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號入座:看想看的電影

Tech2ipo點評: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長尾理論的國內應用,長尾的元素在這個商業模式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1)版權商有多次利用的需求。 (2)影院過多閒置資源多,希望資源被利用。 (3)對於觀眾而言,小眾電影和老片子不再是大熱門了,但個別人會有這種需求,當這些小眾的需求積少成多時,也就具有了商業價值。而對號入座網就是整合這些資源,讓小眾市場,讓電影的長尾變得有價值的聚集工具。其實,如果我們只要把版權商、影院、​​觀眾換成另外三種你所關注的資源,只要邏輯上成立,那我們的創業思路也就建立起來了。

你是一個資深影迷嗎?而電影院的當前檔期沒有滿意的電影,渴望在大熒幕上回味老電影?

對號入座 也許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1、運營模式

在”對號入座“,用戶可以提出你想看的電影,當願意參加此次觀影的人數到達40人,就可以成功放映。而不是被動等影院的安排。

首先用戶按流程建立一個新的電影訂單,順利的話,全部過程2分鐘可以搞定。或者,這個電影訂單已經由別人建好了,那麼你只需要佔座就可以了。然後你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一旦放映時間確定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訂單實現最低需要40人佔座,有些影片需要更多的佔座。除了人數因素,影片能否上映還會受到片源和對號入座本身排片週期的影響。幸運的話提出訂單到實現有2週就行,一般需要1個月左右,也有等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實現的訂單。

目前入座網只在北京東四工人文化宮、中國電影資料、今典花園影院等幾家電影院展開放映,上海地區的業務也在開展中。

2、創業

入座網是29歲愛好電影的北京媒體工作者蔣卓和同事王然在2007年創立的。由於影院有自己的放映檔期安排和商業利益考慮。每年能夠公映的電影,除了當年購進的幾十部好萊塢新片外,其餘多半是受到廣泛宣傳的國產重點片。想要看更多的影片——譬如經典老電影、個人色彩濃郁的實驗電影,幾乎是一種奢望。

在創業初期,二人是就是怀揣著和影迷一起回味老電影的夢想而奮鬥。

在得知電影院和片商手中的拷貝可以二次利用後,蔣卓和王然每人拿出了2.5萬元合夥創業——公司註冊費3萬元,剩下的錢用作流動資金,搭建網站、技術維護和組織放電影。

入座網做的工作就是扮演一個組織活動平台的角色,你有需求我來想方設法幫你實現和滿足。

2007年3月6日,蔣卓在入座網上第一次發帖召集大家看《三峽好人》,共有14人“佔座”。於是蔣卓聯繫了長虹影院一個30人的小廳,預付了幾千塊錢的放映費用。但在3月25日的電影放映現場,只有一個網友帶著朋友如約而至,於是,蔣卓和王然陪著這兩個網友,四人一起看完了這場電影。

3、發展

從2007年開始,入座網的活動每月一次,斷斷續續地堅持了兩年。包括長虹影院在內,大華影院、五道口電影院、今典花園電影院等都曾是入座網活動的場地。在萬達和美嘉剛進入北京市場時,入座網也曾利用這兩大院線急需打開知名度和客源的契機做過活動。

電影《昨天》放映後,負責財務的王然與東宮結算,結果發現這場電影“有2000多元的盈餘”。

從最初的30人廳到現在的500人廳,從最初提前3天預付場地和放映費到現在每場放映結束後清賬,入座網的運營逐漸步入正軌,也漸漸把主要活動地點集中在了東宮、法國文化中心、博納悠唐影城等4家影院。蔣卓和王然還在2008年底以部分股權贈予的方式招納了另兩位合作者張偉偉和張凱,前者負責網站技術架構,後者負責用戶界面設計。

當然,入座網也不是萬能的,如果影片從未在國內上映過,或者是幾年前的大片(比如《泰坦尼克號》,國內拷貝往往已經銷毀),或者這個影片還只在宣傳期,這時候,就只能祈禱運氣了。

4、盈利模式

怀揣美好的夢想以及構建良好的運營模式,入座網在初期發展可以說非常順利。但在殘酷的商業運作上,他們必鬚麵對複雜的現實問題,現金流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組織活動前,入座網都要墊付大筆資金,用於借拷貝、租場地,逐漸蔣卓發現情況很不樂觀:不少人“佔座”後就徹底消失了,或者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參加。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年多後,靠薪水“養著網站”的蔣卓和王然開始嘗試新的經營思路,他們通過推出年卡、情侶卡、閨蜜卡、學生卡等多種預付現金方式來吸納資金。譬如100元/張的年卡包括一年至少50多場的固定場次,還可以免費觀看10部精選影片。而在觀看最新大片時,持年卡的會員還可以獲得價格優惠。

這一小小的創意很快帶來了會員數量和資金的飆升。到2010年7月,入座網的持卡觀影人數已達1780人次,除去三四百張到期卡片之外,還有1300多活躍用戶,且以每月100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長。這些人以25-30歲為主,1/3為在校學生,2/3為上班族。

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後,入座網的活動次數也增加到每週兩次。

此外,對於東宮、今典影院這些非一線電影院來說,和入座網的合作能帶來“雙贏”效果。影院利用入座網的網絡號召力聚集人群;而入座網則在影院實現了線下活動。

5、片源

由於“點播”的電影很多是小眾的藝術類電影,在片源上首先要突破版權瓶頸。以《圖雅的婚事》為例,蔣卓和王然最初聽人說北京師範大學放映過,於是試圖通過北師大影協來與片方取得聯繫。後來,該片導演王全安在了解情況之後,非常爽快地拿出了電影拷貝,只是像徵性地收了很少的費用。

解決片源問題的另一種方式是去找影片的投資方和製作公司。出於藝術影片在一流院線中很難拿到很好的場次和檔期的原因,蔣卓介紹說,類似保利博納這樣的公司通常很願意在入座網組織的活動中播放自己的電影,充分挖掘產品的剩餘價值。

當然,與找導演、找製片方這種頗有點撞運氣的方式相比,最省時省力的還是與院線合作,即在電影院的既有片源中選擇,讓下檔期的拷貝可以被再次利用起來。

入座網很好地滿足了大眾想要觀看老電影甚至從未正式上映電影的需求。並且通過新穎的模式和良好的運作,結合線上線下的互動,開拓了一片新的市場。這一創新的模式很好地開創了看電影的新模式,觀眾不用局限於觀看檔期的電影,而有了跟多的選擇。雖然在發展中也許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如片源、與影院的合作等等,但希望入座網能克服困難,帶給用戶更多的電影。

入座網:http://www.ruzuo.com/

本文為作者Safen Zhai原創,點評者龍真,轉載請註明出處,部分內容及資料參考Vista看天下

特別注意: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所提供的攝影照片,插畫,設計作品,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繫,文章轉自alibuybu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