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戲市場年度盤點:手遊競爭白熱化

對於許多玩傢來說,日本是電子遊戲的精神傢園。不論是京都的任天堂總部,還是東京秋葉原的燦爛霓虹都讓人心馳神往。即便拋開歷史淵源不談,日本的知名開發商、發行商和遊戲系列的數量就足夠讓人嘆為觀止。在日本,主流思想對於遊戲文化接受與融合程度明顯高於全球其他地區。因為在PlayStation進軍歐美主流文化市場之前,《勇者鬥惡龍》、《最終幻想》和《馬裡奧》已經開始陪伴日本的70後、80後成長。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遊戲的續作及其同伴們至今仍傳承著這份愛,並幾乎感染到每個人。

16

這也許就是近年來手機遊戲盛行於日本的原因。所有人都將遊戲當作愛好,那智能手機就是最合理、最便捷的遊戲平臺。當主機市場還在苦苦掙紮時,2016年的日本手機市場正持續增長。於是,科樂美不惜拋棄海外市場也要轉型為主營手遊的發行商。而萬代南夢宮、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和索尼都早就通過移動平臺獲取大筆收入,他們分別憑借《偶像大師》、《星之勇者鬥惡龍》(Hoshi no Dragon Quest)和《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長期占據日本手遊收入榜的前幾名。

17

不論以何種標準衡量,任天堂都是日本的第一遊戲大廠。《精靈寶可夢:日/月》的首周銷量為今年最高,而Niantic的《精靈寶可夢Go》則是亂入日本手遊收入排行榜的唯一一款非日本產遊戲。提到它的對手們,大傢可能都不太熟悉:憑借《怪物彈珠》的成功,因同名社交媒體和博客平臺而出名的Mixi一躍成為日本最大的手遊發行商。LINE相當於中國的微信,也憑借極高的客戶占有率躋身頂級遊戲發行商之列。

後來,LINE還與迪士尼合作發行激萌手遊《LINE: Disney Tsum Tsum》,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而CyberAgent (《宏藍幻想》)、 GungHo(《智龍迷城》)和Colopl (《白貓計劃》)等公司現在已經能與史艾、世嘉等日本老牌大型遊戲公司平起平坐。值得一提的是,任天堂首款手遊《超級馬裡奧Run》將在12月15日正式登陸iOS平臺,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預測該作上線首月的下載量將超過5000萬,並在全球創造7100萬美元收入。這傢日本老牌大廠終於向366億美元規模的手遊市場邁出瞭一大步。

18

頂級手遊的競爭日益白熱化,還沒接觸過手遊的玩傢已所剩無幾。於是,這些頂級手遊開始通過線上營銷活動互相爭奪用戶。此外,黃金時間的電視廣告中也充斥著手機遊戲,就連原來被快速消費品霸占的戶外廣告位也成為手遊的戰場。相比之下,主機遊戲的廣告被擠到瞭深夜動畫這樣的冷門電視節目之間,就算是索尼也很少利用黃金時間的名人代言廣告來推銷主機及其遊戲。

不過,在手遊市場增長大幅超越主機遊戲市場的背景下,索尼在2016年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得益於新版主機和《女神異聞錄5》、《最終幻想15》等超級大作的助推,PS4是唯一出現同比銷量增長的主機,預計年底在日本的銷量能突破400萬大關,並於2017年某個時候超越PSV的500萬銷量。不過,PS4在日本的總銷量要打破PS3的1050萬紀錄不太可能。

19

相比之下,其他主機的銷量就不太樂觀。3DS的銷量同比減少三分之一以上,首次落後於PS4。不過,總計2100萬的生涯銷量可以算是不俗的成績。3DS版《妖怪手表》和《寶可夢》今年的總銷量可達1000萬,雖然無法和去年相提並論,但足以幫助3DS創下累計售出1億份遊戲的記錄,可是和前輩DS的1.75億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另一方面,從軟件銷量上可以看出,PS4和3DS在日本的遊戲文化中擔負著不同的使命。截至目前,2016年銷量最高的5款遊戲都來自3DS平臺:《精靈寶可夢:日/月》無疑是第一名;《妖怪手表》緊隨其後;而排名三至五位的《勇者鬥惡龍怪獸篇Joker3》、《妖怪三國志》和《星之卡比:星球機器人》和前兩名則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最終幻想15》有望成為今年最熱銷的PS4遊戲並擠入全年銷量前5名。在PS4方面,《最終幻想15》(預計)、《女神異聞錄5》、《黑暗之魂3》將分列前三名。換句話說,主攻低齡市場的3DS遊戲大幅超越PS4遊戲銷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傢長不願讓孩子接觸智能手機或者應用商店。而表現還不錯的PS4隻是適合小眾的核心遊戲產品。

20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潛在的經濟因素。今年有大量報道和數據指出,日本是年齡階層貧富差距最大的發達國傢。與中老年人相比,作為電子遊戲消費主力的年輕人的工作穩定性、經濟實力和生活條件都要差得多。PS4很貴,配套遊戲更貴。而大屏、4K、HDR平板電視更是接近天價,並且擠占大量生活空間。雖然還要考慮文化、創意和社交等因素,但這才是越來越多日本玩傢從主機平臺轉投手遊平臺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Xbox One的表現幾乎不值一提。該主機目前在日本的銷量還不到10萬。而按照目前的銷售趨勢,這已是遙不可及的目標。更有趣的是,雖然比在其他地區要長壽得多,PSV終於要退出日本的舞臺。今年最好賣的PSV遊戲居然是值得敬仰的《我的世界》。這款兩年前首發的歐美遊戲也是日本地區年度遊戲銷量前十名中的海外獨苗。其跟風之作《勇者鬥惡龍:建造者》和《勇者鬥惡龍:英雄2》也是PSV平臺上的兩個成功范例。而其他遊戲都頗為小眾,例如:根據熱門免費網頁卡牌遊戲改編的《艦隊收藏:改》(Kan Colle Kai)。索尼今年在東京電玩展上公佈瞭日本地區限定的新顏色PSV主機,想必也不能為該平臺續命多久。

我們心中還有最後一個疑問:任天堂的Switch會有什麼表現?在統治主流市場的智能手機、掃蕩兒童市場的3DS和坐穩剩餘“核心小眾”市場的PS4的三方夾攻之下,Switch的處境非常微妙,但其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值得註意的是,雖然Wii U慘敗(銷量略高於300萬),日本人對任天堂軟件的熱情依然不減絲毫:《噴射戰士》賣出150萬份;《馬裡奧賽車8》的銷量也有130萬;而《馬裡奧制造》和《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的銷量分別超過90萬和80萬。如果能抓住這一點,避免與手遊直接交鋒,並拿出比PS4低得多的售價,Switch的表現會相當不錯。當然,這一切都是假設而已,從紛繁復雜的日本主機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絕非易事。

from:騰訊遊戲頻道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