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而今年各獨立網店、購物平臺更是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並都已站穩腳跟。對於這麼多購物網站,我們來篩選一些比較知名的網站進行優劣勢對比分析。
目標:由於購物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有選購和購買兩方面,這篇文章主要就購買流程進行展開分析,尋找最佳購買體驗。
場景:
- 只分析購買流程,所以我們假定買家已找到一個目標商品(不排除還有別的想買)
- 購買實物。
- 統一採取支付寶支付。
- 由於並非所有平臺都支援非會員購買,所以在此假設使用者已是會員,對於非會員購物流程的對比分析以後再上獨篇文章分析。
- 收貨位址統一。
分析:
首先我們定義一個好的購物流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其實就是要步驟少、購買快,最理想的當然是所想即所得,但又不自作聰明的設計。
操作步數(獨佔視窗浮動層同樣算做一步):
我們先簡單統計一下各個網站的購買操作步驟,因為這是比較好量化出來的。
淘寶 | 拍拍 | 當當 | 京東 | 1號店 | |
---|---|---|---|---|---|
非第一次購買/買1件 | 1 | 1 | 3 | 4 | 3 |
非第一次購買/買多件/同賣家 | 2 | 2 | 3 | 4 | 3 |
非第一次購買/買多件/多賣家 | 2 | 2 | 3*n | 4 | 3 |
第一次購買/買1件 | 1 | 2 | 5 | 6 | 4 |
第一次購買/買多件/同賣家 | 3 | 3 | 5 | 6 | 4 |
第一次購買/買多件/多賣家 | 3 | 3 | 5+3*(n-1) | – | – |
從表格看出淘寶和拍拍兩平臺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操作,唯一不同的也只是一個獨佔浮動層的前端表現方式的不同;順便列出了其它三個電子購物平臺,它們都 是B2C傳統必須經過購物車購買,還有多餘的操作是收貨位址和物流方式的層層確認上有了很多不必要的操作,這多半都是為了系統穩健性的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很 好的解決導致的,只有當當的加入購物車後的獨立跳越網頁去提示操作結果的做法實在多餘。
操作細節:
在淘寶和拍拍在大體購買流程上難分伯仲的情況下,細節成了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們下面主要就操作流程上的細節區別做一下分析。由於兩者在未登錄情況下的處理都相同,流程也統一,所以下面只說已登錄的場景。
1)同款多型號商品
淘寶:
拍拍:
同樣是買同樣一個東西,只是size不同,我們都會認識是同一款商品,對於賣家,他們不希望同樣的商品進行重複的添加,對於買家也希望同一款東西能在一個地方挑選,因為只是size不同。我想只要是在淘寶有過購買經驗的都多少遇到過這個玩意,其便利就在此多做解釋。
至於拍拍沒有做應該僅僅只是技術投入上的問題,在此就過多闡述。
2)加入購物車提示
淘寶:
拍拍:</p>
首先最為只管的感覺,淘寶的黃色的、警示的、UI統一的「去購物車結算」按鈕非常醒目,旁邊的「再逛逛」也與「去購物車結算」按鈕一大一小、相互凸顯。
而相比之下拍拍的這個提示框的兩個關鍵按鈕就設計隨意了些,非常常規的以局外人的視角在表述這兩個按鈕的用途,特別是「查看購物車」的文字,沒有任 何付款的衝動,對於初級網路使用者可能也會不知所云。在拍拍的這個提示框裡值得注意的是「查看該賣家的其他商品」,什麼場景下使用者會需要這個按鈕?使用者買了 一件運費和商品價格相當的商品,想多買一些,會感覺沒虧太多在運費上。但我們注意到,這個框是需要使用者觸發「加入購物車」才出現的,也就是說這個提示是用 戶事先就確定要買多件商品的時候才會觸發出現的,所以這個提示的「性價比」並不高,反倒在這個狹小空間影響了其它沒有此需求的使用者進行主流程操作,我的建 議是將此提示放在購物車頁面裡會更恰當好處。
還有個細節是在彈出框的位置,淘寶應該也是特別處理過的,剛好擋住兩個購買按鈕,使購買流程始終在一條主線上,不會產生分支的可能。
3)訂單提交頁(單件)
從之前做商城時的訪問計數器的分析表明,有很多准付費使用者都會是從這裡失蹤的,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頁面,所以要儘量讓這個步驟保持簡單、流暢。
怎麼才是簡單的?讓使用者操作少,填寫得少,看到的少。
這點上淘寶再次優於拍拍,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整個頁面的排版不同,拍拍是1欄,淘寶是2欄。
我想拍拍是想讓流程更順暢,單一化,所以採用單列的佈局,不過也隨即帶來了弊端——頁面高度的增加。淘寶的表單基本上在第一屏(包括 1280*768)基本都能展現完全,即便我還多於5個的收貨位址,而拍拍在收貨位址處的間隔太大,更加拉大了頁面高度上的差距。雖然拍拍在運送方式的選 擇框採用的一行多個的相片順序來壓縮高度,但在這類需要對比的選項之間(特別是數位對比),縱向排列明顯要優於橫向排列。
淘寶也並非沒有缺點,淘寶的「顯示全部位址」連結脫離了使用者的操作視線,建議參考拍拍同樣放在收貨地址清單的最下方。
綜合來看,在大方向上淘寶還是略勝一籌,只是在細節上各有千秋。
(PS:湊巧的事,淘寶和拍拍竟然在都在「匿名購買」的選擇框都是不可以點擊文字選擇,粗心到一個地方了,呵呵)
總評:
經過兩者的比較,如果在沒有新的產品需求的情況下,滿分設為10分的話,淘寶我給8分,拍拍7分。我覺得從流程上來說體驗已經很簡單了,接下來的工 作可以在資料分析基礎上做一些智慧化的嘗試,比如不同種類的商品,實物還是虛擬的?不同價位的,不同地區,不同使用熟練度的使用者……依據這些進行區別對待 (有些類別的商品已經在做,比如遊戲交易)。
<p>先就這麼多吧,希望大家多拍磚,呵呵。下次有空再來寫篇關於選購流程的對比分析吧。
源位址:HTTP://terran.cc/blog/des……shopping.html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