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新新創業達人”暨創業課堂上海交通大學站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正式啟動. 淘米網CEO汪海兵也從自身經歷著手與創業者進行分享,他從校園經歷講起到騰訊工作,再談到選擇創業創辦淘米網,令他感悟最多的是:大學生不要過多有目的性地選擇未來,而是應該做好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創業不能單憑好的點子,積累創業能力和智慧非常重要,否則創業中途容易遭受挫敗。
針對創業的高失敗率,汪海兵的觀點是:不能把創業看得太單純,它是一個非常系統性工程,需要團隊、合夥人、投資人等共同實現,包括自己的家人。汪海兵的最大感受是:創業過程其實是CEO快速學習和不斷反思的過程,CEO的學習能力決定著企業的成長空間。
以下為上海淘米網CEO汪海兵演講實錄:
汪海兵:大家下午好!
在這樣一個吳總後面講壓力總是很大的,我首先想講一個我和交大的故事,雖然我不是交大的學生。 2006年6月,我到上海來出差,那個時候我在騰訊,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在MSN上遇到了我在大學裡面企慕已久的一位女生,那天下午我說我出差沒事,你在哪裡,她告訴我在交大讀研究生,於是就在交大見面,就是那一次見面她現在成了我的太太。
因為我在深圳,在2007年7月份,就是兩個人在一起一年都沒有在同一個城市,她一直在交大安泰管理學院,所以我對交大的校園非常熟悉,這裡有我很浪漫的記憶。在07年的7月份,她將一個很殘酷的問題擺在我面前,我們一直都不在一起,好像也不對,我明白他的意思,我告訴她說,為了表達決心,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寫上了她的名字,我說我以後一定要到上海來的,於是就過了。一個月又來問我,正好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我依然選擇了到上海來創業,其實真的大部分的原因是為了她。
我在別的任何場合都沒有講過這個故事,我怕媒體會說,其實今天講所有的媒體也好,所有的人都在看,我從一個04年大學畢業,在騰訊工作三年,出來創業三年多,就能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都覺得很奇特。其實我在紐交所敲鐘的一瞬間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件好像還不錯的事,真的。
今天主要想分享我在大學裡面遇到的三件事,其實剛才已經講了第一件事。我1997年進大學,我17歲,我記得非常清楚9月份去報導,那個時候我是第一次去小縣城,我家是安徽農村的,我第一次到大學裡面,第一次到城市,我感覺像一個豁然獲得自由飛翔的鳥兒,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感受。我記得那個時候特別羨慕城市同學們的酷,那種我也說不出來的感覺,於是我很快用我僅有的學費,中間的生活費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就是這輛自行車為我在大學裡面發生了第一件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
我記得是1997年的10月份,我下課從西邊騎車到東邊趕下面的一堂課,因為那時候年少輕狂,把車騎得飛快,結果一不小心撞上了一位女生,並且非常奇特的是當我撞上她的一瞬間,我發現我的車停了,我穩穩站在她裡,但是她倒在我腳底下,一群人圍觀,我只是大一新生,我班上的同學指著我和周圍的人說,是他幹的,不是我幹的。
後來那個時候也沒有手機,也沒有什麼,他們班上的同學追上來要寢室電話,我中午回到寢室的時候接到電話說是骨折了,我當時不知道意味著什麼,我17歲剛進一個多月就撞了這麼大的禍,我馬上打電話說你不要告訴你爸媽,我也不要告訴我爸媽,她也同意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就是我們要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接下來我體會到什麼叫傷筋動骨一百天,我說從來沒有服侍人這樣,我每天到食堂端一份骨頭湯,說是病號餐,最糟糕的是到最後的時候因為到一月份寒假了,還要考試,我記得非常清楚,我說你們這個老師是怎麼排的,為什麼每一次你考試都在五樓,我考試在一樓,我每天要背她上五樓考試,然後我在一樓考試。其實這件事情現在想起來,後來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寢室還成了聯誼寢室,我記得很清楚。
其實這件事情在我後面的成長中,一直不停地提醒我,她告訴我她其實讓我和我的同學顯得稍微成熟一點,我認為深深告訴我兩個字,責任。我覺得真的進入大學開始,我們才真正理解了我們原來要去承擔責任,而我認為如果當我們連責任這個詞都不可以去深刻理解的時候,創業這個詞是會離大家非常遠的。當你經過100個投資人的面談,就是所有的路演的時候你背回來的絕對不是美金,是責任,所以這件事情一直在我印像中非常深刻。
第二個故事,我高二的時候就參加高考,那個時候我的語文成績特別差,我高二的時候考中科大的少年班,結果語文150分的捲子考了75分,我還很興高采烈和我爸說考了75分。高三正式參加高考,我爸問我語文考得怎樣,我感覺還不錯,成績下來又很告訴告訴他,我考了76分,我的本科讀的是電力系,我的同學都在搞強電、高壓的行業,我在進大學不久,我們學校的記者團在招聘,我就糊里糊塗報名了,我就跟他們說,我說語文只考了76分,可以進記者團寫東西嗎?我認為進記者團要有很強的文字功底,後來我在記者團。我大學本科四年有三年都是在學校記者團度過的,我進去之後才發現當記者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寫文章,我發現當記者最重要是你要發現新聞,然後才能把新聞做出來,所以你怎麼才能發現新聞呢?這就需要你對你生活一切都非常敏感,於是有一段時間,我在我們班上是有名的,每天都會和班上同學說,你看,你昨天的頭髮是往今天吹的,今天是往這邊吹的,要統計一下今天學校有多少學生的髮型變了,我發現應該去問一下理髮店的生意,這就可以說明我們學生的頭髮是怎麼變的。
我在記者團的第一個職位是西邊聯絡員,因為我們學校東西很大,一直做,做到大三下學期的時候,是我們學校記者團的團長。那個時候的暑假我到北京去實習,那個時候我的理想是要當極富正義感的記者,我在《北京日報》做社會記者,採訪了很多社會的陰暗面,在那樣的情況下我要做無冕之王,要為社會的不公平去伸張正義。這樣的一件事情在後來回想中,和我一起進記者團有很多人,但是最後像我這樣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學生作為學校記者團團長非常少,我在想是什麼讓我這樣,這叫執著。
這是我在大學裡面學得第二堂課,如果你在一個社團裡面很努力從點滴小事做起,連續做三年,你一定在這個領域裡做得比別人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同學和同學之間的差別就在於你付出的時間,你的執著時間比別人長一點。有一個故事是說如果我們能夠連續一件事情做十年,基本上你能達到奧運會的水平了,我不知道,沒有試過,但是在我心裡是這麼想,因為我想做三年就可以成為記者團的團長,那個時候如果當記者一定會是好的記者,所以這是我要講的第二個詞——執著。這個詞也是我在後來創業過程中感受最深的詞,因為只有你有執著的意念才會真正遇到所有困難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永遠都不放棄,永遠都不退守,永遠都是去面對困難。
第三個故事,我首先要澄清一下吳總剛才講的事。其實我非常同意吳總剛才的觀點,在大四開始,我展開了一個全新的創業,我在記者團做到了團長,這個時候我們學校居然給了我保送研究生的資格,我本來想當記者算了,後來學校說還不錯,保送我進了計算機學院讀研究生,我想那研究生這三年干什麼呢?於是在2001年的時候,互聯網的大潮我趕上了,那個時候我記得我們宿舍的網線是我們自己動手去舖的,在那個時候開始,我感覺上從零開始做一件事,就是正式去接觸了互聯網,並且在學校創建了第一個互聯網團隊,建設了現在的華中大在線,就是當時學校最流行的網站,也是三個人從零開始,我記得非常清楚,當第一次把服務器搞起來,全國在搞大學合校,我們也在搞合併,我們在網上進行了圖片直播,那一天學校的領導非常高興,這是什麼,怎麼可以實時看到網上的圖片直播,於是我們很快得到的學校的支持。
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技術真的很差,我們不會用數據庫,只會用靜態的HTML,我們去寫,後來會用數據庫了,但是就在第一天,在那一段時間,我們的服務器所有從零開始,從服務器的購買到服務器的安裝、運營、維護,所有都是我們自己在做,我自己就睡在服務器的機房裡,我們的團隊也要自己在學校裡招人,我們的團隊快速從3個人變成20多人。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在學校做得非常好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發現我們團隊人的動力不強,因為大家是按照學生社團做這個事情,發現沒有什麼再好做下去的感覺,於是我們開始做生意,我記得非常清楚,我大一的學費是家裡給的,大二、大三、大四都是我貸款的。讀研究生的開始做生意,那段時間我不停地去和很多公司去談,談什麼呢?就是幫他們做網站,那個時候做網站我覺得就是像吳總說的,像季琦佈線一樣很神奇,很多企業感覺做一個網站是了不起的事情,不像現在做個網站只有600塊,我當時去談長江證券,他們的整個官網都是我做的,一單3000塊錢,很多了。
由此我在學校裡面,所有學校各個部門的網站全部都請我們團隊做,學校很有錢的,我還給他們優惠、打折,那個時候我們在學校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學生團隊了,那個時候讓我懂得了商業,讓我開始知道賺錢是什麼概念,請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經常總去想創業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第一個反應是希望告訴別人一個非常偉大的辯解,對我們學生來說創業的首要目的就是賺錢,賺大錢。那一次經歷讓我感受到商業的力量,讓我感受到原來智慧是可以換成錢的,一直做到了研究生畢業,應該說這件事情對我的經歷也是非常重要。
這三件事每每回想起來感覺是在大學裡面感受最深的,當我畢業的時候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其實那個時候坦白說學校覺得我做得不錯,願意給我錢,給我50萬,在武漢成立一個公司,叫什麼網站製作公司。這也是一種創業,對嗎?但是那個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思考,我覺得我不行,我沒有選擇創業,我沒有選擇拿那50萬去建一個所謂的網站製作公司,可能是因為我做了太多的網站,我發現這個東西未來可能會快速地被某種東西取代,於是我也像其它同學一樣去參加校園招聘,然後很失落地進入了騰訊。
因為大家要知道,在2003年的時候,騰訊並不是特別好,那個時候最牛的是三大門戶,新浪、搜狐和網易,所有進這三大門戶都非常驕傲,當然我們班上絕大部分進了華為和中興,華為的條件是我們班上是個人就要。我沒有進三大門戶,今天站在這裡可以說,我去網易面試過,我沒有被錄用,因為丁磊在學校裡面宣布他只招程序,我說我的程序寫得不好,因為做生意去了,所以沒有通過。但是騰訊在整個武漢招了兩名產品經理,也就是互聯網的產品經理,我是其中一個,這也是讓我像濟奇(音)一樣挺驕傲的事。
於是我進了騰訊,我想講一下我的經歷可能會給大家很真實的感覺,我想講一下我在騰訊的經歷,然後為什麼創業,我進騰訊的時候騰訊也才400、500人,非常不正規,我很失落,像很多應屆畢業生現在到淘米一樣失落,我和他們也是這樣講。我失落到什麼程度?所謂的帶我的導師連吃飯都不帶我一起吃,他們一起吃飯,每天讓我一個人吃飯,我一個人到深圳,人生地不熟的,我們一起進騰訊有150人,但是在騰訊前三個月都沒有事情做,至少我的導師從來不安排事情。
於是這三個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20%的人天天在鼓動這個公司太讓我們失望了,應該走,有20%的人說天下的公司都一樣,我在這三個月做的最大的事是把全世界所有互聯網公司的服務都寫了非常詳細的分析報告,然後發給我的領導,我也不管看不看,坦白說從來沒有回復過,但是我很享受寫的過程,我後來發現就是因為寫了這些過程,讓我對整個產品的體驗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我非常清楚我當時分析了雅虎整個中國郵箱市場,還有163、126,還有中國人,還有傳說中的FM365,我就去分析。
這樣的經歷讓我收益非常多,在我進騰訊半年之後,我自己提出一個想法,我說要做一個桌面上的寵物,叫QQ寵物,公司所有的人都覺得這不是遊戲,也不是互聯網服務,這到底是什麼呢?我說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是我知道很多人會喜歡。於是我又從零開始去搭建了這個團隊,用半年的時間把它做出來,直到我離開騰訊的時候,這個產品是全世界最多人用的虛擬寵物,有超過1.5億人擁有這個虛擬寵物,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沒有人用過。
我講我在騰訊的經歷是想告訴大家兩點,第一,其實我們非常多的時候在做的事情都冥冥之中決定了你的未來,請不要太多帶有目的性去選擇你的未來。如果三年前誰來問我三年之後的我怎樣,我會告訴他三年之後的我是這樣的嗎?不是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做好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在騰訊的經歷告訴我第二個,現在的創業能力和智慧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學習能力,沒有好的基礎能力,我覺得大家即使可以憑一個好的點子開始,你也一定會在中途被某種因素而挫敗。我一直都很感激騰訊,他給了我這兩點。
最後,我想送三句話給我們每一個在座的學生,其實我一直非常懷念我的大學生活,第一句話說在大學裡面,我們最重要的是真的讓自己做一個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不知道大家怎樣需理解這句話,最基礎的就是聽說讀寫,一定要把最基礎的能力在大學這個寶貴的資源和條件下做到極致。我在進大學之前從來不敢在100人面前講,但是當我當上記者團團長可以在幾百人面前侃侃而談,我們在大學刻意追求很多的東西,忘記了對自己基礎能力的培養,實際決定了你以後能飛多高,能走多遠,非常重要的就是你的基礎能力。
第二個,做一個對社會敏感的人,機會永遠都會伴隨著你。我們很多時候在孜孜尋找機會,實際是因為我們敏感的習慣,如果你擁有敏感的習慣,你會發現充滿著機會,我點點洗澡都發現了這個社會充滿了機會,大家洗澡的時候有覺得有什麼商業機會嗎?我每天都在想,這個問題要是誰解決了,我一定為我們家換一個,每天都要調這個溫度,我發現美國也是這樣的,所有的機會都源於我們生活中,請對生活敏感一點,解決你自己的煩燥往往就是創業的機會。
我面試的時候經常問,你知道上海市有多少人嗎?你知道上海的市委書記是誰呢?很多人很好笑,這就是和你有關係,這就是你和社會的敏感,因為你的生意是源自於社會,回饋社會,你只有了解社會才能做生意。
第三個是我今天最想講的話,我說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當下的大學生,其實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機會,我們失去的,我們未來可能會回頭髮現失去的恰恰是最寶貴的四年校園生活,所以我認為從我的觀點來看,請首先抓住好這四年在交大這麼美好的校園裡面的美好生活,該談戀愛就一定要談。
今天就分享這麼多。謝謝大家!
主持人:汪總最想分享給大家的話,我發現鼓掌最熱烈的是第三排的男生,所以一定是目前熱戀中的同學們。
謝謝汪總,平時在網絡上見到很多關於汪總的報導和傳說中非常低調的公司,連他的投資人對汪總也是讚不絕口,今天聽到他的演講,突然他發現不是一個我想像當中的汪總,他只是一個可愛的80後,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就是一個大男孩,他和我們一樣,就是一個創業者。五年後,也許三年,誰知道呢?也許在我們當中,又會出現新的創業者,你們就是下一個創業的達人。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