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Facebook的創意

  需求是創新的動力,創造性的滿足需求是互聯網創新的歸宿。

  一.互聯網網民行為的基石

  1.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

  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是網民在互聯網上所有行​​為的基石。網民在互聯網上的行為,瀏覽資訊、登錄論壇、上微博、玩遊戲、聊天、聽音樂、看照片、看視頻、購物、團購、相親、找工作…等等,這些紛繁複雜的行為,有一個共同點,都可以分解成網民獲取信息,發布信息這兩個基本行為。通過不同的信息獲取方式,不同的信息內容,發布方式的不同,這些因素的綜合運用,形成更為複雜具體的網民行為。在微博上,我們可以更為直觀的觀察兩個基本行為的運作。

  微博是網民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行為的集合平台。網民在微博上的主要行為有選擇關注對象,發微博​​,轉發和評論。關注其他博主,表示網民願意接收來自於他們的微博,是獲取信息的一種表現;網民發微博,將微博傳遞給自己的粉絲,是網民發布信息的一種方式;轉發和評論是網民發布信息的另一種形式。這些主要的微博功能都由網民的兩個基本行為構成,我們從信息的獲取和發布兩個角度來解讀微博。

  在信息獲取方面,網民在微博上關注其他博主獲取信息,其他博主就是自己的信息源。在微博上,任何人,網站,論壇,單位組織機構只要開立賬戶就可以發微博,可以成為別人的一個信息源。對於網民來說,信息源的多樣性,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根據自己的喜好篩選信息源,獲取信息。

  在信息發布方面,網民只要在微博上開立一個賬戶,就可以發布任意內容的微博,網民也可以轉發和評論微博與其他網民進行溝通,也由於微博信息源的多樣性和豐富,這些信息發布方式,可以非常方便的讓網民表達自我,與各色人等建立溝通渠道。

  微博平台上的網民數量多少是信息獲取和發布行為效果的重要參數,平台上網民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信息獲取的效率,和信息發布行為的效果,影響微博平台的競爭力。

  2.互聯網網站的共同通道

  網民的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行為是實現互聯網複雜功能應用的基石,我們就可以通過信息獲取和信息發布串聯互聯網上所有的功能應用。與信息獲取對應的是信息源,信息源提供信息,網民才能獲取信息。在微博平台上,任一網民、網站、話題等只要有一個賬戶,就可以發布微博成為信息源。在互聯網上,能提供信息的信息源則數不勝數,網站,論壇,會員,主題帖子、專題,某條新聞,遊戲,視頻,某條買賣信息,博客等等任一網頁,網民可以從新聞裡獲得信息,與會員的溝通中,從論壇帖子中,從遊戲、視頻、團購信息、網購信息中都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對網民來說這些都是信息源。在微博上,對接收到的微博進行轉發和評論,自己發布微博兩種主要的信息發布方式,在互聯網上信息發布的方式和內容要豐富和復雜的多,不過仍以微博的兩種方式暫時替代。

  到此為止,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創意的雛形。

擊敗Facebook的創意

  二、客戶端的互聯網

  假設有這樣一客戶端,只有兩個簡單的功能,收錄集合各個網站上的信息,將信息發佈到各個網站上。沒有註冊,沒有會員,沒有內容,但完全開放,人人隨時可用。

  客戶端與互聯網的所有願意開放的網站互聯互通,網站任意使用客戶端,客戶端可以讀取網站的信息。網站的任意會員可通過原有ID登錄客戶端,在客戶端,他可以找到原有網站上的好友,也可以看到在其他網站上的好友,同樣他也會看到其他眾多的信息源,篩選關注不同的信息源,就可以獲取不同網站上的信息。關注其他信息源的同時,用戶也是其他用戶的信息源之一,其發布的信息不再只被原網站的會員接收,可以被所有開放網站會員接收。原只在一網站內溝通,通過客戶端,與互聯網相聯,溝通的舞台以幾何倍數放大。對於網站而言,站內信息影響力大的放大,網站的價值同比增長。

  互聯網上,眾多的網站是信息源的主力,開放的網站越多,客戶端用戶所擁有的信息源數量就越接近互聯網上所有信息源的數量,客戶端用戶的信息傳播範圍就越接近於互聯網整體,而這是具體網站無法與客戶端競爭的源頭。

  網民通過客戶端關注信息源,獲取信息,這些信息存於原有網站,非儲存於客戶端,信息儲存在何處無關重要,只要客戶端能夠予以獲取,這就解決了信息發布的問題,網民通過客戶端可以將信息發佈到原有網站上,將對信息的評論和轉發儲存在原有網站上。

  客戶端通過對信息獲取和信息發布的整合,串聯所有網站的內在邏輯,打通網站間的藩籬,建立全新的溝通渠道,囊括互聯網大部分的信息,成為網站間信息溝通的平台,成為網民的信息需求處理中心。

  三、創意的可行性

  全網客戶端的創意是由信息獲取和信息發布是互聯網所有網民行為的基石這一假設衍伸推導而來,對這一假設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互聯網的錘子》系列。

  從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程來考量,全網技術是對facebook,twitter為代表的信息源技術的進化,是推動互聯網網站向信息源時代轉型的重要工具,是信息源時代全面發展的技術選擇。全網技術與facebook、twitter處於不同的技術積累階段,猶如google之於yahoo。

  知道的未必會做,能做的未必都需要全知道,你可以對這些邏輯推導無視。在實踐中,若有心人對zaker、kik下點功夫,放開自己的思維,同樣可以創新出殺手級的應用。到時你可能會發現,殊途同歸。

  不奢求理解,若有全網概念足矣。

  來源:讀者sbumblebee投稿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