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Reader等看不到的訂閱的用戶點這兒觀看
如果不看歌詞,你會和我當初聽這歌的感覺一樣,是一首旋律優美的童謠.而這首歌的日文版,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宮村優子的作品.
國語版歌詞如下:
妹妹背著洋娃娃
走到花園去看櫻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
樹上的小鳥在笑哈哈
娃娃啊娃娃 為什麼哭呢
是不是想起了媽媽的話
娃娃啊娃娃 不要再哭啦
有什麼心事就對我說吧
從前我也有個家
還有親愛的爸爸媽媽
有天爸爸喝醉了
揀起了斧頭走向媽媽
爸爸啊爸爸 砍了很多下
紅色的血啊染紅了牆
媽媽的頭啊 滾到床底下
她的眼睛啊 還望著我呢
爸爸.媽媽.為什麼呀.為什麼呀
然後啊爸爸 叫我幫幫他
我們把媽媽埋在樹下
然後啊爸爸 舉起斧頭了
剝開我的皮做成了娃娃
(PS日本娃娃,在古時是用人皮做的……)
這首歌如果結合歌詞來看的話,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毛骨悚然.
據說這首歌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此“妹妹”原名為“北村玉上”,是一位將軍的外房妻子的女兒。
自幼變其貌不揚,而稍年長時則更為醜陋。
也因此父親從不見她,而玉子也不曾對父親留下任何感覺…
玉上因此不願見人,而日漸封閉。連自己母親與妹妹都不敢親近她…
只因為當時把醜當為一種會傳染的瘟疫。
而唯一能陪伴玉上的只有那一臉笑容且永遠如此的娃娃.不管早上晚上,玉上都抱著它…
悲哀的玉上終在十五歲正要花樣年華之時,因自悲與厭世之感,於自己的房間內上吊自盡…
更因為玉子自幼的封閉,根本沒有人會進她的房內。
就這樣,直到屍體頭髮由腰長到地板,衣服由白變為暗紅,才被自己的母親發現…
母親見此痛哭失聲,在處理完後事,母親一直無法忘去當時的情景,她將一切攬到自己偏愛次女的錯。
就這樣,母親也悲痛的日漸虛弱,終在自己30歲時,憂鬱而死
臨走前依然抱著娃娃,彷彿是認為自己就要跟著女兒一塊去了……
事情在母女的相繼去世下漸漸平淡。
不過總在夜晚烏鴉啼叫之時,傳出微弱之聲… !
“媽媽!我真的好寂寞”~“媽媽!為什麼你總是不陪著我?”
而傳出聲音的地方,正是她們母女自縊之處。
而屋內唯一屬於她們的東西,就只有那白臉微笑的娃娃!
為了平息人們的恐懼,將軍派雕工將娃娃的臉雕刻成貓臉(日本以貓為吉祥物),
但為了不再讓它發出聲音(跟本是將軍自己對偏房女兒的罪惡感所生的恐懼),將軍命人不准在貓臉刻出嘴
就這樣,娃娃放置在部屋內渡過了百餘年…..
而就在鎖國政策之後的一連串戰爭,北村一家被屠殺殆盡,當然也被強奪了所有的一切,
就這樣,身為洋人眼中的古物娃娃,被輾轉賣到各地
那娃娃幾年後被賣到某個玩具店當貨品,被另一個女孩帶
回了家。一天,她吃過晚飯後就背著娃娃到後園賞櫻花,然後她
忽然聽到一些笑聲—一些怪異的笑聲。
「媽媽...媽媽...」
那女孩開始感覺有點不對了,
她回頭一看,看到她的娃娃哭著叫媽媽…
雖然娃娃在這近百年內被公開於世,但故事依舊少為人知
而因娃娃的樣貌討好,所以贗品極多,流於各地。
但平常人收藏它就只由於它的討人外形。
擁有這如此淒涼故事的娃娃,你也一定見過,它就是那原為人樣的沒有嘴巴的白臉貓——HELLO KITTY.
希望那個叫北村玉上的可憐女孩在天堂能過得幸福。
在那裡,你永遠不會再寂寞。
—————————————耐心分割線——————————————-
還有一個唬爛解析版本(超長耐心看..)
首先讓我仔細分析一下這首童謠的歌詞:
妹妹背著洋娃娃
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
樹上鳥兒笑哈哈
相信眼尖的朋友們一定馬上就察覺出這歌詞裡不對勁的地方。
沒錯,故事的主角妹妹既然背的是洋娃娃,
那麽娃娃又怎麽會哭著叫媽媽呢?
經過詳細的推論,我們終於得到了事實的真相。
原來這首家喻戶曉,人人朗朗上口的童謠,
竟然隱含了一個淒涼而又殘酷的故事。
首先,由前述的疑點可知,
故事中「妹妹」所背的「娃娃」並不是一般的娃娃,
由他會「哭著」「叫媽媽」的行為來看,
恐怕這個「娃娃」暗指的就是人類的嬰兒,
那麽為什麽前面又要用「洋娃娃」來代稱呢?
這又有一層深刻的含意,我們等一下在做說明。
我們再先看歌詞的最後一句:樹上鳥兒(小鳥)笑哈哈
一般的鳥類是不會發出類似「哈」這樣的叫聲的,
而能夠發出這樣叫聲的鳥類,
也只有幾種叫聲叫為特殊或是能夠模彷聲音的種類,
比如九官鳥、鸚鵡、烏鴉等。
而其中,鸚鵡是外來種(還是保育類),
九官鳥雖然被飼養已有長期的歷史,但依然不是野外常見的品種,
只有烏鴉,不但生存適應力強,棲息地也遍佈全世界,
最有可能是故事中「哈哈笑」的鳥兒。
而對於烏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牠所代表的意象:
悲傷、不幸、邪惡、死亡。
所以,我們在這裡終於明瞭了作詞者用「洋娃娃」這個字的用意。
洋娃娃,是一種不會動的物品,沒有靈魂的玩具。
不會動。
沒有靈魂。
其實作者想要表達的就是「死娃娃」啊!
而歌詞中第二句的「花園」也是別具深意,
妹妹背著洋娃娃
走到花園來看花
這裡的花是「妹妹」想要讓「娃娃」看的,還是「妹妹」自己要看的呢?
答桉很明顯是前者,
如果是自己要看的,那麽沒有必要特地帶著一個「死娃娃」吧。
所以這裡的「花」指的是「獻給死者的花」,
而滿種著這種花的園地,
沒錯,這裡指的就是「墓園」,死者安息之地。
相信有人看到這裡會覺得很奇怪,
為什麽在第一二句就已經死掉的娃娃,
會在第三句活回來叫媽媽呢?
很簡單,因為作詞者在這裡使用了倒敘的手法,
也就是說,這首歌的故事正確發生的順序是3→4→1→2。
娃娃在被殺害的過程中哭著叫媽媽,
烏鴉目睹了行凶的過程,在樹上發出淒厲的叫聲,
之後兇手便背著娃娃的屍體,
帶到墓園中安葬。
實在是難以想像這首童謠的真相竟然會如此的血腥殘酷,
然而,更殘酷的是這起事件發生的原因。
大家可以想想,這位兇手「妹妹」為什麽要在殺害嬰兒之後,
特別加以安葬,而又是為什麽,作詞者要稱兇手是「妹妹」呢?
葬禮是一種特別的儀式,有追思懷念故人的意義象徵,
如果是普通的殺手想必不會懷念被他下手殺害的對象,
所以這名兇手恐怕與被殺害的娃娃有某種程度的關係。
再者,「妹妹」這個詞有許多含意,
第一,這表明了兇手是名女性。
另外,「妹妹」這個詞通常被用來形容幼小,年輕(未成年)的女性。
再更深一層,「妹妹」這個詞也常被代用來稱呼色情行業工作者(酒店小姐等)。
看到這裡,答桉已經呼之欲出。
但是還有一個疑問,如果作詞者只是要表明「死娃娃」的意念,
為什麽一定要用「洋娃娃」,而不用鐵娃娃、木娃娃、石娃娃,或是直接用死娃娃呢?
問題就出在這「洋娃娃」三個字上面,
為什麽說這個娃娃是「洋」娃娃……
這件事情的真相恐怕是這樣的:
有一名以賣身為業的年輕女性,
在許久之前曾經接待過一名異國的男性,
或許她對這名男子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印象,
不過是眾多恩客的其中之一。
但是,這名女性懷孕了,
在十個月的辛苦之後,她生了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嬰孩,
「這是個雜種仔啊……」
女子心中明白,
先不說她太過年輕,或是身為風塵女子養育孩子的艱辛,
光是這個孩子的外表就會讓這個社會極盡所能的排斥他了。
那時的社會風氣仍是保守而壓抑的,
這個孩子一生都會被歧視、排擠,一輩子痛苦。
作為一個母親,萬萬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
但是,那依然是自己的孩子哪……
女子猶豫了許久許久,孩子都成長到牙牙學語的年紀了,
「不行,這樣不行!是時候該做個了斷了……」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
女子帶著那個孩子來到一處荒郊野外,
一排排的夜鴉縮著翅膀沉默地凝視著這對母子。
女子將孩子放下,接著發了瘋似的用雙手緊掐著孩子幼弱的脖頸,
孩子痛苦而無助地掙扎哭喊,喊著面前那正親手殺害他的兇手,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哭喊聲漸漸止息了,同樣漸漸消沒的是孩子的呼吸與心跳聲,
寂靜的黑夜中,鴉群淒厲的哀叫刺耳,而那微弱卻無一刻停止的,
從女子雙眼落到孩子臉頰上的滴水聲,竟是如此的清晰。
……
女子背著孩子冰冷,不再有生氣的屍體,
在荒草叢生的墓園中緩慢行進著,
她口裡哼著溫柔的搖籃曲和童謠,一首一首的,
正如同孩子生前每晚她都會唱著哄他睡的那些。
女子親手挖掘出了一個小洞,
讓孩子用安祥的睡顏躺臥其中,
再輕柔而憐愛地在孩子身上撒下一捧捧的泥土,
過了很久很久,
直到泥土覆滿了孩子的身軀,
直到女子唱完了每一首歌,
這位母親才捨得離開她孤單的孩子。
–
Game2遊戲冷笑話分享: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本文來自冷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