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5月底發佈的《關於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造成的影響至今仍在發酵。
《通知》要求從7月1日開始,未經過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的手遊產品不得上線運營。對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遊戲的升級作品及新資料片,視為新作品,需重新審批。
《通知》同時規定,截至10月1日還未辦理手續的遊戲將不得繼續運營,目前已延順至12月31日。因此,蘋果App Store將很有可能對這些遊戲下架處理,這會波及數十萬個在中國區上架的遊戲。
史上最嚴手遊規定
關於該規定,行業普遍評價是“史上最嚴”,力度和規模前所未有,甚至囊括瞭極少受到監管政策影響的蘋果App Store。在《通知》正式實施前,國內手遊開發者曾普遍情緒樂觀,認為以蘋果的體量,App Store可能仍會保持“地位超然”而不在監管范圍內。
但《通知》正式實施之前的數天,App Store後臺就發佈通告稱,將嚴格遵守《通知》規定,新開發的移動遊戲需向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提交審批。此外,上架App Store的遊戲也須辦理版號。
而對於《通知》,絕大部分開發者選擇瞭遵守。
“iOS的國內開發者上線產品是需要填寫版號的,我們新上的新產品也都辦瞭,安卓也是需要填寫的,”一手遊開發商相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一些安卓渠道催得尤其兇,甚至我們有個老早上線的產品在安卓,現在經常催促辦理。不過因為安卓渠道分散,各傢的執行力度也有所不同。”
《通知》實施的另一個影響是,政策收緊瞭手遊在發行和審核放行的關口,對於研發和內容審核方面的規范,提高瞭手遊市場的準入門檻。
數十萬手遊成“黑戶”
一位手遊公司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由此產生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均需由遊戲得由我們自己承擔,壓力很大。”而令小規模手遊開發商更為擔憂的是,目前已經上架的數十萬手遊或因為沒有得到審批,成為“黑戶”。
如果擔憂成真,這些已經耗費巨大開發和運營成本的手遊該何從何去?這也是開發商們目前最為頭疼的事情。
對中小手型遊戲開發商而言,執行《通知》更意味著一筆極高的開發和運營成本。根據新規審核上線機制,手遊上線必須提供版號,設置專門頁面,標明遊戲著作權人、出版服務單位、批準文號、出版物號等經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的信息,並嚴格按照已批準的內容出版運營,由此產生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均需由遊戲開發商自行承擔。而手遊公司可能會因為產品沒有得到審批,被迫將遊戲下線。
另一方面,對於大型公司以及產品開發周期相對較長的廠商來說,影響則相對有限。一傢深圳手遊公司的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因為大廠更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進行產品研發,這些成本可以在整個遊戲生命周期中消化掉。而開發周期長的手遊,由於申請版號的時間還比較充足,問題也不大。
對於新規,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利弊皆有:收緊審批提高瞭行業門檻,並去掉瞭一些垃圾遊戲,靠誘惑性推廣來獲取暴利的模式將行不通,有助於規范市場。但審核流程繁瑣,短時間大量遊戲上線的情況下,審批無法跟上,會影響遊戲的上線和運營。
對於手遊廠商擔憂的審批效率問題,在9月19日廣電總局辦公廳給出的“關於順延《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有關工作時限的通知”中,就有所體現,在通知提到,將原定於今年10月1日的審批補辦期限順延至12月31日,即今年年底。至於為什麼會順延,廣電總局給出的理由是“已上網出版運營的移動遊戲數量較多、遊戲出版服務單位及相關遊戲企業人力有限。”
部分開發商選擇“曲線救國”
在這場“夾縫中前行”的過程中,一部分廠商給出的對策是境外上架。“這無疑是最靠譜和省心的。”有從業者評價。
而“靠譜”和“省心”的背後,卻可能觸及瞭手遊新規的監管盲區。
在App Store上,一些將帳號設置成國外的手遊開發者發現,他們並不會收到蘋果關於手遊新規的相關通知,因此可認為該規定僅面向國內的遊戲開發者。而開發者們如果要把遊戲發佈到App Store中國區以外的其他地區,也不會受到限制,反之同樣成立。
據界面新聞記者通過查詢發現,絕大多數境外開發者7月1日後上線的手遊並未經過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而在後者審批結果中,從7月1日至11月1日,進口網絡遊戲審批欄目下,通過審核的手遊產品僅有33款。
“這可能與目前政策並沒有嚴格執行有關,”一國內遊戲媒體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之前說是10月1日起,後來順延到瞭12月31日,目前無論境內還是境外遊戲上架應該都還不是必須要版號。”
對於這一現象,行業內則有另一種解讀。“這樣的政策無法達到想要的目的而且也很難執行,”北京的一傢遊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手遊要審核,那H5遊戲是否也要同樣對待?如果要,那怎麼審?H5遊戲就是網頁,而且內容隨時可以改。”
“客戶端遊戲也是一樣的,然後就算審核,大傢依然可以各種方式下載到。網遊不讓放服務器,那單機呢?所以依然有大量網站可以下到國外的單機遊戲。”該負責人繼續說。
使用國外開發者身份掛靠,國內上市運營的做法,有廠商稱為不得已而為之的“曲線救國”。相比新規實施之後排隊等待過審,通過“出口轉內銷”的方式來回避審核,成本雖有所增加,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更有人擔憂,《通知》規定的移動遊戲監管政策忽略瞭境外遊戲在國內直接上線的事實,並未對境外遊戲作出相應規定,這種差別監管,造成瞭中外遊戲廠商競爭時的不公平。“很多境外的遊戲廠商也在做針對中國的產品,錢都被他們賺走瞭,國內廠商就更難活瞭。”
from: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