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台型企業征戰十年,爭的是廣度、用戶、價格。而征戰的結果是大魚擠兌小魚,小魚連擠兌蝦米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互聯網太透明,用戶的變數性太大,平台與平台之間的同質化嚴重,差異化小,所以,筆者認為平台之爭的結果實際上就是價格戰之爭,拼誰更有拿錢和燒錢的本事。
而對於垂直細分類品牌,筆者認為他是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熱點、重點、盈利點。
垂直細分類互聯網品牌價值何在?
垂直類細分品牌,之所以被稱之為品牌,是因為他意味著符號、象徵、智慧和服務,也就意味著,垂直類細分品牌的差異化程度勢必要比平台型電商要高,消費者的銷售意願,目標性更強。從導致的結果是,在營銷推廣戰略上推送人群更明確,消費人群的購買方向也更明確。
對於平台型電商來說,流量是生命線,高流量才會意味著有高產出的結果,所以儘管流量高,但在轉化率上始終偏低。而垂直細分類品牌,口碑是帶來有效流量的最佳渠道,高流量對於垂直類細分品牌而言意義不大,因為消費人群很明確。
對於垂直類細分品牌,營銷成本不會成為重頭戲。在產品研發、服務流程、物流配送流程、用戶關懷上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會遠遠超過營銷成本。也就意味著,垂直類細分品牌不是“花架子”,是需要靠“苦練內功”才能達到預期營銷目標的。
垂直類細分品牌因為推送人群明確,營銷成本整體偏低,由此,筆者認為垂直類細分品牌無論是毛利率還是純利潤都會比平台型企業要高,人力成本相對於平台型起來來說也要低。
筆者始終認為,電子商務行業是要利潤不要規模的,要盈利不要賠本的健康商業模式。而對於企業來說,也只有實現盈利才能體現其價值;對於消費者來說,只有盈利的企業才會走得長久,服務才會跟得上去;而對於就業者來說,也只有一家企業能夠實現真正的盈利才會幹得踏實,有歸屬感。
垂直類細分品牌和平台型企業不同。消費者未來對於價格的敏感程度會始終存在,但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心理價值和購買價格也會逐步有一個理性的判斷。由此,也就意味著做垂直類細分品牌的前期投入不會比平台型企業高,對於有創意天賦、對某行業產品細分特點有一技之長、對於細分領域營銷方式有獨特理念的草根,是存在很大機會的。
未來的垂直類細分品牌,筆者認為進駐者會越來越多,並且很多傳統型企業也會進駐。面對目前平台型企業的裁員情況,反觀傳統型企業進駐電商垂直細分品類的情況,對於電商行業其實是一個促進作用,特別在人才的就業問題上更是如此,因為傳統型企業對電商的理解、運作、推廣模式不夠熟練,被大型平台裁掉的那部分人正好可以補充。
垂直互聯網品牌的未來思考
前面十年,是互聯網炒概念,談模式的十年。在這十年裡,錢如滔滔江水般湧入,由此,燒美金的時代由此而生。
而對於拿到錢的企業來說,需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市場規模要做大,盈利目標要做足,公司就如同工廠,每天打仗!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筆者認為,他們對於整個電子商務的商業邏輯不純粹的,動機是不單純的,而目的呢,恰恰是最明確的,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向外求,於是,產業的差異化不存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存在,整個行業的人因為錢多,所以內心也很燒得慌於是浮躁,於是企業人才流失比流水還嚴重,由此,整個行業不健康。
而這些,筆者認為他們不是做企業的心態,更不是做健康商業模式的標準。於是乎,高額推廣費沒有燒出高盈利,高薪水沒有留住好人才,最終每天都在浮著,儘管“沉”這個概念談了多年,但卻始終沒有人能做到。
晚上筆者與朋友閒扯時我說:“有錢不怕,沒錢也不怕,好的模式被有錢人做了更不怕。原因在於有人做了,我們可以低成本學習,而越有錢人實際上是越浮躁的,因為人的慾望很難被控制。另外,那到錢的有馬雲那樣的好運氣、好頭腦、好時代的人不多,所以,讓他們燒就好了,我們只要明白我們該做什麼就好了。未來的垂直互聯網品牌,一定是需要沉下心來做內容,潛下心來做服務。晚點爆發沒關係,未來的網民是理性的,而理性的網民是會對好的東西有一個正確判斷的,我們要做的是厚積薄發的事,而只有這樣,對於草根而言才能有所成就。 ”
近段日子,移動互聯網熱,早段時間社區熱,而互聯網最原始是門戶熱。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做渠道,而他們把渠道做起來了,一定是需要產品的。而這些產品就是文字產品和需求產品。
文字之所以是產品,其原因在於互聯網不論如何變一定是文字的社會,沒有人能夠脫離文字可以找到需求,與人交流靠文字、查找資料靠文字、表達思想還是文字。所以,文字內容是產品,未來添加到移動互聯網上做應用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小說網站很難死掉的原因。
而需求產品。垂直類的推送群體很明確,只要把對應內容做好、行業服務做好、行業流程做好,而他本身就是產品,另外,又是最好的口碑傳播的方式,所以,需求產品又沒有理由做不好。
另一說明。對於互聯網品牌而言,他與傳統渠道不同,傳統渠道要翻臉的成本比互聯網高,而現在的互聯網渠道都是靠錢燒起來的,倘若一天沒有錢了,整個渠道就廢了,而關門又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於是,對於一個互聯網品牌而言,自渠道做不好,外面渠道做得再好都無法長青,因為渠道投資風險太大,貨品賣不掉自己又沒有消化能力所以庫存是一大堆!
當然,有人會去做品牌投資,但這個點很難把握,俗語有云:越是想賺便宜的讓人,越是會被別人賺便宜。
綜上所述。筆者作為一個電子商務從業者,作為垂直品牌的追隨和探索者認為:在別人浮躁的時候我們沉住氣,在別人沉住氣的時候我們爆發,用草根精神去做垂直品牌的人必會有所成。
來源:電商博客投稿,原文鏈接。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文章转自月光博客