊戲,單日iOS收入破瞭200萬,且12月3日當晚蘋果北京店還辦瞭場《影之刃2》線下賽。這幕後英雄互娛做瞭大量的工作,他對我解釋道:“為瞭《影之刃2》三個月飛瞭美國10次。”

“你認為行業裡有哪些你認可的開發商?”談完《影之刃》,應書嶺突然蹦出來這樣一個問題給我,在被迫擠牙膏的列舉瞭我的若幹私貨、和近期看好新產品後,老應馬上掏出手機現場下載下來還玩瞭一把。

作為媒體,我平時接觸的老板不少,但這麼直白套情報的老板並不多見,三句不離本行,還能說他是隻會玩資本的麼?

行業認錢、圈內認創新:花錢變成一傢創新研發商

在遊戲業,臺面上的認可、與臺面下的認可是兩回事,一如對應書嶺這個人,是矛盾的,又如對英雄今年公佈的新遊戲的評價,是錯位的。

應書嶺很關心媒體對這場發佈會上新產品的感受,代表gamelook、我的回答是:“這次真的算英雄互娛邁瞭一大步,《戰爭公約》肯定能成、玩法創新、現場多個渠道都看好,《Red Tides》效果驚艷、跨平臺且抓住瞭steam這波機會,超前同行瞭。”

那前面幾款呢?應書嶺顯然有些感慨,為什麼媒體都在問後兩款產品,而他嘴裡所稱的“在渠道數據好到爆、日新增十幾萬用戶”的新遊戲大傢談的卻少。不過,對後兩款遊戲廣獲好評,他也有些得意的表示,“看來每月發的創新獎金沒白花。”

應書嶺試圖糾正行業對英雄旗下產品的看法,在行業不重視FPS、MOBA、飛車這些主流玩法遊戲的時候,他說道,騰訊、網易早先把英雄的新遊戲放到瞭內部分析會上做專項研究,這側面說明這些產品已構成對大廠局部威脅,扮演騰訊、網易的競品是必然的瞭。

大廠角逐大用戶量遊戲,小公司突破靠創新,英雄互娛自成立以來一直在試圖切進大廠的領地、並已有突破,但行業貌似習以為常。讓應書嶺沒想到的是,到頭來被行業最認可的是他這輪主打創新的新產品。

作為行業內的一線發行商,為什麼放到臺面上展示的都是英雄所稱的自研遊戲,且都是無IP產品,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

“我們現在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都有研發團隊,整個集團快1000人。”在當日展示的廣受關註的新產品《戰爭公約》是英雄上海團隊開發的,《Red Tides》則是英雄投資的深圳團隊遊戲科學開發的,很少有人知道,給英雄做研發的團隊不少人來自騰訊。

這又是一個認知上的錯位,行業認為英雄互娛玩資本,但在研發這件事上,行業內很多公司在收縮,但英雄互娛的投入卻是持續加大,且研發並不是玩虛的,《戰爭公約》《Red Tides》都能明確看清楚,應書嶺在追求什麼,不是IP套路的換皮、而是真正給玩傢震撼的創新產品。而這次發佈會,英雄互娛並沒曬完存貨,好戲還在後頭。

《戰爭公約》顯然夠得上一款精品遊戲,老應解釋瞭這款遊戲為何具有國際范兒,“我們找來給Supercell做外包的公司,因為國內畫不出來那個味,但巨貴。”

原來英雄的巨額融資是這麼花掉的,“再這麼搞下去,英雄互娛就變成一傢研發商瞭。”我直接給老應的英雄互娛下瞭個結論,應書嶺沒直接回答、留下的是欣然一笑。

電競:做到別人都看不懂,電競變成英雄互娛的本能

“今年,有很多人都來問我東南亞怎麼做的,流水多少,我隻能說每個月都在打破國內同行對東南亞市場的認知。”應書嶺如此評價英雄的海外業務。

目前《全民槍戰》在東南亞多個國傢長期位居收入榜TOP5,而據gamelook的瞭解,《全民槍戰》東南亞地區的DAU正在日趨接近國內市場,且多個國傢的發行都是依靠英雄自己的團隊、並不是借助當地代理商,這一出成績,真叫圈內同行驚呆瞭。

“如果不在東南亞有足夠高的下載量,我們不會在當地辦線下電競比賽,當一款遊戲單日對戰數達到瞭一定的標準,我們就會辦比賽,這是給玩傢提供服務”,應書嶺直接否認瞭英雄互娛在東南亞辦比賽是公關行為的猜測、也給出瞭具體的標準。

英雄互娛的其他高管則對我表示:“國外英雄互娛的線下電競賽事比國內還火爆,粉絲看比賽都激動的喊,可能跟東南亞人性格比較外向有關,很多國傢沒有線下電競比賽,我們的比賽都算他們國傢第一次。”

很多時候,英雄互娛被認為做電競是在學習騰訊,但客觀上說,在手遊電競上,英雄一直比騰訊快半拍,無論是發MOBA、FPS都比騰訊要早。當晚的采訪中,有媒體問英雄發瞭第一款MOBA的時候,應書嶺很不爽的回答:“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行業第一個MOBA手遊是我2013年簽下的。很多人認為我們是騰訊的對手,但我認為我跟騰訊是朋友。”

“在12月3日當天,英雄的電競公司英雄體育同時承辦著全國8個電競比賽的承辦和直播工作。”這其中就有不少同行的競品遊戲。“其實我們在賽事承辦上已占到國內60-70%的份額,明年我們的線下電競館也將在北京、上海落地,服務所有需要舉辦電競比賽的遊戲公司。”以電競概念起傢的英雄互娛,正在電競賽事上走的越來越遠,那麼下一步是什麼呢?應書嶺留下瞭足夠的懸念。

電競正在成為英雄互娛這傢公司的本能,這反應到公司上下行為的一致性,從而變成一種特殊的競爭力。

應書嶺談話間提到瞭一件事,國內有款競技概念的手遊,當他過問是否有去談代理權,團隊直接說英雄已經簽完代理瞭,“我們不就是做競技遊戲的麼?”當應書嶺聽到兄弟們這麼答復他,他心裡是特別高興。

而另一個表現是我中午跟英雄邀請來的嘉賓們吃飯,英雄的副總裁劉志剛在那一個人滔滔不絕的講著他的電競理論,被我笑稱“在講課”,而晚上劉志剛單獨勾著我、對我又鄭重強調瞭一遍:“我相信老應,我堅信做電競這條路是對的,你們做媒體也肯定不希望以後行業就剩下騰訊、網易幾個大公司。”

看著一個大老爺們,沒人逼他,卻鄭重其事的反反復復像著魔一般念叨電競,任何人都能明白這個團隊是有自己理想的,且那個電競的夢想不隻是應書嶺一個人的夢想,已成為英雄互娛這傢公司的本能。

飽餐一頓後,我與應書嶺道別,來回接送我倆的那輛商務車車窗上架著遮陽網、還拉著窗簾,老應收拾著凌亂的座椅、對我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幾天沒時間睡覺、隻能在路上睡一小會兒,有點亂。”

我對他說:“不瞭解你的人可能對你有一些看法,但其實你是我認識的圈內最累的老板之一,工作可以放給你的幾個兄弟多承擔承擔。”

老應最後信心滿滿的回瞭我一句,“其實我是扣扳機的那個人。”

行業都認為應書嶺是玩資本的,但在gamelook眼裡,老應是一位一直站在行業的風口上扣扳機的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