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作者是移動服務平台供應商Urban Airship首席執行官斯科特·凱維特(Scott Kveton),他是手機應用策略和雲基礎設施方面的專家,對應用運營模式、用戶黏性、開發者生態圈和雲計算等領域頗有研究。他在本文總結了Android應用開發商創收需執行的事項和禁忌。
Android平台的應用內置付費功能是現在最有吸引力的應用創收途徑之一,許多Android應用開發商正通過提供可開啟內容、付費下載模式、應用升級、遊戲擴展內容以內容數據包等方式從該平台獲利。
Android應用開發商在產品中植入內置計費系統(以下簡稱IAB)時需要要注意幾個事項:
需執行的事項:
標註該應用含有內置付費功能。要在第一時間告知用戶,這款應用含有大量可升級的潛在功能或內容。
顯示具體的支付流程。不可讓用戶感覺自己是在無意間付費下載應用,也不能讓他們對自己點擊購買按鈕後的下一步操作茫然無措。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用戶退款的情況發生。
嘗試不同的定價策略。可以推出不同售價的內置付費功能,有些用戶可能不喜歡一次性花20美元買下功能齊全的應用,而是希望以更低的價格下載簡裝版應用,應該為不同用戶提供多種選項。
注意:iOS和Android平台的應用定價模式存在較大差異。蘋果應用的定價採取了“分級”策略,第一級就是0.99美元,並由此逐漸遞增, 而且蘋果還可以針對國際市場轉換貨幣單位。而Android卻沒有這種“分級”系統,開發商只能製定一個固定售價,Android才剛開始採用國際貨幣轉換服務,但目前還並不是很可行。開發者需要關注谷歌在這方面的政策走向。
要善於評估免費運營模式的營收策略是否有效。用戶一般都沒有應用具有多少價值的概念,有些用戶最初可能甚至不願意為之消費0.99美元,但他們對其形成依賴後就不一定了。只要他們對應用投入一定的時間後,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覺為為額外功能和內容付費。開發商採用免費運營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吸引用戶,這種方式比自己直接為應用定價更容易為用戶所接納。
注意:應用內置付費功能可增加每一次下載量所創造的價值。免費應用的下載量是付費應用的10倍左右,用戶規模擴大了,付費用戶轉化率也會隨之上升。要記住,付費下載應用只能向每名用戶收取一次費用,而應用內置付費功能卻可以通過每名用戶源源不斷地創收。
利用移動渠道的優勢,重新包裝並發布歷史性的內容。多數公司都具備一些可轉變為內置付費功能的內容。例如一款新聞應用,就可以將過期刊物甚至是單獨的一篇文章作為內置付費功能。而一款藝術家唱片應用,也可以推出在線版曲目和錄音版等內置付費功能。許多品牌公司都有不少粉絲願意花錢消費的歷史性內容,開發商應充利用這一創收優勢。
要考慮應用內容的大小。在原版應用的基礎上添加內容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讓用戶下載後開啟其中隱藏的內容,二是提供內置下載的額外內容。多數應用都有一個限制性的大小,iOS允許用戶通過WiFi網絡下載20MB以上的應用,而Android卻將應用大小限制在50MB以內。在這一方面,含有待開啟內容的應用,遠不如帶額外下載內容的應用更有彈性。因為這種應用已經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如果要在其中添加或者更改內容,唯一的途徑就是更新應用版本。開發商需留神,這些額外內容可能增加應用的複雜性。
訂閱付費模式值得考慮。對任何應用來說,訂閱模式都是一種實際可行的方法。開發商可以先提供一些免費內容,向用戶展示其潛在價值,然後通過訂閱模式提供付費內容或無限量內容,這種策略遠比僅採用移動廣告網絡更有效。
需避免的情況
不可低估市場潛力。據獨立市場數據分析公司AndroLib調查顯示,Android應用增長率在過去幾個月中勢頭不減,Gartner也預測Android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在2012年將達49.9%,總之Android平台發展潛力無限。
不可倉促推出功能不完善的“半成品”。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讓應用自成體系,同時又能夠刺激用戶消費更多內容。一款無實際用途的產品,或者價格虛高的應用,根本無法促使用戶付費購買更多內容功能。而一款只有具備9.99美元內置付費功能才能運行的免費應用,也同樣會讓用戶大倒胃口,消滅他們的消費慾望。
不要抱怨谷歌或蘋果的30%收益抽成。這兩個平台都為開發商帶來了大量用戶,30%的抽成是它們應得的報酬。
不可推出功能缺失或內容無吸引力的免費版應用,以免讓用戶徹底喪失興趣。開發商需把握好讓用戶覺得產品物有所值,同時又願意再度為之買單的平衡性。
不可忽視應用的持續更新。新功能和內容可不斷增加回頭客的數量,而這些用戶正是最可能購買額外內容的付費用戶。 《憤怒的小鳥》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它通過不斷推出新關卡增加了用戶黏性。取悅用戶是開發商的終極目標,只有實現了這一點才能夠順利創收。
不要輕視應用內置付費功能或計費服務的難度。這些功能的設置需要開發商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實現了這一功能,開發商就有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總之千萬不可忽視正確植入內置付費功能的重要性。
iOS和Android平台之間的關鍵區別
谷歌IAB通過Google Market/Checkout處理所有的交易。該系統的所有政策條款均適用於Android IAB,所以Android應用開發商必須自行處理稅收和相關記錄等事務。而iOS卻與此不同,蘋果會妥善處理所有與應用有關的項目,除此之外,還提供了所有的國際繳稅等相關服務,而且還支持發行商了解這一過程的所有情況。
Android用戶通過Google Checkout帳戶才可以完成交易。在這個過程中,與穀歌服務相關的信用卡和支付信息總會不時彈出應用界面。而iOS的應用內置付費功能則與用戶的iTunes帳戶綁定,所以不會帶有其IAP的品牌廣告。需要指出的是,雖然Android平台主要採用Google Checkout作為支付選項,但其他第三方計費服務也在不斷增加,開發商應時刻關注這一平台的新動向。
谷歌的應用內置付費功能API無法傳達應用目錄(包括價格)的所有信息。而iOS卻支持開發商更便捷地設置相關信息,因為該平台可通過開發商的iTunes Connect帳戶直接調用其產品售價和產品描述。
Android和iOS這兩者在識別終端用戶等服務方面都還不是特別理想,這就為退款操作帶來了麻煩。但在這一點上,谷歌的做法略佔優勢,因為其應用發行商可以使用Market/Checkout帳戶的工具打點好一切,這些工具支持開發商取消用戶訂單、處理退款流程等事務。蘋果iOS則根本沒有 退款策略。
蘋果的貨幣兌換服務更容易為開發商所理解,而谷歌在方面的才剛剛起步。
無論開發商使用的是哪個平台,都需要清楚應用內置付費功能是一個機遇無限的市場。 (遊戲邦)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