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商務社交BSNS,就必須擺出Linkedin,其去年淨利潤超過1500萬美元,2011上市後市值高達百億美元,今年6月的獨立用戶訪問量更是超過MySpace,成為美國第二大社交網站。
此外法國最為知名的Viadeo由兩位大學畢業生在2004年成立,目前年營業額超過1000萬歐元。 2006年由兩位德國企業家創立的Xing,目前宣稱已擴張至全球超過200個國家。
BSNS畢竟是SNS的一種,必須要遵循SNS的某些特質(本質)。
網站產品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滿足了其目標用戶人群的特定現實需求。從本質上來說,任何網絡形式(BBS/SNS/BLOG/MicroBlog/……)都是在用網絡的形式直接映射或者復制我們的線下生活。拿偉大的Facebook為例,網站上面的狀態、日誌、相冊、分享等直接對應著線下的一個人聊天、吹牛、炫耀、羨慕、泡妞、悶騷等行為。
而網站可以存續下去的基礎是提供了用戶可獲取的價值。用戶不可能上BSNS來玩玩小遊戲、看看美女相冊,而是使用網站提供商務關係的工具化,衝著解決實際問題而來。
社交網站肯定是依託於人際關係(這好像是一句廢話)。但哪些關係才能稱得上是商務關係,無非有這麼幾個:尋求商務合作機會(生產商、中間商、分銷商等);找工作與招人才。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兩大產品體系:人脈和招聘。下面我們分別來分析:
人脈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注重人脈關係的國家,人多好辦事早就被當成教義。對應著線下便是商務聚會、熟人介紹、交換名片這些活動。
而現實情況是,在網站上面維繫人脈關係的恐怕也不算太多(且不論在大部分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的意識和普及率都不高,就算是一線城市情況也不樂觀)。 Linkedin風生水起的一個原因便是其本土商務社交網絡環境發達。對中國網民而言,市場還處於培育的過程。
除了商業環境,信任機制也是一個不可能短時間內改變的問題。我們常常對於自己的直系聯繫人(即一度人脈)很看重,也樂意和直接聯繫人的聯繫人(即二度人脈)建立關係。但是只有二度人脈能夠提供真實價值的時候,彼此才會產生很強的互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現在要找工作,發現你的好友的好友的公司有一個意向崗位,這時你的第一反應是我要請這個人吃飯喝茶聊天了解一下信息(線下人脈的培育過程)。最後有兩種結果:A:成功求職,會建立一個在某一時間段內的雙向強聯繫。 B:不合適,只會有單向的若聯繫(詢問職位信息),隨即聯繫頻度慢慢衰減。
對於那些願意線上服務的人來講,產品需要解決用戶在網站上人脈獲取的取向和成本問題,即打通和控制。某個客服總監喜歡獲取同行業的CEO或VC類的人脈(這些人脈對自己有價值但高自己一層),但他同樣不是很喜歡和某個專員老是加自己為好友。
當然,網站的會員之間有著重合的興趣、行業、話題特徵,對應著產品也就是群組、圈子和討論。通過這些產品也可產品人脈的建立,但副作用便是用戶獲取、維護真實有用人脈的成本增加,且有一部分會流向娛樂化。
不過正因為這些需求和不可靠性的存在,才為網站的服務收費提供了契機。
招聘
單純對於招聘來將,粗略氛圍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而社會招聘,高端的可以走獵頭(當然現在的獵頭市場亂的很、大量的小獵頭充斥市場以收集大量建立為目標,頗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味道)中低端的職位大部分已經走網絡渠道。這裡的招聘談的是社會話的招聘。
三大招聘網站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將線下招聘流程網絡化的通道。網絡化將招聘的渠道成本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卻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招聘質量的問題。企業發布招聘信息,個人上傳求職簡歷僅僅是在信息發布的層面打通,卻遠遠沒有提供雙方之間的深度溝通,加之國內信用體系的不完善,招聘的效率和質量自然不可能很到位。一言蔽之,招聘要有效果,必須有相應的措施保證需雙方的信息的深度交換。
相比而言,社會化的招聘有幾個獨到的優勢:
1、充分利用了你的人際關係即人脈,不僅可以使招聘的精度提高,信息可以更有效、有質量的傳遞;
2、信息的透明度增加。通過微博推薦過來的人,公司不僅可以通過簡歷獲取信息,更可以通過微博來考察這個人的真實狀態;
3、社會化的有效、快速傳播及輻射特性對於擁有品牌的個人和企業會使其價值擴大化。
就是目前來看,線上商務人脈關係維護還處於發展階段,通過社會化和人脈招聘是體驗BSNS網站價值的優先途徑。故如何設計一套利用社會化及人際關係解決信息對稱及招聘效率的產品將決定其是否能走得更遠。
後記:
一款有著明卻的目標用戶定位和內在需求驅動力的產品實在是少之又少。因為,人(尤其是中國人)是複雜的感情動物—需求、情緒多種多樣。所以大部分的產品除了要滿足用戶顯形需求外,就還需要教育用戶-找到他們的隱形需求並且產品化。找到一個容易教育的用戶群並且提供給他一個完整的循環週期的產品,網站的價值有了,離盈利就不遠了。
附:
目前國內的BSNS網站:
若鄰網:2004年設立並上線,中國中最早模仿的商務社交網站。可惜的是,網站的定位始終不明晰,逐漸的淪為了資訊社區。
大街網:2009年3月上線運營,以學生群體為先發運營策略,截止2011年6月,註冊用戶已達620萬,遍及全國3000餘家高校。 2011年7月,宣布獲得了富達、新東方、和通三家機構的千萬美金級融資。
天際網:於2009年3月被Viadeo全資收購,目前整個集團有3500萬用戶,其中中國用戶大概是600萬人。站內擁有大量中小獵頭髮布的職位。
優士網:堅持採用邀請制走高端路線的,前4個月由100位創始會員壯大至30萬會員,集中了目前中國84%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人士。但是網站產品使用和體驗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經緯網:隸屬於千橡互動,已與智聯招聘聯合,主打將商務社交網絡與高質量的、基於社會化搜索引擎的問答模式相融合,致力於創造高效率、高隱私和高質量資訊內容。網站上面殘留著大量人人網的影子,所謂商務智訊的聚合能力還有待考察。
來源:讀者投稿,原文鏈接,作者: @阿狗小明http://weibo.com/withink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