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維權難 盜版遊戲侵蝕手遊千億市場

國內手遊市場剛起步時,因為大量資本湧入,不少開發者為瞭賺錢選擇打版權擦邊球,盜用IP來擴大自己手遊的影響力。

從2013年手遊元年至今,中國手遊的快速增長一直令人側目,成為市場公認的千億級別“風口”行業。

隨著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的形成,手機遊戲付費收入也逐年增長,但在看似繁榮的大好形勢下,手遊盜版問題一直相伴而生,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6

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抄襲、換皮、虛假宣傳的山寨遊戲,抄襲成風成為產業發展的障礙。這類遊戲生命周期短、同質化嚴重,部分盜版遊戲廠商為快速獲取用戶流量,通常借助知名端遊長期積累的知名度,直接使用他人知名端遊名稱作為手遊名稱,這類行為通過侵犯他人遊戲註冊商標、“搭便車”引起用戶混淆、搶占用戶。除商標侵權外,盜版遊戲在內容元素上的仿冒侵權更是屢見不鮮。正版遊戲企業越來越重視對優質IP的遊戲改編,不惜斥巨資獲取授權,而部分企業在不支付任何版權費用的情況下,擅自使用他人IP進行遊戲改編,搶占或是蠶食正當經營者的相關市場,擾亂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暢遊、完美世界成立維權小組,半年下架100款侵權手遊;騰訊組建專門的遊戲維權團隊,2015年一年在北上廣深等地提起訴訟案件上百件,涉及到商標、版權、不正當競爭等各種案件類型。

開發成本低

北京市海淀法院發佈的一項課題調研報告指出,開發一款新網絡遊戲的成本高、時間長,而山寨一款熱門遊戲的成本隻有正版遊戲的1/4,侵權遊戲可以快速上市、很快回本,巨大的經濟誘惑使得遊戲侵權者屢屢不惜以身試法。

業內人士也介紹,移動端遊戲天然具備侵權的“優勢”,移動遊戲開發難度和成本較低,大量中小規模開發團隊湧入。對這些團隊而言,“賺錢”和“生存”的重要性遠大於版權,而移動遊戲生命周期短的特征則可以讓侵權者撈一筆快錢後從容脫身。

維權難

抄襲前,企業會權衡侵權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多數發現收益遠遠大於侵權成本,所以願意侵權。另外“維權成本比較高,賠償比較低,導致侵權行為難以制止,甚至比較泛濫。

一旦被起訴侵權,被侵權者自然希望謀求維權,比如提出索賠。但是,一般侵權索賠往往幾千萬,但法院判賠金額一般在幾十萬到兩三百萬。而遊戲是個高附加值產業,一般收入都以百萬、千萬計,大型遊戲更是月入過億元。較之侵權收入,判賠成本很低廉。與之對比維權成本又很高昂。

從現狀來看,手遊行業的知識產權訴訟並不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對知識產權、專利的申請和保護本身就不足。當前,除瞭大廠有專門的團隊在做知識產權保護申請、專利申請,不少創業團隊人力緊缺,即使研發瞭新東西,也不會有人力及時去申請知識產權,導致遇到侵權事件時,要“追溯”整個研發的證據,證明自己的研發在前,非常困難。

承辦過大量知識產權案件的律師建議,遊戲行業侵權案例訴訟成本高、耗時長、維權難,建議原告公司可以將著作權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放在一起主張。因為著作權侵權認定司法實踐采用的是“接觸實質性相似”原則,證據標準高,而不正當競爭保護的范圍更廣,認定證據相對容易。同時,原告公司可先通過發律師函維權,以較快的速度在一定范圍內減少侵權行為。

最後:

隻有大力打擊盜版,破解、銷售、提供下載的該懲處的懲處,該罰款的罰款,引導正確的消費觀念,根除陋習,放寬審核的門檻,鼓勵新題材,畢竟良好的市場環境才是遊戲產業得以發展的土壤。

from:上方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