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對於一款遊戲來說,給予玩傢的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畫面和音樂。在遊戲音樂方面,我們的到過鄰居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打造,至今也有不少經典的遊戲音樂廣為流傳。而隨著電子遊戲的興起,遊戲音樂也影響瞭全球無數玩傢甚至音樂人。甚至這些遊戲音樂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如同明星一般受人追捧。今天開始,gamelook也會不定期更新一些知名的遊戲音樂人的故事。
事實上,日本知名的遊戲音樂人實在太多,很多時候都很難分出一個高低。但從作品的知名度來講,日本最主流的遊戲類型應該是JRPG,而說到JRPG第一反應就是DQ和FF瞭及其開發商enix和Square(兩傢公司已經合並為SE),包括植松伸夫、光田康典、下村陽子、伊藤賢治等崎元仁等一系列知名音樂制作人都是出自於Square的,而我們今天就來講《最終幻想》系列的音樂人植松伸夫。
植松伸夫作為日本知名遊戲音樂制作人,雖然已經在2004年的時候正式從SE離職,並創立瞭自主品牌DOG EAR RECORDS,但近年來也是“大作”不斷,《藍龍》、《失落的奧德賽》、《最後的故事》中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去年FF之父坂口博信的最新手遊《泰拉之戰》就是邀請到植松為遊戲譜曲。植松伸夫的成名作是《最終幻想》系列大傢可能都如數傢珍,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他成名之前的故事。
從小時候開始,植松伸夫就對音樂很感興趣,在其小學4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和姐姐一起去聽瞭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音樂會,而這也一起瞭他與音樂長達一生的不解之緣。自此之後,尚且是孩童的植松一有空就會聽著廣播中的各類音樂。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還處於懵懂期,從搖滾到歌謠再到古典音樂,都有所涉獵。
而那個時候,植松也想著光是聽的話還不過癮,為什麼不試著演奏音樂呢?這個想法也就慢慢根植於還是孩童的植松的心底。然而這個想法一直到2年之後才得以實現。在其6年級的時候,他在祖父傢的倉庫裡找到瞭一把羊腸線做的吉他,這也是他的第一件樂器,自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雖然有瞭趁手的樂器,但是不會彈怎麼辦,當然這也難不住植松。因為那個時候的明星類雜志或者音樂類雜志一般都會收錄當時流行音樂的樂譜,隨意就一遍看著五線譜,一遍練習起來。
辭掉所有工作 一門心思做音樂
可以說,對於學生時代的植松伸夫來說,最大的愛好便是音樂瞭,但是如果是以音樂為職業的話,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首先,如果想考取音樂類的大學,就父母方面就不會同意。故此,植松在考取瞭神奈川大學物理系後卻把所有的精力都傾註在音樂課目,之後還在音樂教室打過工。
雖然有著4年在音樂界打工的經歷,但還是不得不去考慮自己的生計。在經歷瞭一段時間一遍打工,一遍創作音樂的過程後,植松突然認為這樣的工作狀態根本沒有辦法好好創作出音樂。
也就是在這樣情況下,他把所有的工作都辭瞭,一門心思做音樂。為瞭追求他的音樂夢想,一開始的時候,植松也會不間斷的給音樂公司或者廣告公司投遞一些音樂的小樣,但是更多的時候都是石沉大海,一直過瞭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才有瞭第一封回信。直到現在,植松伸夫回想起那段時間的狀態,仍然認為當時是痛並快樂著的。
大學畢業之後,植松伸夫來到瞭橫濱市日吉,因為那個時候這一地區聚集瞭很多夢想做音樂的人。他還在當地開瞭一間幫人譜曲的小店,並未不少廣告和電影作品進行譜曲。而其接到的第一份關於遊戲音樂有關的工作就是科幻宇宙題材的《CRUISE CHASER BLASSTY》。也正是因為這款作品 ,他結識瞭後來被譽為《最終幻想》之父的坂口博信。
現在想來,植松依舊認為:如果真的想進入遊戲業界的話,就算是測試員也好,首先就是不惜一切進入遊戲公司,然後與開發人員成為好友,這也可以說是其成功的秘笈之一。在進入SQUARE之後,植松每天天的工作都是與音樂息息相關,這也是他熱衷於與這份工作的一大原因。雖然當時周圍也有不少非議,但是他並不在意,因為對他來說創作音樂本身對其來說就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事實上,在電子遊戲的萌芽的時代,由於硬件限制通常隻能展現一些簡陋簡單的效果音,因此早期的配樂工作往往由略通樂理的開發者代為譜寫,而植松的加盟直接加強瞭公司當時在遊戲音樂方面的實力。植松表示,在這樣種種限制條件下還能譜寫出優秀的曲目也是一種樂趣。
植松在日前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在這個夢想觸手可及的年代,對於DTM(利用電子合成器制作曲子的音樂人)來說,想要做音樂的話隻要把自己的音樂上傳到網上去就行瞭。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做好音樂,以音樂為生計的話,一定要秉持這“除瞭音樂什麼都不做”的信念,這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對於這位偉大的遊戲音樂人來說,其曲風大氣而多變,而論起對其影響最深的音樂風格,就莫過於前進搖滾瞭。在一次采訪中,植村伸夫表示: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他正處多愁善感的中學時期。那個時候正流行前進搖滾,諸如齊柏林樂隊、深紫樂隊、艾默生、雷克與帕瑪、Yes King Crimson、平克佛洛依德、埃爾頓約翰、卡朋特等的音樂都給他造成很大影響,甚至一度還想成為日本的埃爾頓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